武大郎被害死了以后,为何武松一定要自行解决复仇?

如题所述

潘金莲和西门庆在王婆的精心策划下,毒死了武大郎,他们明白最大的危险就是武松。因此他们要做好武松回来,相信他哥哥是病死的假象,即便是怀疑,也让武松查不出证据来,无法告官。当然瞒住所有人的眼睛是不可能的,西门庆和潘金莲偷情的事,街上已经传的沸沸扬扬了,而且武大郎和郓哥一同捉奸,被西门庆脚踢胸口,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关键证人何九叔

社会上有一种叫着旁观者效应,指的是在一旁观看的人越多,就会越少的人伸出援手。这是因为大家觉得人多,责任就会分散,人多会降低人的负罪感。所以王婆也是深谙此道,她不担心这些群众会有人来揭发这件事。她唯一担心的是司法程序上,一个是验尸的何九叔,另外就是县衙的县令和县吏。



搞定何九叔也非常简单,就是拿十两银子。其实底层的官场人员,也非常油滑,十两银子对何九爷不算少,但是人命关天,他是不敢收下的。如果此时不收下就会得罪西门庆,因此他虽然验出武大郎是中毒而死,但是他也选择了沉默。

而此时的何九叔也非常聪明,正当验尸要拿出结论的时候,他牙关紧咬,昏迷不醒。回到家后何九爷告诉自己老婆:“武大……定是中毒身死。我本待声张起来,却怕他没人做主,恶了西门庆,却不是去撩峰剔蝎?待要胡卢提入了棺殓了,武大有个兄弟,便是前日景阳冈上打虎的武都头,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男子,倘或早晚规定来,此事必然要发。”



他老婆也非常聪明,“如今这事有甚难处?只使火家自去殓了,就问他几时出丧。……你到临时,只做去送丧,张人眼错,拿两块骨头,和这十两银子收着,便是个老大证见。武松若回来不问时便罢,却不留了西门庆面皮,做一碗饭却不好?”

这是武松能拿到关键的物证,在社会当中有很多这样的弱势群体,他们虽然有一份善良的心,但是面对邪恶势力,他们也不得不不妥协,因为他们要生存,要活下去。只要英雄现身,这些潜在的正义力量一定会跟随英雄主持正义。



心思缜密的武松

武松在《水浒传》人物里,是既有拳头又有头脑,而且心思缜密,有逻辑,知轻重的一个人。他不像李逵,杀红了眼,妇女老幼一起杀,在三打祝家庄里,李逵杀了扈太公一门老幼,孩子、妇女、老人一个都没放过。武松回来之后面对武大郎的灵堂,十分冷静,他只问了三个问题,便显现出他刑警大队长的能力。

武松又问潘金莲:“嫂嫂,我哥哥端的甚么病死了?”那妇人道:“叔叔却怎地忘了?夜来已对叔叔说了,害心疼病死了。”

武松道:“却赎谁的药吃?”那妇人道:“见有药帖在这里。”

武松道:“却是谁买棺材?”那妇人道:“央及隔壁王干娘去买。”

武松道:“谁来扛抬出去?”那妇人道:“是本处团头何九叔,尽是他维持出去。”

你看只问了四个问题,便问出了案件的核心。刑侦问讯过程中一般会用三个无用信息消除嫌疑人的戒备心理,然后利用快速的问答,让嫌疑人来不及反应透露问题的关键信息。此时武松骗潘金莲说:“原来恁地。且去县里画卯却来。”,你留在这里守着,我去县衙画卯,此时他直接找到案件关键人何九叔。



武松此时和和气气的把何九叔请到酒楼,而且到了酒楼武松只顾自己吃酒,一言不发,紧张的气氛让何九叔自己把事情交代的一清二楚。而且武松也非常清醒,何九叔是案件重要的证人,不能仅靠恐吓替他作证。

武松说:“小子粗疏,还晓得‘冤各有头,债各有主’。你休惊怕,只要实说,对我一一说知哥哥死的缘故,便不干涉你!我若伤了你,不是好汉!倘若有半句儿差,我这口刀,立定教你身上添三四百个透明的窟窿!闲言不道,你只直说我哥哥死的尸首是怎地模样。”



第二个关键证人郓哥

按道理说武松证实了武大郎是被毒死的,应该找相关人报仇去,但是武松还去找到第二个关键证人郓哥。郓哥与武大郎的感情自不用说,但是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他是非常惧怕强权的。郓哥说道:“只是一件,我的老爹六十多岁,没人养赡,我却难相伴你们吃官司耍。”

武松对这个孩子的态度异常温和,没有拿出武力吓唬他,而是拿银两送给他,并给他找一个安全的去处,武松对郓哥说“兄弟,你虽然年纪幼小,倒有养家孝顺之心。却才与你这些银子,且做盘缠,我有用着你处。事务了毕时,我再与你十四五两银子做本钱。”

在不到半天的功夫,武松了解了案件的始末,并且找到了关键物证与人证。



诉诸法律

武松算作体制内部之人,都头这个官职相当于今天县公安局的刑警大队长。武松把何九叔和郓哥带到县衙,对知县说:“小人亲兄武大被西门庆与嫂通奸,下毒药谋杀性命。这两个便是证见,要相公做主则个。”

其实此时知县和县吏已经被西门庆给买通了,知县对武松的托词是:“武松,你也是个本县都头,不省得法度。自古道:‘捉奸见双,捉贼见赃,杀人见伤。’你那哥哥的尸首又没了,你又不曾捉得他奸。如今只凭这两个言语,便问他杀人公事,莫非忒偏向么?你不可造次……”也就是说这个案子证据不足,立不了案。



武松掏出了何九叔提供的物证,两块黑骨头以及十两银子等,此时县吏又从技术角度去否决武松,“都头,但凡人命之事,须要尸、伤、病、物、踪五件俱全,方可推问得。”你看什么是尸、伤、病、物、踪五件俱全,连专业的武松都不知道如何应对。

这就是在绝对的公权力面前,你不可能用他们的规则讨一个公道。作为一个打虎英雄,当年可是受到县领导亲自接待的荣誉公民,都无法依靠法律的武器去维护自己的权力,这个通道被完全堵死了。



有仇不报非君子

官府的官腔我既然应对不了,那么我就按照我的逻辑来走,那就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古人有云:“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也就是说杀了父亲的仇,我们不能同活于这个世上;杀兄弟的仇不要回家拿兵器了,立刻战斗;朋友的仇,我们不能生活在同一国家。因此自古我们便对复仇有深刻的认知。



孔子学生子贡问孔子:“居父母之仇,如之何?”有杀害父母的仇人该怎么办?孔子的回答也非常有力:“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大意是:哪怕不做官,睡在草席上,也要拿着盾牌当枕头,随时做好与仇人相见的准备,随时准备杀了仇人。可见从古至今,哪怕家国天下的儒家,也是非常提倡复仇的,尤其身边亲人的仇。

社会的道德与法律,是保障那些尊重公共秩序的人,而那些利用公权力破坏法律的人,复仇是最好的工具。鼓励少不是谴责人们复仇,那是为了保护国民的道德勇气和正义之心啊。如果一个人,连为自己讨还公道的勇气都没有,还讨论什么为世界维护公道?所以,孔子也好,司马迁也罢,他们其实并不是津津乐道于个人复仇,而是小心地维护这种行为里包含着的人类的道德勇气和公道之心。



当法律不能惩治那些罪犯的时候,社会是提倡复仇的。只有这样,那些对法律没有敬畏之心的人,怀有对复仇的敬畏心理。如果选择服从,那些恶人只会变本加厉,是这个社会更加黑暗。武松的个人复仇也获得了社会的赞扬。阳谷县有能力的人家,都支助武松,县令把故意杀人更改为斗殴误伤,整个案子都变轻了,整个东平府的官民百姓,也把武松当成应该加冕的英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9
武松要自己单独报仇,是因为他不相信当时的黑暗政治,他认为当时的社会都是黑暗的,人们可以通过银子来打发这一案情,让武大郎含冤而死。
第2个回答  2021-01-29
因为武松知道西门庆的家世显赫,而且官官相卫,他们都非常惧怕西门家族,所以他觉得官场解决不了这样的事情。
第3个回答  2021-01-29
因为西门庆的武功很厉害,其他人不是西门庆的对手,只有武松打过老虎,不怕死,所以一定要武松自行复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