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资源宏观调控?

如题所述

是指 有国家来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分配、开采、保护等等,比如说南水北调就属于国家宏观调控,还有像西部大江大河源头的水电力资源丰富 西电东送 其实也应该算 ,不过诸如此类都是国家在调控。 简单的说就是有国家来 分配和利用水资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0-13
包括地域性调水工程和流域内水资源调控。比如南水北调工程等
第2个回答  2012-10-13
有计划的使用水资源
和有计划的调控洪峰的到来
第3个回答  2012-10-13
南水北调
第4个回答  2012-10-13
 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全国现状年缺水536亿立方米。对今后20年用水需求预测,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水资源需求仍将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持续增长,特别是工业和城镇用水将增长较快,水资源供求矛盾将更为突出。
  当前,应针对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强化节水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配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十一五”期间,我国大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全国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从304立方米和173立方米降低到200立方米和114立方米,均降低了34%;大力发展农业节水,434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全面开工建设,80处大型灌区全面完成改造任务,新增工程节水灌溉面积8964万亩,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0;有力推进了工业、服务业、社区和城市的节水工作,加大了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力度;开展了100个国家级和200个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节水型社会建设稳步推进。
  开源节流并重。在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也如火如荼开展。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稳步推进,中线京石段实现向北京应急供水,辽宁大伙房输水工程正式通水,甘肃引洮、贵州黔中、吉林哈达山、四川亭子口、西藏旁多,以及西南中型水库等一批水资源配置工程和骨干水源工程开工建设;累计解决2.1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由38%提高到58%;黑龙江三江平原、吉林引嫩入白、广西乐滩等一批新建灌区开工建设,开展了850个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全国净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000万亩。“十一五”期间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使全国新增供水能力285亿立方米,其中城市供水能力140亿立方米,为保障供水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河北山西向北京调水、引黄济津济冀济淀、引江济太、珠江枯水期水量调度等工作连续展开。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加快,“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逐步构成。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全面推进,水资源调控水平不断提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这些举世瞩目的重大活动,水资源配置保障了供水安全。
  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任重道远
  四项工作全力推进工作进程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实行以水权为基础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全国万元GDP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到140立方米和80立方米以下,均降低30%。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3。在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上,加快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全国将新增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左右,其中新增城市供水能力260亿立方米左右。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十二五”时期水利部门将重点开展四项工作。
  ——尽快形成国家水资源配置格局。去年10月,国务院批复的《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进一步确立了我国“四横三纵”的水资源配置总体格局。当前,应抓紧完成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设,争取早日发挥效益;同时,应积极推进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和西线工程前期论证工作,深入研究有关重大技术问题,为尽快形成国家水资源配置格局、提高北方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奠定基础。
  ——完善重点区域水资源调配体系。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布局,建设一批支撑重点区域发展的水资源调配工程。对于西南等工程性缺水地区,积极有序地推进水库建设,大中小微、蓄引提调相结合,提高水资源调配能力。对于资源性缺水地区,要在充分考虑当地水资源条件和大力节水的前提下,合理建设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同时,应强化流域水量统一调度,实现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加快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建设。近年来,我国干旱呈多发、频发趋势,2010年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今年我国北方冬麦区又发生大范围严重干旱,高峰时冬麦区作物受旱面积达到1.1亿亩,328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面对严重干旱,水利部门加强了水源调度和技术服务与指导等措施,确保了群众饮水安全,扩大了抗旱浇灌面积,最大程度地减轻了灾害损失。为更好地应对干旱,应抓紧制定抗旱规划,统筹常规水源和抗旱水源建设,特别要加快干旱易发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城镇密集区的抗旱应急备用水源建设,做好地下水涵养和储备,提高应对特大干旱、连续干旱和突发性供水安全事件的能力。同时,要加大再生水、海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利用。
  ——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近年来,已累计解决了2.1亿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但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覆盖范围还不全,加之现有工程许多是分散供水,工程标准低,以及水源条件变化等原因,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仍然很突出。应继续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进集中式供水,能与城镇供水管网相连的,实行城乡一体化供水,提高供水保证率,尽快让广大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完善优化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在保护生态前提下,尽快建设一批骨干水源工程和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和供水保障能力。”中央一号文件对加强水利建设、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水利建设必将掀起新一轮高潮。江河联网,水系连通,我们相信,随着一条条输水工程的落成,随着一个个水源工程的建成,水资源调控能力不断提高,必将为城乡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