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病原因和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得了慢性肾盂肾炎但不了解其发病的原因;也想知道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西医常规治疗:
由于急性肾盂肾炎超过6个月未治愈即转变为慢性,故应早期彻底治疗;由于慢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致使肾脏中炎症和修复过程交替进行,结缔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使得局部血运差,抗生素不易进入病灶;局部引流不畅,致病菌难以清除,因此炎症难控制,受损的肾组织不易修复。而受损肾组织在恢复之前,也是引起反复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慢性肾盂肾炎治疗的重点为尽快消灭致病菌,促使受损肾组织尽快恢复。同时积极寻找易感因素,并消除或避免,如尿路结石、畸形、前列腺增生、盆腔及外阴部的感染灶等;是抗菌治疗有效的前提。抗菌治疗的原则如下:
  1、 应针对致病菌及药敏选择有效药物,应审慎筛选药物,观察疗效。定期作尿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并针对药敏试验的结果来选择最敏感的抗生素。对于有尿路梗阻及感染原因(如尿路结石、膀胱颈梗阻、盆腔感染等)者,应及时排除并针对病因治疗。
  2、 由于治病菌较为顽固,一般抗菌药物多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如SMZ+TMP,呋喃旦啶加庆大霉素,亦可选用氟哌酸、羧苄青霉素、妥布霉素、先锋必等,疗程一般为两周,间隔5-7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直至尿常规及培养阴转时为止。有时总计疗程需时2-4个月。疗程一定要足够,如不能足疗程的治疗,即使原治疗有效果但不能彻底清除病原菌,同时也培养了耐药菌,使致病菌得残存,一旦条件适合,即又复发,病情迁延。因此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时,按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原则用药,总疗程不少于四周。当所有临床症状被控制后,可停药观察,每月复查尿常规和尿培养,一般为6个月左右。在抗菌疗法无效时,可用抑菌疗法。具体方法:每晚睡前排空膀胱后服复方新诺明2片(或呋喃旦啶0.1g;萘啶酸0.5g;氟哌酸0.2g )连续3-6个月,约60%患者尿培养可阴转。此法费时长,应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

微化中药渗透疗法
根据引起肾脏损害的免疫损伤和导致肾脏血液灌注障碍的原发与继发的各类肾脏病均有独特效果,其对肾盂肾炎治疗的作用与功能分述如下:
   1、对肾脏免疫损伤的作用原理
   双相调节免疫功能
   利用微化化后具有极强的免疫活性之性能;结合其特异的靶向定位;以及对病灶的亲和力这一特性,中药活性物质进入病人体内,定向的激活免疫功能低下病人的免疫系统,促使抗体生成;同时对免疫过剩的病人选择性的抑制其亢进应激状态;促使处于紊乱状态趋于平衡;减少免疫介导的炎性介质对肾脏继续损伤。减少系膜细胞增生,减慢肾小球继续硬化速度,恢复受损功能,改善机体状态,增加抗病能力。
   选择性靶向定位于肾脏病变组织,彻底清除免疫复合物的功能:
   免疫活性极强的微化化后的中药活性物质,进入病人体内,快速定位于免疫复合物沉积的病变部位,起到以下作用:(1)首先与沉积的免疫复合物与病变组织融合;(2)有效融合后,重新聚集为新的分子,改变了细胞分子的价键结构并迅速释放出攻击性药物成份。(3)免疫复合物以及肾脏病变组织在有效药物成份攻击下迅速分化、崩解、破碎,其散落的碎片由以下途径清除。(1) 激活吞噬细胞,对攻击破碎的较大碎片吞噬。(2) 其余中小分子被体内排泄和代谢掉。
   这是微化化后中药活性物质清除免疫复合物以及化瘀的主要途径,为修复受损肾脏组织奠定了基础。
   2、 针对导致肾脏血流灌注障碍的作用原理
   活血通络、改善微循环障碍:
   (1)微化化后的中药活性物质选择性靶向定位体内的植物神经系统以及促进肾脏组织内的前列腺素分泌,扩张肾脏以及全身的小动脉,改善全身及受损肾脏微循环障碍。
   (2)改善胃肠道粘膜微循环,减少粘膜水肿,促使消化液分泌,增进病人食欲。
   (3)促进周围血管扩张,改善体表微循环,促进汗孔开放,促进毒素由汗液排出。
   扩张肾动脉增加受损肾脏有效血液灌注,增加对肾脏供氧,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肾小球内压,促进肾小球修复、受损病变组织结构改变、功能恢复。
  微化中药活性物质治疗肾脏病、尿毒症的三个治疗过程及其病理、病理生理、临床变化。
  第一过程:活血通络,对肾脏病变组织供氧、改善微循环,降低肾小球内压过程(降低肾小球内压阶段)
  进入肾脏内的微化化后的中药活性物质具有以下作用:① 首先选择性的靶向定位于受损肾脏各级动脉血管,并与其紧密融合;② 促使肾动脉扩张,增加肾脏有效血液灌注;增加对受损肾小球的供氧,改善微循环,增加新陈代谢、降低肾小球内压,减轻肾小球高滤过状态。③ 延缓病情进展。
   1、该步骤如果完成后其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就能缓解肾小球的高灌注;就会缓解肾小球内高压;就会缓解高滤过状态;延缓和停止肾小球硬化进程。
   2、该阶段如果完成以后其临床表现:① 尿蛋白、潜血开始减少;② 尿肌酐开始增加;③ 血肌酐开始下降;④ 肾性高血压,逐步得到缓解;⑤ 全身中毒症状缓解,如乏力减轻,呕吐消失、食欲增加、开始出汗等;⑥ 尿量开始增多,尿的颜色与混浊度以及气味会发生改变。

第二过程:祛瘀、清除肾脏病变组织与免疫复合物过程(清除病灶阶段)
   选择性靶向定位的微化化后的中药活性物质,在扩张肾动脉,增加供氧、改善微循环的前题下,特异性的与病变组织和免疫复合物紧密融合后,对病灶的攻击力突然暴发,将免疫复合物以及增生的系膜细胞、基质、硬化的肾小球等病变组织逐渐彻底击碎,裂解,最后分解成细小的碎片,随血循环,经吞噬细胞吞噬或代谢、排泄等。同时微化中药活性物质对侵入肾脏的免疫复合物在它们尚未致病之前就消灭它们,并适时地释放出对身体有效的微量物质,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
   该过程的临床治疗特点:
   临床症状逐渐好转,化验指标稳定、病情逐渐稳定,只要不受易感因素影响,该过程的、尤其是清除功能会持久发挥下去。
   第三过程:生新、对病变组织的修复与重建过程(修复重建阶段)
   修复功能分以下三步骤:
   1、选择性靶向定位作用:
   微化中药活性物质,对肾小球滤过膜的修复:首先激活系膜细胞,阻止其继续增生;抑制GBM胶原细胞活性进展,修复断裂的基底膜(断裂的微化中药分子链与其有极强的亲和性)增加机械屏障的滤过面积,恢复正常通透性。
   2、修复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功能:
   微化化后断裂的中药活性物质的分子链与基底膜有极强的融合性,其断裂的分子链带有正电荷与病损细胞分子价键结合后,再次稳定下来,其效能就是促进基底膜上的硫酸类肝素和唾液酸蛋白的合成、抑制其分解,从而保持了基底膜阴电荷屏障功能,减少蛋白的继续漏出,增加毒素的排出。微化化后的中药活性物质既修复了基底膜电荷屏障,又恢复了基底膜的选择性滤过功能。
   3、重组与重建机制参与肾小球的修复:
   微化化后的其它断裂的分子链之间相互重组,产生一种新的功能,并与受损肾脏组织细胞中不完善的分子链相结合,组成新的分子,改变了细胞分子的价健结构,修复受损细胞的DNA,同时促使血液加速,增强了新陈代谢,关键是激活了受损细胞的DNA复制机制。促进受损肾脏组织细胞修复与再生,促使受损组织重建。受损肾脏结构改变后,受损的肾功能逐渐恢复。
   该阶段的主要特点:活血通络(供氧降压)、化瘀(清除)、生新(修复与重建)三个步骤关键是为了修复,结构改变后,肾功能才可逐渐恢复,临床症状才可好转。然而修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所以坚持持久治疗是根本,修复后的肾脏组织具有极强的抗病能力,一旦修复到位,是不会再被疾病攻击,愈后不会再复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5-04
慢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炎症,病变主要侵犯肾间质和肾盂、肾盏组织。由于炎症的持续进行或反复发生导致肾间质、肾盂、肾盏的损害,形成疤痕,以至肾发生萎缩和出现功能障碍。平时病人可能仅有腰酸和(或)低热,可没有明显的尿路感染的尿痛,尿频和尿急症状,其主要表现是夜尿增多及尿中有少量白细胞和蛋白等。病人有长期或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病史,在晚期可出现尿毒症。
注意事项:
1.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步增加活动。
2.及时排尿。尤其在性生活后,女病人应及时排尿,以冲去进入尿道与膀胱内的细菌。
3.多饮水。
4.注意性生活卫生。
5.遵医嘱坚持服药是治疗慢性肾盂肾炎至关重要的事。

疾病分类
肾脏内科

症状体征
①全身中毒症状: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
②局部症状:腰酸、腰痛及脊肋角叩痛。
③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困难。且泌尿道感染病史超过半年以上,抗菌治疗效果不佳。

疾病病因
部分病人有易感因素存在,如尿路梗阻、畸形、肾下垂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等。

诊断检查
静脉肾盂造影示肾盂、肾盏变形、缩窄,双肾形态学检查(B超、CT等)显示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肾小管功能有持续性损害,如尿渗透压降低,尿视黄醇结合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升高。

治疗方案
护理:
1.按肾脏病护理常规护理,有高热者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2.尿常规、尿沉渣找细菌、真菌培养等均应留晨尿。对女性和包皮过长男性者,应先清洁外阴部尿道口。清洁中段尿采集按第三篇第八章执行。各种尿标本收集后,均应立即送检。
治疗: ①药物选择:尽可能按药敏试验结果结合临床疗效来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②疗程:急性发作期治疗同急性肾盂肾炎,女性患者在临床治愈后于每月月经来潮前1天或来潮时,立即使用抗菌药物7~10d;如发作与性交有关,可于性交后排空小便,服用有效抗菌药物1~3d,男性患者固定每月上旬用药,共3~6个月,或于急性发作期后每晚1次用原药量的1/2~1/3,继续治疗3~6个月。③有慢性感染病灶,如妇科疾病、慢性结肠炎、齿龈脓肿、慢性扁桃体炎、中耳炎、鼻窦炎等,或有尿路先天畸形及梗阻者应予治疗。有糖尿病、尿酸肾病者应积极控制血糖、血尿酸,因卵巢静脉曲张压迫右侧输尿管者,应结扎曲张静脉。
中医中药:急性期可清热解毒,慢性期以扶正祛邪为主,养肾阴益肾气。
治愈标准:
1.临床治愈 症状消失,停药72h后,每隔2~3d作尿常规及细菌培养,连续3次阴性。
2.痊愈 临床治愈后,尿常规及细菌培养每月复查1~2次,连续半年均阴性。

用药安全
1、忌用食物:咸菜、咸蛋、酱菜、腐乳、加碱馒头、海鱼、公鸡、猪头肉、鹅、菠菜、辣椒、胡椒、芥末、咖啡;
2、宜用清淡、低蛋白、少盐食物:蚕豆、赤小豆、冬瓜、西瓜、荠菜、马兰头、菊花脑、乌龟、黄瓜、猪肾、绿豆、大蒜、鲤鱼、丝瓜、倭瓜、茄子。

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
  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慢性肾盂肾炎专题
  过去认为,大多数慢性肾盂肾炎由急性肾盂肾炎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而致。近年来,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认识,认为两者之间关系并不象以前所说的那样重要,对于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标准已有所修正。
  据文献报告,本病占全部肾盂肾炎的7%~20%,仅半数病人有急性肾盂肾炎的发作史。本病临床表现复杂,症状多端。其主要表现是真性细菌尿,尿中仅有少量白细胞和蛋白,细菌尿可为持续或间歇性。患者多有反复发作的尿路刺激症状。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
  症状:小儿(偶尔成人)患者可出现慢性细菌性肾盂肾炎的急性发作。发热仅见于急性发作期,无急性发作的患者可能无症状。当慢性肾盂肾炎进入晚期且累及双侧肾脏时,可出现高血压、贫血和氮质血症的相关症状。
  实验室检查:在无急性感染发作或氮质血症的情况下,血液检查通常正常。尿液分析结果取决于是否有活动性感染和肾损害的严重程度,仅在部分病例中可发现脓尿和菌尿。
  明显的蛋白尿则意味着病情严重,病变累及到肾小球。如果有菌尿症,则尿培养阳性,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可以正常或升高。
  X线检查:腹部平片可见一侧或双侧肾脏缩小,且不规则。有时可见尿路结石。尿路造影可发现慢性肾盂肾炎的特征性表现,如肾盂扩张,以及其表面肾实质瘢痕形成或萎缩,肾实质变形,造影剂显影不良和显影延迟。
  在单侧萎缩性肾盂肾炎,其对侧肾脏代偿性扩大。如有膀胱输尿管返流,则出现输尿管扩张。逆行尿路造影亦可见相似的表现,逆行膀胱尿道造影可发现膀胱输尿管返流,尤其是儿童患者更为常见。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01
慢性肾盂肾炎治疗应该是慢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炎症,病变主要侵犯肾间质和肾盂、肾盏组织.急性期有高热者应卧床休息,鼓励多饮水、勤排尿、促使细菌及炎性渗出物迅速排出。
第3个回答  2021-12-08
引起肾炎的原因有很多种,具体有以下几点:1、病原体,常见的有细菌、病毒、寄生虫,还有原虫等等,这些可以引起肾脏的急性的感染,而出现炎症,使肾功能的急剧下降而表现为肾炎;2、患者口服一些药物、重金属等等,这些东西都会使肾功能的下降,对肾脏造成损伤属于药源性的损伤;3、一些肿瘤,常见的良恶性肿瘤都可以使肾脏受累,出现肾炎;4、其他的疾病引起,比如敏性紫癜、肝炎、糖尿病,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等;5、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紊乱;6、遗传因素。
第4个回答  2021-12-05
有很多原因会导致肾炎。例如高血压,如果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血压,就有很大的可能性加重病情,从而影响患者的正常肾脏功能,最后出现肾炎的问题。同时细菌感染也会引起肾炎。病毒、寄生虫等都是肾炎的诱因之一。另外诱发肾炎的所有因素中上呼吸道感染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除此之外患者如果过度疲劳,感染病毒、用药不当、或者长期熬夜等情况,导致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加重肾脏负担,也有很大的可能会引起肾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