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下来多久可以申请执行

请问判决书下来多久可以申请执行,法院规定执行最短日期是多久,被执行人财产转移了,法院可以执行吗?如果被执行人不给钱。只有有贷款的房子,法院执行时,法院可以给拍卖吗?

判决书生效后就可以申请执行,一审判决是判决书下来后15天双方均无上诉,就生效,二审的判决,判决书下来后就已经生效。

1、判决申请执行的实际上是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有关系,根据我国民诉法规定 :第二百一十五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

2、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3、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实际上仅仅规定了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4、对于对方逃避执行的行为,你可以申请法院追究对方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是民诉法第一百零二条。


扩展资料:

申请执行的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申请执行的管辖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由被执行人住所地或者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判决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1

一、一年之内申请强制执行,申请人是单位的,申请期限是半年。

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

2、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责令执行法院限期执行或者变更执行法院:

1、债权人申请执行时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对该财产未执行完结的;

2、执行过程中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执行法院自发现财产之日起超过六个月对该财产未执行完结的;

3、对法律文书确定的行为义务的执行,执行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依法采取相应执行措施的;

4、其他有条件执行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

三、如超过六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成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扩展资料:

法院强制执行程序

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对方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申请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文书包括:

1、人民法院制作的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经济、行政判决书、 裁定书、调解书、支付令、民事决定书、财产处罚决定书以及具有财 产执行内容的刑事判决书、裁定书;

2、仲裁机关制作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依法可以申请人民法 院执行的裁决书、调解书;

3、公证机关制作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依法可以申请人民法 院执行的追偿债款、物品的文书;

4、行政机关制作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依法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处罚决定书和处理决定书;

5、人民法院制作的承认并同意协助执行外国法院判决、裁定的裁定书及执行令;

6、人民法院制作的承认并同意协助执行外国仲裁机构裁决的裁定书。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民事诉讼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8

执行期限

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

2、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3、如超过六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成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扩展资料:

1、执行方式
针对被执行的财产,人民法院在执行中可采取冻结、划拨存款、提留;搜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强制迁出房屋等多种方式。

但人民法院在采取这些措施时,应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的生活必要费用。

2、执行监督

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人员的具体执行不当或有错误的,有权向该执行人员所在的人民法院反映,人民法院应及时处理。

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有权要求执行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对执行人员在案件执行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人民法院的纪检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举报或控告。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

法院对你与被告之间的纠纷作出的判决是生效法律文书,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你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由法院对其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义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判决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3-20

拿到法院判决书,什么时候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第4个回答  2018-07-26
  判决书生效后就可以申请执行,一审判决是判决书下来后15天双方均无上诉,就生效,二审的判决,判决书下来后就已经生效。

  1、判决申请执行的实际上是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有关系,根据我国民诉法规定 :第二百一十五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2、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实际上仅仅规定了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可以说对于法院什么时间内执行完毕是没有要求的。
  3、对于对方逃避执行的行为,你可以申请法院追究对方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是民诉法第一百零二条
  4、最后,对于对方仅有的一套住房是不能申请强制执行的,但是如果对方有其他财产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冻结其资金或者其他财产拍卖后履行判决。综上,建议你还是关注对方动向,有必要时候聘请律师向法院申请执行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