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符号来源

如题所述

注音符号来源


“勹” 之变体。勹,“包”之古字。说文解字:“勹,裹也,象人曲行,有所包裹。”勹,读“bāo”

取其“bāo”声母



“攵”之变体。说文解字:“攵,小击也。”即手执竿轻敲。广韵:“凡从攴者,作攵同。”集韵:“或作‘扑’、‘扑’。”攵,读“pū”

取其“pū”声母



“冖”之变体。“幂"的本字,遮蔽覆盖之意。正字通:“楷作‘幂’(幂)。”说文解字注:“今俗作幂,同。”冖,读“mì”

取其“mì”声母



说文解字:“匚,受物之器。”古代一种盛物的器具。匚,读“fāng”

取其“fāng”声母



古之“刀”字

取其“dāo”声母



古之“突”或“凸”。说文解字:“即《易》‘突’ 字。”ㄊ, 读“tū”

取其“tū”声母



玉篇:“古文‘乃’字。”ㄋ,读“nǎi”

取其“nǎi”声母



古之“力”字。

取其“lì”声母



康熙字典:“与‘浍’同。”说文解字:“巜,水流浍浍也。”川之小者,田间的水道。巜,读“kuài” , 误读或借作“g”音

误读或借作“g”音



说文解字:“丂,气欲舒出,勹上碍于一也。”气受阻碍而无法舒出或行而不利 。丂,读“kǎo”

取其“kǎo”声母



说文解字:“山石之厓岩,人可居。”山侧避风雨之居处。厂,读“hàn”

取其“hàn”声母



古之“纠”字。说文解字:“丩,相纠缭也。”丩,读“jiū”

取其“jiū”声母



康熙字典:“与‘畎’同。”说文解字:“水小流也。”田间沟渠。ㄑ,读“quǎn”

取其“quǎn”声母



说文解字:“下,篆文丅。”字汇补:“古文'下'字。”丅,读“xià”

取其“xià”声母



康熙字典:”之,古文:ㄓ。”ㄓ,读“zhī”

取其“zhī”音



正字通:“左步为彳,右步为亍,合彳亍为行。” 彳:左脚的步伐。彳,读“chì”

取其“chì”音



尸,正字通:“本作‘ㄕ’。”尸,古之“尸”字。

取其“shī”音



古之“日”字(象形),读“rì”

取其“rì”音



玉篇:“古文‘节’字。”误读或借作“z”音。

误读或借作“z”音



古之“七”字,误读或借作“c”音。

误读或借作“c”音



古之“私”字。集韵:“通作‘私’。” 厶,读“sī”

取其“sī”声母



广韵:“丫,象物开之形。”物之歧头曰“ㄚ”。

取其“yā”之"a"



古之“呵”字。玉篇、集韵:“‘呵’本字。”说文解字:“ㄛ,反丂也。”。误读或借作“o”音
误读或借作“o”音



“ㄛ”之转化,由"ㄛ"添笔而成。读如“e”音

读如“e”



古之“也”字。

取其“yě”韵(不单独使用,与“ㄧ”连用组成“ㄧㄝ(ie,ye)”)



古之“亥”字。ㄞ,读“hài”

取其“hài”韵



古文“移”字,说文解字:“流也.”误读或借作“ei”音
误读或借作“ei”音



说文解字:“幺,小也。”小也,细也。幺,读“yāo”

取其“yāo”之"ao"



“又”字,握于手之象形字。

取其“yòu”之"ou"



说文解字:“ㄢ,艸木之华未发然。”花苞之象形,其意“含”也。ㄢ,读“hàn”

取其“hàn”韵



古之“隐”字,又作"乚",匿也。

取其韵(yin韵母为in(ㄧㄣ),ㄣ对应字母为en,in可以看作ien的省略)



“尪”的本字(像“尢”字,末笔为“乙”)之变体,读“wāng”

取其“wāng”之“ang"



康熙字典:“肱,古文:ㄥ。”说文解字段玉裁注:“ㄥ,古文‘厷’,象形,象曲肱。”。厷,康熙字典:“‘肱’本字。”ㄥ,读“gōng”

取其“gōng”韵



说文解字:“古文奇字‘人’也。”儿,读“rén”

误读或借作“er”音



直行作“一”。“一”是数字之始。

取其“yī (ī)”韵



说文解字:“古文‘五’字。”ㄨ,读“wǔ(ǔ)”

取其“wǔ(ǔ)”韵



ㄩ,非“凵(kǎn )”字。“说文解字:“ㄩ,饭器,以柳作之。”古盛饭之器。ㄩ,读”qū”。

取其“qū”韵(ü跟q拼时省略其两点)

参考资料:http://blog.163.com/l_j_d_@126/blog/edit/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31
注音符号旧称为“注音字母”,为汉字注音而设定的符号,1913年由中国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共计39个字母。1920年改订字母顺序,增加一个字母「ㄜ」共计达40个。1930年中华民国政府把注音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
第2个回答  2023-06-26

前身

清朝末年,自1892年起出现汉语发音教育的革命,许多知识份子研拟汉字的拼音符号系统,称为「切音字运动」,此运动出现许多套改造汉字的方案。其中,章太炎的「纽文」与「韵文」方案后来成为注音符号的前身。章太炎在1906年6月之后,第3次避难日本,他成为当时日本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的主编。在1908年6月10日出版的《民报》第21号,刊登章太炎的〈驳中国用万国新语说〉一文,文中发表他创造的36个「纽文」,22个「韵文」,是为今日注音符号的前身。因为当时的中国汉字仍是用二千年以来的「反切」方法,用汉字为汉字注音,相当不便。章太炎模仿日语假名「简化偏旁」的办法,利用汉字小篆的结构,创造一套记音字母。

名称由来

「注音」二字意谓注译汉字的发音。清末时期的「切音字」到中华民国初年公布时,名称变成「注音字母」的原因,据时任教育部「读音统一会」议长的吴稚晖的解释,是为了避开造字的嫌疑,表示此一方案是专门为了「注译读音」而设计。当时参加会议的切音字家王照则表示:「…专为白话教育计,绝非为读古书注音…。」「读音」的意思,即读旧书之音注也。

制订

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召开临时教育会议,通过「采用注音字母案」。1913年教育部召开读音统一会,通过马裕藻、朱希祖、钱稻孙、许寿裳、周树人等人的提案,以他们的老师章太炎所创造的「纽文」、「韵文」为基础,从该方案中提取15个字母:「ㄇㄈㄅㄌㄏㄕㄊㄙㄧㄩㄛㄟㄠㄥㄢ」,再改造部分汉字得出23个字母,另外造一字母「ㄦ」,共计39个。

演变过程

在191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正式公布注音字母,初次公告的注音字母及其顺序大致依三十六字母的传统,以「见溪」开始,「来日」结束。字母的顺序规定如下

1919年的顺序调整

重新排定注音字母,废弃原本36字母的次序,以语音归类的方式,依发音部位排列并分组,即:

1920年正式增加字母「ㄜ」

1920年,官方正式公布增字母「ㄜ」排列于「ㄛ」之后,注音字母共计达40个。

1922年修改声调符号标示位置

注音字母的声调符号原为旧式的四声点法,在字母的左下、左上、右上、右下四角加点,以标示四声符号(平、上、去、入)。1922年教育部公布「注音字母书法体式表」时,为方便横行连写,声调符号(ˊ ˇ ˋ)改标在注音字母右方。

1928年再次更动次序

将「ㄧ、ㄨ、ㄩ」的位置改列在「ㄦ」的后面。

1930年改称「注音符号」

1930年1月,吴稚晖到北平召开普通话统一筹备会第一次年会并担任主席,建议将「注音字母」的名称改为「注音符号」。同年4月21日,吴稚晖在中国国民党中央第88次常会发表〈改定注音字母名称为注音符号及推行办法案〉,提案指出:「教育部前颁注音字母……其于音理之整齐画一,实胜于假名。惟其功用,亦不过或注字音,或注语音,足当音注而已;与假名相同,仅适注音,不合造字,称为字母,名不副实,……日本称为假名者,名即谓独体之简单初文,假则谓其代音而已,不作文字论。犹言此为传音之记号也。可以注音字母,亦宜改称为注音符号,以昭核实。」此案于当日通过。[6]教育部于同年5月19日以483号训令,令各级教育机关将注字母改称为注音符号。

1932年废弃「ㄪ、ㄬ、ㄫ」3个注音符号,增加轻声符号(˙)

1932年5月7日,教育部正式以新国音取代老国音,即以北京音为标准,本来的三个注音符号「ㄪ」(v)、「ㄬ」(gn)及「ㄫ」(ng)不再使用,后标注为只作拼写方言之用。注音符号表成为现在使用的形式:

车耀先《注音符号讲义》,1936年3月四川注音符号促进会出版,藏重庆三峡博物馆

1986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罗马字拼写的「注音符号第二式」,注音符号因此又称为「第一式」。

第3个回答  2007-12-31
百度里DOAN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