嬲与嫐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嬲与嫐的区别为意思不同:

嬲(niǎo),方言用字,很多时候用作脏词。通孬。在普通话中意为戏弄、搅扰,或纠缠之意。在内蒙古以及晋北方言中,意为:神气、得意,或志得意满之意。粤语中意为:生气。

嫐(nǎo),在普通话中也有戏弄、搅扰,或纠缠之意。但“嫐”比嬲多一层意思,《康熙字典》:“娆,嫐也。”说明嫐另外还有娇媚、柔弱、妖娆、妩媚的意思。

扩展资料:

嬲基本释义

1. 纠缠,搅扰:“汝能为歌,吾辈即去,不复~。”

2. 戏弄:“弟妹乘羊车,堂前走相~。”

3.得意::“这闺女穿了新衣裳,看把她~的!”

方言释义

(1)粤语:①nau1:生气、发怒,厌恨。类似于普通话中的“恼”字。例:1.我嬲死你。(我讨厌死你了。)2.我好嬲呀!(我很生气!)3.你激嬲我啦!(你惹毛我了!/你惹生气我了!)

②niu5:戏弄,玩弄。(此音现较少用)

(2)客家话:

玩、玩乐。例如:嬲(liau4)到暗都唔识转屋下(玩到天黑都不知道回家)。嬲字在部分地区的吴语中也表示“玩”。

戏弄、调戏:汝今日又去哪嬲(liau2)妹子?

(4)内蒙古及晋北方言:得意,神气。通常用来夸赞年轻女性,比如“看那个女女~的”。

(5)江苏地方方言:时髦,穿着异于平时。 一般用嬉戏口吻,比如“你今天穿的嬲的”。也可用做贬义,形容人太得意。游玩:《中国歌谣资料‧干革命》:“杀头好比风吹帽,坐监好比嬲花园。”

(6)潮州话:奇怪,奇异,做事与别人不一样的意思。例:“你过嬲”(你这个人很怪)。

(7)广西客家话:生气、讨厌的意思。

(8)湖南方言:本字应为“入”字,部分朋友因形误用,粗口。嬲噻,漂亮的意思。

(9)宁波方言:“嬲和”(吴拼naghou/nawu)意为“玩耍”(中性词),相当于上海话的“孛相”。

(10)东北、河北、河南方言:嬲是粗口,是搭理、尊重、理睬的意思,一般放在否定词语环境中,如“看人家嬲你不嬲你”(理不理)。

(11)安徽江淮方言:嬲发去声niào,指女孩举止轻浮不稳重,随便、主动与男孩搭讪甚至动手动脚。

嫐方言

粤语:nou5 lou5

客家话:[海陆丰腔]liau6[陆丰腔]liau6[台湾四县腔]liau5[梅州腔]liau5[客英字典]liau5

意思是

1、同辈之间,男女之间,用这个字形容时,意思是不停地挑逗、戏弄人家,不胜烦厌。

2、长辈对孙儿之间,用这个字形容时,意思是孙儿很招长辈、大人喜爱、招爱、惹长辈欢喜。

嫐是广东粤语(广东白话)里面出来的词

“嫐”念”nǎo",在广东白话里”嬲”的意思=”生气”的意思。比如:

她正在生气着=广东白话”佢依家系度嬲紧咧”

他很生气=佢好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5

嬲与嫐的区别:

1.读音不同

嬲  niǎo   嫐 nǎo

2.意思不同

嬲 ,方言用字,很多时候用作脏词。通孬。在普通话中意为戏弄、搅扰,或纠缠之意。

在内蒙古以及晋北方言中,意为:神气、得意,或志得意满之意。

粤语中意为:生气。

嫐比嬲(niǎo)多一层意思,《康熙字典》:“娆,嫐也。”说明嫐另外还有娇媚、柔弱、妖娆、妩媚的意思。

扩展资料:

形近字辨析

嬲:念niǎo,是戏弄、纠缠、搅扰的意思。

基本释义

1. 纠缠,搅扰:“汝能为歌,吾辈即去,不复~。”

2. 戏弄:“弟妹乘羊车,堂前走相~。”

3.得意::“这闺女穿了新衣裳,看把她~的!”

由于音调的不同,在湖南汨罗马桥人那里嬲有粘连、亲近、逗耍、亲热、理睬、性行为等多个意思。

粤语中的生气也读作:nau(粤拼)写作:发恼。

(《谁语争锋》中陈忠列说是这个“恼”字)

例词:发恼(二男争一女,唔恼有假)。

“嫐”比嬲多一层意思,《康熙字典》:“娆,嫐也。”

说明嫐另外还有娇媚、柔弱、妖娆的意思。

方言

编辑

粤语:nou5 lou5

客家话:[海陆丰腔]liau6[陆丰腔]liau6[台湾四县腔]liau5[梅州腔]liau5[客英字典]liau5 

意思是1、同辈之间,男女之间,用这个字形容时,意思是不停地挑逗、戏弄人家,不胜烦厌。

2、长辈对孙儿之间,用这个字形容时,意思是孙儿很招长辈、大人喜爱、招爱、惹长辈欢喜。

嫐是广东粤语(广东白话)里面出来的词

“嫐”念”nǎo",在广东白话里”嬲”的意思=”生气”的意思。比如:

她正在生气着=广东白话”佢依家系度嬲紧咧”

他很生气=佢好嬲

参考资料:嫐-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1

嬲与嫐的区别为意思不同:

嬲(niǎo),方言用字,很多时候用作脏词。通孬。在普通话中意为戏弄、搅扰,或纠缠之意。在内蒙古以及晋北方言中,意为:神气、得意,或志得意满之意。粤语中意为:生气。

嫐(nǎo),在普通话中也有戏弄、搅扰,或纠缠之意。但“嫐”比嬲多一层意思,《康熙字典》:“娆,嫐也。”说明嫐另外还有娇媚、柔弱、妖娆、妩媚的意思。

扩展资料:

嬲字在马桥有多种用法:

1、嬲,声发阳平,表示粘连的意思。比如把信封口粘好,他们就会说:“把信封嬲好。”对浆糊、胶水的调粘性质,他们就会说,这些东西“巴嬲的”或者“嬲巴的”。磁铁石,即“嬲铁石”。鼻涕虫,即“嬲泥婆”。

2、嬲,声发阴平,表示亲近、亲热、纠缠、肌肤粘贴鬓发厮磨的状态。

“放嬲”,意思是同别人亲近和亲热,是主动型的。“发嬲”,是以某种神态诱导别人来与自己亲近和亲热,多少有被动的意味。这些同多用于小孩与父母、女人与男人的关系中——一个少女在热恋中,对她的情人总是“嬲得很”。她的语气、目光、动作等等,可以使人联想到浆糊和胶水的性能。

3、嬲,发上声,意指戏弄、逗耍、理睬、干予等等,与普通话中的“惹”字意义相近。比如“不要嬲祸”,“不要嬲是非”等等。马桥人还说“三莫嬲”,一是小的,二是老的,三是叫花子。意思是这三种人很难缠,最好不要与他们发生交往,更不要与之冲突,即使有理也要让三分,远远躲开才对。

4、嬲,发去声,意指两性行为。北方话中也有类似的词,比如“肏”,发音cào ,后来在很多文字作品里多误认为“操”。一些在北方当过兵或混过生活的人,把这个词带到了南方,带到了马桥。

5、嬲,声发阴平,意指志得意满。在内蒙古、晋北方言指神气,象形字,一个女,有两男讨好,嬲!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嬲 百度百科_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18

嬲与嫐的区别主要为意思不同:嫐,嫐比嬲多一层意思,嫐另外还有娇媚、柔弱、妖娆、妩媚的意思。

嬲方言用字,很多时候用作脏词。通孬。在普通话中意为戏弄、搅扰,或纠缠之意。在内蒙古以及晋北方言中,意为:神气、得意,或志得意满之意。粤语中意为:生气。

扩展资料:

在马桥的用法

(1)嬲,声发阳平,表示粘连的意思。比如把信封口粘好,他们就会说:“把信封嬲好。”对浆糊、胶水的调粘性质,他们就会说,这些东西“巴嬲的”或者“嬲巴的”。磁铁石,即“嬲铁石”。鼻涕虫,即“嬲泥婆”。

(2)嬲,声发阴平,表示亲近、亲热、纠缠、肌肤粘贴鬓发厮磨的状态。

“放嬲”,意思是同别人亲近和亲热,是主动型的。“发嬲”,是以某种神态诱导别人来与自己亲近和亲热,多少有被动的意味。

这些同多用于小孩与父母、女人与男人的关系中——一个少女在热恋中,对她的情人总是“嬲得很”。她的语气、目光、动作等等,可以使人联想到浆糊和胶水的性能。

(3)嬲,发上声,意指戏弄、逗耍、理睬、干予等等,与普通话中的“惹”字意义相近。比如“不要嬲祸”,“不要嬲是非”等等。

马桥人还说“三莫嬲”,一是小的,二是老的,三是叫花子。意思是这三种人很难缠,最好不要与他们发生交往,更不要与之冲突,即使有理也要让三分,远远躲开才对。

这也是人们对待浆糊和胶水的态度,害怕一粘上就不易解脱,落个狼狈不堪。可见“嬲 ”字虽然用法多变,但内在的义蕴还是一脉贯通,有引伸传接的轨迹。

(4)嬲,发去声,意指两性行为。北方话中也有类似的词,比如“肏”,发音cào ,后来在很多文字作品里多误认为“操”。一些在北方当过兵或混过生活的人,把这个词带到了南方,带到了马桥。

(5)嬲,声发阴平,意指志得意满。在内蒙古、晋北方言指神气,象形字,一个女,有两男讨好,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2
突然想起“嬲”字,没想到还有一个双胞胎的“嫐”。于是找了些资料加上自己的理解写下以下文字,仅供大家一起学习。  “嬲”字读niao,第三声。是两个男人夹着一个女人,两男唯独有一女,那当然要打破头皮了,互相生气了,所以在粤语里是生气的意思,用我们崇左白话读就能明白其中的意义了;但是还有另一层意思为“戏弄、纠缠、搅扰”,中国文字就是形象,两个男的包围一个女的还能干什么,无非就是戏弄罢了。想到这里,我实在佩服我们祖先的思维能力以及造字能力。那些ABCD或者那些扭来扭去的韩文日文哪能比得上呢。  那我们在来看看“嫐”字,此字读nao,同样为第三声,在意义上和“嬲”是差不多的,两个女人抢一个男人的时候一样能大打出手,扯破头皮,当街打骂,那也就有了生气的意思,我们早有过“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名言,妇女都能顶半边天了,那两个女人包围戏弄一个男人还不就是小菜一碟。但是,嫐字多了一层意思,在《康熙字典》里有这么一段:奴好切。娆嫐也!嫐同娆字,意思说明嫐另外还有娇媚、柔弱、妖娆的意思。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拥有那么博大精深文字的民族想不强大上帝都不同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