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诊不及时
在院前急救中时间就是生命,急、危、重症患者死于原发病的不到10%,多由于抢救时机的延误,并发症加重而死亡 。发病1h内为抢救的黄金时间,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救护人员和药械送到患者身边是急救成功的关键。由于无专人接听电话,导致不能及时接听120电话,或接听电话后未能详细询问地址及联系电话,医、护、司机出诊速度慢,路径不熟,交通状况差,不良天气等延长了到达现场的时间,医护人员不能及时、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救治,均可延误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时机。无治疗期的延长对于院前患者的生命安全、预后影响至关重要。
2.现场急救隐患
在院前急救时受环境和条件所限,护士都是执行的口头医嘱。现场急救时,不仅仅要求“三查七对”更要强调“三清一复核”,即听清、问清、看清、及医师的复核,保证抢救的过程忙而不乱。由于接电话时未详细询问患者的情况,对患者的评估不足,出诊时未能针对患者实际情况携带药品及器械,而且急救现场人员多,环境嘈杂,导致到达现场后,对患者延时救治,增加了误诊误治的几率。
3.急救的设备
设施及药品所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院前急救的现场,不仅卫生条件自然条件差,还受到所能携带的仪器设备和药品的限制。这在客观上为院前急救安全性又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4.急救技术不熟练
院前急救的对象是急危重症患者,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高难度的救护技术,迅速有效地进行心肺复苏、电击除颤、气管插管、各种穿刺、监护等。在院前急救中病情判断处置失误、操作不规范、技术不熟练,如静脉穿刺、气管插管多次失败,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部位、手法、频率、胸廓下陷的幅度不到位,电击除颤不及时、选择能量不正确,抢救用药不合理,将直接影响抢救效果,特别是突发急症、年轻患者抢救无效时,家属难于接受,易引起医患纠纷。
5.转运途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①患者放置不当:骨折患者肢体未妥善固定,途中颠簸造成继发损伤;输液患者保护不当,造成液体渗出或针头脱出;吸痰不尽,不能有效保持呼吸道通畅;颅高压患者呕吐物多不便清理易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有的内出血患者搬动后可能会加重出血使病情恶化。
②监护不严观察不仔细,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意识是否清楚,呼吸是否通畅,有无继发损伤,伤口及内脏有无继续出血,若不及时处理,将会使病情加重或恶化。
③向患者家属交代不详,开放性院前急救环境弊多利少:在开放性的环境里,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的急救、治疗、护理等,家属均亲眼目睹。如果途中转运病情交代不详,未向患者或家属交代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如窒息、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危重患者病情突然变化而抢救无效时,患者家属心理压力大,容易激动,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直接干扰医护人员的抢救。
④出诊记录不规范,缺乏法律观念院外抢救记录不全,出诊时间、接诊时间、到达医院时间记录不准确,医生与护士记录时间不一致,甚至因抢救患者未及时书写护理记录。记录不详细,关键的阳性体征遗漏,语言描述不确切,未使用医学术语;时间有涂改;抢救记录书写不规范,过于简单,未及时记录所用抢救药物。出诊记录是院前急救成为纠纷时的主要法律依据,应认真、及时、准确地记录不出现遗漏、涂改现象,保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