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曾预言,中国若迁都这三座城便能称霸亚洲,到底是哪三城?

如题所述

在文学大儒章太炎先生的《相宅》当中,曾经详细记录了1902年章太炎和孙中山讨论定都的问题,当时的孙中山和章太炎,两人因为从事反对清政府的活动而被迫流亡到日本,一见面便惺惺相惜,二人对于中国未来光明的前景,也抱有十分的信心。

章太炎认为,如果将来建立了新的国家,那么就可以定都南京,不过孙中山并不赞同这个观点,他觉得“金陵犹不可宅。”孙中山认为南京虽然水利方便,交通发达,而且濒临海口利于发展,更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但是地势过于偏东南,而不利于对全国的掌控。对此孙中山关于定都的策略,则提出了自己的三个意见。

第一个,是定都湖北的武昌

“定鼎者,南方诚莫武昌若,襄樊以镇抚河雄,铁道既布,而行理及于长城,其斥侯至穷朔者,金陵之绌,武昌之赢也。”

而且孙中山认为,武昌的思想比较开放先进,武昌也是全国最早开办新式学校,推广新式学堂的地方之一,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事实证明孙中山的眼光并没有错,后来辛亥革命的开端,正是起源于武昌起义。

孙中山提出的第二个观点,则是定都西安

“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孙中山指出,如果想要能够稳定去全国,就要定都武昌,但是如果想要平定边界地区,那么西安更是理想的目标。从历史上来看,中国过去经常处于游牧民族的骚扰当中,那么定都西安则能加强对边境地区的管控。

第三个是新疆的伊犁

至于孙中山提出最后一个定都地点就比较大胆了,那就是位于新疆的伊犁,这个地方同样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过去还未曾有任何一个中原政权曾定都过这里,不过孙中山却认为,“谋大洲则伊犁”,“若定都关中,制御蒙古新疆虽足,然若欲为亚洲共主,又嫌狭窄,当迁都伊犁”。

孙中山的考虑可以说不得不长远,那么为何武昌起义后,最终民国还是在1912年定都在了他并不看好的南京呢?这是因为武昌起义后,武汉却失守了,而南京成为了最理想的居所,在北伐战争后,南京则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有着“首都”称呼的城市。

从如今来看,孙中山先生的观点在当时毕竟有着环境,政治等诸多的顾虑,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提出来的一些想法还是让人耳目一新,可以借鉴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9

孙中山先生是我国近代有名的革命家和思想家,他在时局动荡的晚晴,领导大家进行了武装革命,最终让国家进入了新的时代。紧接着,孙中山先生为国家提出了很多发展策略,其中有不少东西,直到现在还有很高的借鉴价值。比如首都定在哪里这个问题,孙中山先生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北京这个城市,他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曾预言说,中国若迁都到这三座城,便能称霸亚洲,是哪三城呢?

第1个城市就是陕西的西安,这个地方有着极强的战略意义,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而且西安还是十朝古都,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果想要平定周边地区的话,选择西安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第2个城市就是武昌,这个地方比较开放,在内忧外患的年代,为国家的革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武昌境内有最早的新式学堂,当地百姓也对革命思想极其认可,如果将首都定在武昌的话,能让革命群众有更大的认同感,对国家的发展和壮大也有很大的帮助。

第3个城市或许让人出乎意料,他就是新疆的伊犁。从地理位置来看,伊犁比较偏远,交通不太便利,物资也非常匮乏,为何孙中山先生会觉得伊犁是一个可以作为首都的地方呢?孙中山先生认为,如果定都伊犁的话,可以避开西方国家的锋芒,持续发展国家的经济建设。如果能够利用整个国家的资源,将伊犁地区发展起来的话,那么这个地方将会作为一个枢纽地带向四周持续扩散,让中国实现称霸亚洲的理想目标。可惜的是,因为当时时间太过紧迫,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伊犁地区,最后我国的首都也定在了其他地方。

第2个回答  2022-04-26

作为一名政治家,孙中山先生对都城的考量,是很重视的。他曾经预言中国若迁都这三座城便能称霸亚洲,虽然民国政府没有迁都到这几个,但这三座城池的重要性还是很突出的,这三个地方分别是武昌、西安和伊犁。

一、武昌属于湖北三镇之一,地理位置很重要

很多人知道辛亥革命,而辛亥革命的发起地就是武昌。而当时镇守武昌的,是湖北新军。新军的编练模式是德国的,还利用德国将军贝伦司多尔夫来训练。所以,湖北新军的实力,还是很强的。

一支强军镇守武昌,就说明武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由于武昌地处中原腹地,而且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的,这就可以快速抵达。武昌成为首都,还是很不错的,孙中山先生,很是中意武昌。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武昌扬灵于大江,东趋宝山,四日而极,足以转输矣。换句话说,那就是武昌有水有山,是一块风水宝地。当然,孙中山也知道这个地方的弊端,那就是没有天险。

在二战之前,天险是一道天然的屏障,想要逾越,难上加难。秦汉时期的咸阳有天险,明清时期的长城是屏障。这些都是为政者需要考量的,所以,孙中山先生觉得,谋本部则武昌。也就是说,管理好汉族的事宜,定都武昌就可以了。

但是,中国是地大物博之所,从秦汉时期,我们的疆域就在不断调整中,要是仅仅是秦汉时期的中原地区,还是可以的。但是,民国时期的疆域,比秦汉时期大很多,面对这么大的疆域,武昌一地,略显单薄。

武昌是个好地方,取的是“以武治国而昌”之意,这是三国时期孙权给改的,也是一个不错的寓意。武昌的发展,也是不错的,这里不仅地理位置很重要,还有很多名胜古迹,例如黄鹤楼、楚河汉街等,喜欢历史人文的,可以去参观一下。

二、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位置自然重要

西安是古都,为何成为那么多朝代的都城,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很重要。靠着秦岭山地,还有大河围绕,这样的好位置,自然会被选中。大唐选择的,就是西安,长安的意思是长久安定之所。

西安能够成为古都,是因为自然资源与交通条件,关中地区的自然优势,是很大的。司马迁评价它为:“关中之地,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可见其富庶之程度。

还有交通,漕渠的修建,水系的便利,让西安的交通便利,越发明显。成为国度的一个很重要条件,就是交通发达。进可攻退可守,调遣方便,反应迅速。这样才能让西安成为很多为政者的首选。

孙中山先生则是有不一样的观点,他认为,在西安建立都城,目的是为了和北方少数民族交流,加强与少数民族的融合,这样就可以建国度在西安了。当然,唐代以后,西安的影响力下降了,因为东南沿海的实力上升了。

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南方逐渐撵上北方,甚至到了南宋以后,都超过北方了,西安的影响力就弱了一些。孙中山先生看中的,是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所以他说,谋藩服则西安。

西安在民国时期的地位,还是可以的。只是没有南京、北京那种重了。因为西安的地理位置偏西了,在中国这么大版图里,西安的影响力,可以往北到了内蒙,往东到了河南河北,往南最多是长江,长江以南地区呢?

孙中山先生心中的丘壑,是很大的,他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在亚洲很有影响力的国家,成为一个很有广度和深度的国家。所以,在西安建立都城,格局就小了一些。他将目光放在遥远的西北——伊犁。

三、谋大洲则伊犁,就可以知道伊犁的重要性来了

伊犁,就是左宗棠亲自收复的地方,因为这里的独特地理位置和重要的战略地位。交通便利是必须的,这里处于亚洲的重要枢纽点,北面靠着中亚、南面连着印度,是我们的西北门户。

要是这里出现战争的话,有高山阻挡,还有复杂的气候条件,让很多飞机无法适应。要是从内陆过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河西走廊,就够他们受的了,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让伊犁成为重要的军镇。

不仅如此,伊犁这个地方与中亚相连,要是遇到战事,还可以从其他国家那里接受物资援助,这个地理位置,就跟云南一样。在抗战期间,我们与国外的联系,靠的是云南这条线。

伊犁的物质还是比较盈的,清朝时期的屯耕,让这里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不但粮食和水果产量很高,有了这些充足的资源,就可以通过这个地方,辐射到全国,等到积累好了物质以后,就可以影响到亚洲。

孙中山先生的主张,是循序渐进的,要是光与汉族打交道,就在武昌这里安定下来就可以,要是与少数民族较完好,那就要在西安定都;想要在亚洲有所影响,定都在伊犁,是恰当的。

只是孙中山先生鞠躬尽瘁,也算是英年早逝了。他没有看到自己的想法实现的那一天,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模式的变化,这几个地方,都没有成为都城。但是,这几个地方的重要地位,一直是存在的。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

第3个回答  2022-05-11

孙中山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政治家以及革命家,他也曾是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不过最终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可是,孙中山对于中国的发展还是非常关心的。尤其是对于首都的选择,他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本来,他是不同意民国定都南京的,他认为南京地势过于偏东南,而不利于对全国的掌控。早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在与文学大儒章太炎的谈话中,就曾谈到关于以后建都的问题,也曾大胆作出预测,中国若是选址这三座城市建都,有望称霸亚洲。那么,孙中山先生预言,若中国迁都到这三座城有望称霸亚洲,是哪三座?这三座城市分别是武昌、西安以及伊犁。

武昌

武昌位于“天下之中”,是水陆交通的要道。在此定都可以辐射全国,可轻松掌控调动全国资源,从而更好维持南北方的平衡。而且,武昌有一定的工业基础,经济也不差。所以,孙中山把定都武昌称为“谋本部”。

西安

西安是古都,历史上曾经有多个王朝在此建都。一直到朱元璋时期,他还曾派太子来西安考察,可见西安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坐镇西安可以很好的管理好内蒙古新疆等边疆地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所以孙中山把定都西安称为“谋藩服”。

伊犁

新疆的伊犁,这个地方同样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很长时间里,伊犁是新疆的中心位置,战略位置极佳。不过随着近代沙俄的不断蚕食,伊犁已经成为了边疆城市。尽管如此,在孙中山的眼里,伊犁的地位还是很高的,他这么考虑也是有理由的。中国的海军发展相对滞后,几乎没有制海权,那么伊犁远离海洋,属于战略后方,有利于保护工业与政局的稳定。而且,伊犁位于亚洲中心地带,与周围各国联系密切,在此定都可以加强与亚洲国家的联系。更加关键的是,孙中山认为伊犁靠近苏联,把它作为首都,有利于获取苏联的军事工业援助。再加上伊犁位于拥有广阔的土地,可以在这里发展军事工业,提升国家实力。进而走向富强,称雄亚洲。所以孙中山认为,“谋大洲则伊犁”。

第4个回答  2022-05-12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占据着最优势的风水宝地,想要成就大业,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可缺少。孙中山曾预言,中国若迁都这三座城便能称霸亚洲,它就是武昌,西安,伊犁。

一、武昌

从古至今,皇朝的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中原地区,因为中原地区不仅容易与内地联系,而且发生战争的时候,皇帝可以第一时间逃跑。孙中山希望中国迁都的第一座城就是武昌,首先我们来看它的地理位置。武昌处在18个省的中心,而且这个地方四通八达,如果将这里定为首都,那么对于掌控国家局势来说非常有利。再加上这个地方有非常深厚的革命历史贡献,对于革命事业的宣传有一定的好处。

二、西安

第二座城市孙中山选的是陕西的西安,西安这个地方常年能够出土大量的文物,而且很多文物都是来自皇朝贵族的,由此可以说明西安这个地方曾经是很多王朝的旧都,历史非常悠久。如果将西安定成我国的首都,可以管理好内蒙古新疆等边疆地区,但是西安的经济发展并没有武昌那么发达,综合起来西安也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三、伊犁

孙中山选的第三座城市就是新疆的伊犁,伊犁作为一个边疆地区的城市,为什么可以成为孙中山选择的三城之一呢?相比较前两个城市,伊犁的存在感比较低,而且经济和交通也没有钱,两个城市那么发达,而且这个地方历史也并不是特别的悠久,选择这个地方,定为首都到底有什么绝妙之处?孙中山之所以想要定在这里,是因为这里可以很好的震慑邻国的势力。因为边疆地区经常发生暴乱,所以这样的做法也是为了保护边疆地区人们的安全。

总结

对于孙中山先生的预言,我们也不知道到底能不能够实现这样的想法,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古代的人们就是讲究风水,好的风水是成功的一半。如今的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也得到了人们的认可,而且我们的北京现在对于世界越来越重要了,在此希望我们首都发展越来越好。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