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DNA的Tm值

名词解释:DNA的Tm值,我们的考试题

dna的tm值是将DNA加热变性使DNA的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熔点或溶解温度,用Tm表示。

DNA 分子结构中,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围绕一个共同的中心轴盘绕,构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磷酸链在螺旋结构的外面,碱基朝向里面。两条多脱氧核苷酸链反向互补,通过碱基间的氢键形成的碱基配对相连,形成相当稳定的组合。



扩展资料:

变性(熔解)温度,指变性核酸的紫外吸收增加量达到最大量的一半时的温度T。Tm值与DNA中的G-C碱基对含量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一个经验公式表示:Tm=69.3+0.41(G+C)。

所有DNA功能都取决于其与特定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这些相互作用可以是非特异性的,也可以是极其特异性的。还有许多可以结合DNA的酶,其中,在DNA转录和复制中复制DNA序列的聚合酶特别重要。

在碱性氨基酸残基上所发生的化学修饰有甲基化、磷酸化与乙酰化等,这些化学作用可使DNA与组织蛋白之间的作用强度发生变化,进而使DNA与转录因子接触的难易度改变,影响转录作用的速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5-26
将DNA加热变性使DNA的双螺旋结构失去一半时的温度称为该DNA的熔点或溶解温度,用Tm表示。
Tm与DNA碱基的比例有关。GC越多,Tm越高。AT越多,Tm越低。
第2个回答  2012-05-26
DNA解链过程进行到一半时的温度!!!是DNA熔解温度,DNA的双螺旋结构降解一半时的温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0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