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入职前必须了解的几件事 除了工资还有啥

如题所述

1、试用期也享受保险

为了逃避给员工交保险,许多公司会告诉员工,试用期过后才给交保险。实际上,试用期也是合同期的组成部分,即使员工自己明确表示不需要,企业也必须要给员工交纳社会保险,这是法定义务,而且商业保险不能代替社会保险。

2、五险一金的基数是工资数

许多公司为了节约开支,并不按实际工资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而只按最低缴存基数缴存。举例来说,员工实际工资是6000元,但其中由3000元都按照报销、补贴等五花八门的形式私下转至个人账户而只按3000元为基数缴纳五险一金。

3、多地缴存养老保险,却没有一个地方超过十年,要回户口地领。

按照现行的规定,养老保险要在缴费最长且超过10年的地方办理退领取,若在几个地方缴费且没一个地方缴费超过10年,那么要回到自己的户口所在地办理。这也意味着如果你在北上广深等几个一线城市分别按每月10000元的基数交了9年零11个月,最后的养老保险却可能要回上一年度平均工资只有2000元的户口所在地去领。

4、养老保险累积缴存不满15年的,无法领终身养老保险,会退还个人缴存部分。

一般要交满15年,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所以想拿养老金的人请务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开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等到你退休的时候,国家会把你个人账户上存的8%-9%的养老金全部退给你。单位给你交的20%会全部划到国家的养老统筹基金里。

5、医疗保险必须交满25年才能在退休以后终生享受医疗保险

如果不交满25年,退休时就只有账户那些个人缴存的2%部分的余额,单位交的10%是要上交给国家的。另外,医疗保险中断3个月以上是会失效的,因离职交费间断的时候一定要联系新公司补缴。

扩展资料: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入职需要如何准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7
1.是否有年终奖?

在入职之前还要问清楚单位有没有年终奖?如果有的话发放规则是什么?什么时候发?是否会写进合同中去?有的公司在员工入职之前说有年终奖,但具体发多少和怎么发却说的很含糊,并且也不写进合同中去,如果到了年底说效益不好不发了,员工也只能无奈接受。不过如果事先说的很清楚并且写进合同,那么公司必须按规定发放,即使员工离职,也能按照当年已工作时间获取年终奖。

2.假期问题

假期对普通工薪族很重要,生病、度假、结婚或是处理私人事情都需要请假,对于女性来说,产检假和产假也不可或缺。举个例子形容假期的重要性:如果月薪1万没有假期,按照一个月平均21天的工作日来算,请一天假要扣除476元。
所以在入职之前要向单位询问清楚:各种假期分别是多少天?请假机制或是流程是怎么样的?假期能否跨年或是累计?随着工作期限增加假期天数是否跟随增加?要知道,在很多私企里面,假期少的可怜,除了国家规定的5天年假之外其它假期都没有,甚至强制员工在春节前后休掉年假;此外,有的企业请假流程非常麻烦或限制员工请假,比如春节前后禁止请假,否则扣三倍工资。如果进入这样的企业工作会非常憋屈,除非给你的钱够多,否则尽量离这种企业远点。

3.是否有五险一金?缴费基础是什么?

上班族入职前,还要关心一下公司是否有为自己缴纳五险一金。一般来说,大多数正规的公司是会为正式员工缴纳的。然后,你也要了解清楚五险一金的缴费基础是什么?一般来说,五险一金的缴费基础是个人基础工资,但是并不是说你的实际薪水越高基础工资就越高,对于一些缺德的企业来说,为了避税及少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在合同上通常把基础工资定为城市的最低工资水平。此外,对于很多销售人员来说,基础工资很低,工资大部分是提成,这种情况下比较亏。这里面影响最大的是住房公积金,一般企业和个人都要按照个人工资的12%缴纳,买房的时候这两部分都可以全部提取。所以缴费基数越高,对个人来说越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