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初心不变 东风日产怎样应对新能源变局?

如题所述

2000年的夏天,曾经的花都市变成了广州的花都区。同年的2月份,风神汽车有限公司也在深圳宣告成立。彼时的中国汽车工业正在走上一条快速发展的道路上。

而在四年之后,满载着GT-R盛誉的日产汽车和东风汽车合资创立的东风日产,也正式建厂在刚刚改名不久的花都区。一个新兴的品牌加上一片充满活力的新生土地。诞生了未来20年里,人们津津乐道,细数品味的各种传奇事迹。

2023年,是属于东风日产的20岁,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步入智能化的时代浪潮里,新能源和科技,成为了中国汽车发展乃至全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另一个势头。

凭借着长达百年的工业基础,传统造车企业会将研发的重心放在他们一直引以为傲的机械素质上。而日产汽车在这个领域向来是久负盛名。但是步入了新时代浪潮之后,能见到的是如雨后春笋般涌出的资本家牵头的新兴品牌所带来的冲击。在这样的前提背景下。扎根于中国市场已有20年的东风日产,也似乎察觉了整个时代的变化。

在前不久的花都工厂举办了一场特别的生日宴,庆祝东风日产的20岁生日。除开大企业所具有的“盛大”“隆重”,更吸引我的,是门口停放的各个阶段的,东风汽车所参与研发生产的日产车型,对于热衷于情怀车的媒体老师来说,无疑可以细细品味和鉴赏一番。毕竟这一批车在当年,也得是能称得上“家境富裕”才能拥有的存在。

从无到有,是时代的变革发展,也是企业的自我突破

过多的渲染东风日产在销量的屡创佳绩,也只是对于东风日产技术的突破起到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从当下新能源浪潮的发展来看,日产汽车其实早就在海外布局和研发自己的新能源技术。海外热销的Note车型又或者是早年的聆风。在当年那个并不算“风口”的年代,它也是顺利的飞了起来,并且飞了很长一段时间。那些年日产布局敢在新能源领域,也算得上是一个“新势力”品牌的操作了。

作为大企业在国际化的战略上必然是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这也使得日产在中国的前进策略有所放缓。在前些年的时候,日产汽车在华的更新迭代速度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频繁,甚至拥有良好口碑的Note也未见有引入中国实现量产化的趋势。

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我相信是一家优秀的企业所奉行的宗旨。似乎日产汽车需要和东风日产一起将国人的需要研究透彻后,才将一款合格稳定的产品,放心大胆的投入中国市场。这无疑是一种对消费者权益的保障。

技术化,这是20岁的东风日产给自己定下的下一个20年的目标。

紧跟时代,却又敢做自己

智能化的浪潮使得各家企业开始争夺新兴市场上的地位。动辄L3宣传的智能驾驶辅助技术让很多企业开始跑向“科技兴起,科技兴企”的道路。但纵观现今的城市道路交通,完全不是这一批宣传着解放双手的智能黑科技所能一展身手的。细看下来,传统车企保存固有的造车理念的同时,用最实用的最稳定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是更可靠,也是市场更需要的。


再从满大街奔跑的“移动大电视,车载大冰箱”新势力车企来看对传统品牌的冲击,似乎在这一点上,传统车企不想改变,也不能改变。毕竟造车的成本和科技性配置,往往会成为老牌车企前进路上的最大阻碍。

回过头来再看东风日产,ProPILOT和Nissan Connect也在随着时代浪潮进行更新迭代。系统更稳定更智能,但你要和那一些“黑科技”相比,确实少了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但多出的是市场验证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单凭这一点,东风日产就一直在做自己。

科技化,智能化。这是20岁的东风日产给自己规定好发展要求。

电驱化的目标,坚定而不动摇

似乎在前些年新能源发展的如火如荼的阶段,东风日产并没有紧跟着浪潮推出一系列大电池,长续航的新能源车,反倒是不紧不慢的,做着油车的小改款或大换代。好像给人一种错觉-东风日产造不出电车吗?

用实际行动往往是打破质疑的最好方式,随后推出的ARIYA艾睿雅和e-POWER技术让大家看到了技术男的“骚操作”,我可以憋着很长时间,但我一定要在某一刻惊煞众人。

无论是雪狐电四驱功能还是e-POWER的“不用充电的新能源车”理念,都在告诉大家,技术是壁垒,但是是用来打破的。


写在最后:

在这一次花都工厂的东风日产二十周年FAMILY DAY活动上,东风日产提出了“再创业”的口号,着力发展新能源,用产品,体系和技术三个纬度来丰富东风日产接下来的发展目标。

我细看了一下东风日产所发布的技术升级,以下为官方稿件原话:

“技术升级上,东风日产将继续保持并拓宽多赛道技术路线,以纯电、超混电驱e-POWER、插电混动、氢燃料、燃油动力5维并行,同时推进智能驾驶、智能动力、智能互联技术的升级迭代。日产品牌将会努力降低电驱技术成本,加快先进电池技术的研发;启辰品牌会在2023年实现全新纯电平台技术落地,到2028年推出全新CTC纯电平台升级,全系搭载新技术电池及全新N合1高集成电驱、全维智能座舱生态系统升级,采用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

着力于发展新能源技术成为了这个20岁的小伙子未来的奋斗目标。未来的汽车市场会更具竞争性。未来可期和不负热爱,在20年后继续再得以延续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有点车事,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