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买书挑出版社的人根本不会买书?

如题所述

买书为什么要挑出版社呢,我出书时选择的是中国文联出版社,我的书怎么没人挑?怎么就成了禁书?我看关键还要看书的内容。就像前些年的盗版书一样,正规出版社出版的书价高,买不起,盗版的书价低,100元能买好几套,就是错别字多了一点,其它方面和正版书一模一样。

话说回来,其实买书挑出版社很正常,但不一定非要在意出版社,还是要看价格值不值得买。当初,我出书时,就挑过好多家出版社。首选的是作家出版社,因为是自费,书号费需要7―8万元,只好放弃,最后选择了价格适中的中国文联出版社。也许有人会说:出一本好书,可能是运气,出一堆好书,必定是实力;买衣服、家具、电器会看品牌;买书也要买权威出版社的书。这话一点没错,但前面说过了,还是要看价格。如果非要挑出版社,估计好多家出版社出的书,都不是您的首选!

和大多数买书人观点一致的是,买外国名著一定要挑有实力、绝对权威的出版社的出版的书。有实力、绝对权威的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外文书,读起来语句通顺,感觉特别舒畅;一般普通出版社翻译的版本,读起来就有晦涩、难懂、生硬的感觉,甚至根本没办法读。这就是差别,汉语可以根据通篇意思来理解,翻译的就不好融会贯通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31
……买书看不看出版社主要还是看你买什么书,说这句话的人感觉很装。以红楼梦为例,市面上很多红学的书,但很多都是作者为了提出新意所以不大负责地写的。简单来说就是看一本红学书是不是乱讲,就看它有没有黑书中的女孩子的论断。因为红楼梦的主旨很明确地写了书中的那些女孩子都是好姑娘,如果你看到写黛玉小性子的、宝钗心机鬼的、湘云故意给黛玉使坏的、探春攀富贵不顾生母的等等都不符合红楼梦主线,所以这类书都写得不是说好不好了,根本就不对。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不是专业研究文学的,不可能恰好就了解自己想要看的书所对应的领域,更不可能一本一本去读然后还准确判断书到底写得好不好,甚至到底对不对,判断出作家是不是偏了。这个时候节省时间的办法就是看出版社,好的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它对于自己出版的书就是很负责任的。再比如人民文学出版社,同样名称叫作鲁迅全集,市面上最有名的另外两部分别是中国文联出版社和同心出版社的,人民文学的那版是最好的,文联的相对而言要弱一点,同心的虽然叫作鲁迅全集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全集,它有一些通信之类的根本没有收录进去。而其他出版社出的鲁迅全集,基本上都是经过编辑选择的选集,你想想看人民文学鲁迅全集一共十八本,有的出版社鲁迅全集四本、十本就搞定了,看看字的大小和厚度也知道不全了。再比如你要买大学教科书,如果不跟着学校走纯粹自学,经济类很多时候买的是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比如罗斯的公司理财、博迪的投资学等等,那是因为只有这个出版社出这个书,如果人民大学出版社也出同样的书,正常都会选人大的书,机械出版的公司理财里面一堆小错误非常烦人。而如果你要买的是不那么严肃的书,比如买本东野圭吾的侦探小说,那么哪个出版社都无所谓。所以说买书挑出版社,是说有些书籍需要权威性的定论,比如你会发现商务印书馆承包了大部分字典的出版,关于四大名著的书它基本只出版原著,而相关研究类比如红楼的批判啦等等它都不出的,因为有时候有的作者真的会乱写。比如我以前买过一本曹植的传记,作者说这是一本历史人物传记,然后我翻开开头就感觉像小说,读着读着看到他说曹植的初恋是甄宓……于是我就呵呵了,一本传记类书籍写得也太不严谨了吧。史学上并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曹植跟文昭皇后之间真的有什么,靠边边的推断证据仅仅是甄宓很漂亮以及一首被改了名字的洛神赋,你可以在三国研究类书籍中说怀疑他们可能有问题,但不能在一本传记中下结论说:曹植喜欢甄宓。这是要误导小朋友啦!所以说,看不看出版社,要看你想要买什么书,权威书籍选择权威的出版社是为了避免走弯路,买书挑出版社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这不意味着其他出版社的书就一定不好了。
第2个回答  2019-11-10
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挑的,但你要知道,对外国文学来说,翻译很重要,但有些出版社出的书,翻译真的是让人不敢恭维。
第3个回答  2020-01-06
若是外国名著的话,不同的出版社翻译的同一人的名字都有差异(因为是音译嘛),所以我觉得要是买外国名著的话应该要留意一下出版社,最好挑比较权威的出版社,不然可能考试时出现的人名和你看的书上的人名字不太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