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不堪一击,吴三桂的大军兵强马壮,为什么还是吴三桂败了?

清军进关后享受安逸的生活,军力下降;而吴三桂的军队仍然骁勇善战,但仍然败了,为什么?

首先是人心缺失,没有群众基础,一个墙头草,没有民族气节。第二嘛,可能是战略性失误,三藩封地都远离中原和京城,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稳扎稳打,不能急于求成,可以先在云南、两广和福建连成一片,然后取得湖广和四川及整个长江以南,这样的话可以先划江而治,给自己留下战略纵深之地,这样时间虽然久了,但却可以通过这个趋势唤起汉人的民族之心,这样就能逐渐夺回民心,然后再反攻北方,特别是北方连年战乱,没有南方的粮食和经济,满清根本就撑不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南方水军的优势,袭扰黄海和渤海沿岸,进而打击满清人的发祥地东北,这样就取胜有望,最少也是第二个南北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5
  康熙十五年(1676年),是双方军事形势发生重要转折的一年。由于兵兴三年,吴三桂深感兵力、财力严重不足,而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也纷纷离心离德,各有图谋。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六月初,吴三桂在都城衡州(今衡阳市)亲点大将马宝,并授计率5万大军南下,攻击兵家必争之地永兴,两战两胜,大创清军,一战击毙都统宜里布、护军统领哈克三,夺据清军河外营地(永兴依耒水而立,此水上接衡州,下通广东);一战大败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托岱、宜思孝所率援军,营垒被冲垮,河南岸失陷,清军被迫退回广东,给清军和康熙以严重的军事打击。六月中旬,张皇后驾崩,吴三桂精神受挫。七月,吴三桂亲自部署对广东、广西的大规模进攻。在衡州派出大将胡国柱、夏国相率十万大军,突入两广,几度得手,尤其在广西取得了更大的进展,除了梧州,全部都被吴军收回。北部岳州战事由吴三桂侄儿吴应期主持,御清军于湖湘门外,清军几次渡江,均未得逞。
  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衡州酷热,吴三桂加之心情不舒,焦虑过重,肝火过盛,便突然得了“中风噎嗝”的病症,随后又添了“下痢”病症,太医百般调治,终不见效。吴三桂便授意心腹大臣,迎接皇孙吴世璠来衡州继位,托付后事。八月十八日深夜,吴三桂在都城衡州(今衡阳)皇宫驾崩,时年六十七岁,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
  二十二日,吴三桂的侄、婿与心腹将领马宝、胡国柱、夏国相齐聚衡州,公推吴国贵总理军务,派胡国柱回云南,迎吴世璠前来衡州奔丧。胡国柱到达云南,向留守的郭壮图传达众将的意见,准备护送吴世璠去衡州(今衡阳)继位。郭壮图有一女儿嫁给吴世璠,为保势力,力阻吴世璠离开云南,去衡州继位。九月,吴国贵召集并主持诸将会议,讨论今后的方针大计。”吴国贵虽颇有眼光、有胆有识,但诸将欲保云南家小财物,此议没经慎重讨论,便被否决了。十一月,胡国柱等用棉裹吴三桂遗体,秘密载经宝庆入贵州,经宝庆入贵州,大将军马宝留守衡州(今衡阳)。吴世璠迎至贵阳,并即帝位。
第2个回答  2012-04-10
吴三桂没人心吧,先叛明,后叛清,而康熙时期人们对于清朝统治者的态度已经有所缓和了
第3个回答  2012-04-11
他打过长江后失去了上进心,没及时向中原进攻,导致被八旗军消灭,国破家亡。再说,人家也老了,都六十多了
第4个回答  2012-04-10
兵在骁勇也要看是谁带的,康熙大帝何许人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