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孙悟空是怎么发现水帘洞的,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

如题所述

一天天热,石猴和猴子们一起避暑。玩了一会儿去山涧洗澡,猴子中有个说:"今天没事干,去找找这水的源头,玩玩。"便一齐爬山,到了水的源头。

那猴又说:"谁有本事钻进去,不伤到身体,我们拜为大王。"石猴跳入瀑布泉中,发现了水帘洞。它高兴极了,便出去叫猴子们进来。等分完东西,众猴拜石猴为千岁大王。自此,它高登王位,称为美猴王

扩展资料:

中国人对于孙悟空这个形象的情感,源自于对《西游记》文本的热爱。文字的描写,自然可以让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形象跃然纸上,但从戏剧到电影,观众还是希望看到具象化的神话形象。

从文本中走出来的孙悟空,最早应该是在京剧的舞台上。京剧的表演者们开创了“猴戏”的表演风格,惟妙惟肖,精彩传神,奠定了近百年来孙悟空形象的基础,日后,无论是电影还是电视,孙悟空的形象一直难脱京剧表演的根。

作为著名的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影响可以说颇为深远,除了日本之外,美国、韩国、越南等国家也有诸多孙悟空的形象。对于孙悟空形象,电影电视剧的制作者们一直没有停止刷新的脚步。

遗憾的是,经典矗立不倒,尽管近年来各个版本的《西游记》层出不穷,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孙悟空能够深入人心。除了几部大型的电影电视剧之外,孙悟空的形象还频繁出现在多部大制作小制作精制作烂制作的影视作品之中。

多数时候孙悟空不是主角,导演与演员不是抱着再次塑造一个划时代形象的目的,多数孙悟空的出现,不过是影视作品的一个噱头而已。

为了迎合观众,孙悟空去疯、去傻、去跳舞、去唱歌,还不忘了去谈恋爱,但到最后都成了一个无关紧要的角色,当孙悟空的形象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消费品,永远不会再有经典产生。

一万个读者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孙悟空这个形象也不外如是。对于影视文学作品中层出不穷的孙悟空形象,人们往往是非常挑剔的,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孙悟空。

他代表着中国文化中最富有反抗性的,最自由的,最隐忍的,最富有禅机的那部分。这种情感,难以用一个形象表达清楚,更不适合频繁地一再表达,毕竟,经典,有一个就够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游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一天天热,石猴和猴子们一起避暑。玩了一会儿去山涧洗澡,猴子中有个说:"今天没事干,去找找这水的源头,玩玩。"便一齐爬山,到了水的源头。那猴又说:"谁有本事钻进去,不伤到身体,我们拜为大王。"石猴跳入瀑布泉中,发现了水帘洞。它高兴极了,便出去叫猴子们进来。等分完东西,众猴拜石猴为千岁大王。自此,它高登王位,称为美猴王。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4-10
妈的制杖。
一天天热,石猴和猴子们一起避暑。玩了一会儿去山涧洗澡,猴子中有个说:"今天没事干,去找找这水的源头,玩玩。"便一齐爬山,到了水的源头。那猴又说:"谁有本事钻进去,不伤到身体,我们拜为大王。"只见石猴瞑目蹲身,纵身一跃,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眼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倒挂流出去,遮蔽了桥门。又上桥头再看,真是个好处所!看罢多时,跳过桥中间,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第3个回答  2021-11-08
猴子们在游玩,忽然发现了 瀑布后面闪着光,有人(猴子)提议进去。
猴群没办法进去,于是说谁能进去而且不伤身体,就拜他为王。
孙悟空就轻轻一跃,进了水帘,进去后发现有石桥,沿着石桥上去就发现了水帘洞!
第4个回答  2020-11-06

西游未解之谜(三)发现水帘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