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夹谷之会和在鲁国的“堕三都”的结果是怎么样?孔子是怎么周游列国的

如题所述

我来给您提供点好玩的参考!

1、孔子主持的夹谷之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弱国外交取得胜利的体现,这也奠定了孔子在鲁国的地位。具体经过如下:

公元前500年,孔子五十二岁。齐国要求和鲁国来一次友好的聚会,用当时的外交语言就是“会盟”。地点定在泰山以东一个叫“夹谷”的地方。鲁定公没有办法,只好同意赴这一场不怀好意的“鸿门宴”。作为司寇,孔子还负责外交事务。他好学懂礼,对复杂的外交礼仪烂熟于心。更重要的是,孔子曾经在齐国两年,和齐景公有过交情,熟悉齐国的情况,也算是知己知彼了。所以孔子被任命为鲁国国君的“相礼”,相当于国君的外交助理。孔子在临出发前,告诉鲁定公,对于这种居心叵测的“会盟”,千万不要相信什么“见个面喝个茶,两国人民乐哈哈”的鬼话,还要做好军事准备。所以就派了左右司马带兵以防不测。

齐景公带着宰相晏子,大老远跑过来,果然不是和鲁定公喝茶聊天的。会盟刚一开始,齐国的歌舞团就上来表演助兴。要是敲锣打鼓弹琴鼓瑟也就罢了,但乐队中还有人拿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的,这显然不是来唱歌跳舞的。孔子一看,知道齐国有阴谋,于是也顾不上那些外交礼仪了。本来主席台是个土台,按照外交礼仪,孔子应该如同男模一般,气质优雅地一级级地登上土台。但情况紧急,以孔子的身高和强健的体魄,估计那时的速度要胜过奥运会冠军刘翔。孔子一个箭步跨在台阶上,厉声说,两国国君在谈话,你们上来干什么!孔子嗓音洪亮气场强大,这一声很有震慑力。齐国管事的只好让这些冒牌“歌舞团”下去。

齐景公和鲁定公继续假装喝茶聊天。过了一会,齐国礼仪官说请宫廷乐队奏乐,齐景公说好。因为他知道,第一波攻势被孔子挫败,再不“奏乐”就来不及啦。这哪是宫廷乐队,简直是齐景公的宫廷卫队,于是一大帮长得“七长八短耍把式”的人,又唱又跳地上来,直逼鲁定公。孔子一看,再次一个箭步冲上去,挡在鲁定公面前,大声喝斥道,戏弄诸侯的,应该斩首!齐国人这次算是“懂礼”,只好把这些人斩首。

齐景公虽然奢侈无度,但也是个明白人。就像《三国演义》里经常写的那样,他应该是看到“密林里隐隐有旌旗招展”,知道鲁定公和孔子肯定“留了一手”,所以喝茶聊天也就罢了,打招呼走人。

“夹谷之会”后,齐景公有种深深的挫败感,就埋怨大臣说,人家鲁定公和孔子,都是按照礼节办事,而你们却给我出这样的鬼主意,老大没当成,反倒让我在国际场合丢了人。为了弥补自己失礼行为,一贯大方的齐景公,就把以前抢占鲁国的三座城市,归还了鲁国。

在孔子的领导下,鲁国取得了一场辉煌的外交胜利,打破了“弱国无外交”的思维定势。

2.孔子的堕三都最后失败了,对孔子的从政道路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

一场失败的“拆迁运动”

孔子大权在握,他有个庞大的计划——打击“三桓”的势力,让鲁定公重掌大权。当时鲁定公是个“木偶人”,“三桓”专权,而“三桓”内部又是家臣专政,局面很混乱。早在齐国的时候,孔子就一直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现在鲁国的现状是“君不君,臣不臣”,一切都乱了套。所以,孔子想搞一次规模宏大的“拆迁运动”,拆了“三桓”的城池,借此打击“三桓”的势力,维护中央的权威。

周朝规定,贵族诸侯的城墙高度不得超过18尺。而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在首都之外还拥有三座城池,这三座城池城墙高大壁垒森严,守城士兵众多且武器先进。更为重要的是,名义上是“三桓”的城市,实际上也被家臣控制,成了独立王国。也就是说,“三桓”也控制不了自己的家臣了。所以,“三桓”特别是季桓子也支持这场拆迁运动。

孔子派能干的子路全权负责此事。在子路的指挥下,拆迁行动一开始很顺利,先拆了叔孙氏的城。按照计划,第二轮应该拆掉季孙氏的城,但这座城池被公山不狃占据,就是曾经召孔子去他那里做官的人。公山不狃又叫公山弗扰,看来这家伙显然不想让别人打扰自己的生活。他不仅不同意“拆迁”,还公然抗法,甚至组织了部队到首都去“暴力上访”,最后被孔子击败逃走。

最后轮到孟孙氏的城池了。孟孙就是孔子的学生孟懿子,按理说,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但在利益面前,没有朋友。孟懿子手下一个将领看穿了孔子的意图。他告诉孟懿子,孔子“很阴险”,表面上是打击家臣的势力,实际上是要削弱“三桓”。孟懿子一听,原来老师这是在“忽悠”我啊,所以孟懿子表面上拥护“拆迁”,实际上却暗中支持对抗政府。子路带人从夏天到冬天,连一块砖头也没有拆掉。鲁定公亲自出马带兵包围了那个地方,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孔子的强拆运动最终失败,遭到了政治上第一次严重的打击。

可见,拆迁历来是老大难的问题。现在的拆迁,给钱给房子,面对的还是一帮遵纪守法的老百姓,难度都这么大,更何况是春秋时代一帮拥有武器整天想造反的家臣了。孔子的计划虽然很完美,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抑制“三桓”势力的意图被人看穿,导致拆迁运动失败。自此,孔子把自己推向了“三桓”的对立面,和孤零零的鲁定公站在了一起。但鲁定公自己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这预示着孔子的仕途将布满荆棘。

3.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诸侯。

孔子和弟子们,用了十四年“周游列国”。所谓的“周游”,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而已。事实上,十四年来,孔子和弟子们,到处投简历找工作,参加面试,成了不折不扣的“面霸”。但最终不是被“炒鱿鱼”,就是被迫辞职走人。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干”,在古文中是“拜访”的意思,而不是说孔子一路“揍”了七十多个国君。司马迁的意思是说,“孔子为了实现自己推行仁政的思想,见了七十多个大小国君,但是没有一个能任用他的”。   

十四年来,已经进入“知天命”之年的孔子,带着学生们,艰难跋涉于四方,一路上备受冷遇,(即使是像卫灵公、卫出公那样的礼遇,也是敬而远之)遭受着诋毁、谗言、羞辱、讥笑和奚落。甚至是自己的弟子们,也开始怀疑孔子的思想是否能为世所用。面对困顿,孔子始终不渝自己追求的“道”,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一如既往地秉承“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信念,孤独但义无反顾地前行。

“夫子逐于鲁,削迹于卫,伐树于宋,穷于陈、蔡。杀夫子者无罪,藉夫子者不禁。夫子弦歌鼓舞,未尝绝音。”每次读到《吕氏春秋》的这段话,我都满含热泪。这是一段多么艰难的旅程啊,这是一段多么“失败”的人生啊。但对孔子和弟子们来说,这是一次价值连城的人生磨砺;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史来说,这更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文化苦旅。

《吕氏春秋》的这段话,其实是子路对师弟子贡的抱怨之词,虽然言语之间对孔子有些不满,但准确地描写了孔子在外求职的遭遇:他被赶出鲁国;在卫国无事可干,几次离开;在宋国的一棵树下习礼,被人把树砍了,差一点丢掉性命;在陈国和蔡国之间被围困,差一点饿死。想杀他的人不会有罪;囚禁他的人也不会被抓起来。而孔子,依然坚持弹琴唱歌,从未停止过。

人生的挫折并不全是坏事,挫折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它是我们成长进步的必由之路。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思是,“军队的将领可以被改变,但男子汉的志气却不可改变”。孔子甚至认为,能被挫折打击甚至折磨是一种幸运,他是个幸运儿,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子们也是幸运儿。“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吾闻人君不困不成王,列士不困不成行”。孔子说,“和我一起的弟子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不管是国君还是君子,都是历经磨难才能成功的”。因此,孔子对十四年的颠沛流离,对人生的炎凉世态,毫不在意。他自豪地说,“丘,东西南北之人也!”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