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报恩典故的追寻?

如题所述

[报恩典故] 秃鹰报恩 作者: 2006-7-20 10:19:43 来源:佛教经典--动物故事 点击数: 365
很久很久以前,在兀鹰山上有一只小兀鹰,其父母精心抚育着它,使它过着舒适而又幸福的生活。.
一年夏天,天气突变,暴风雨大作。兀鹰们在山上被狂风吹得东歪西倾的,它们抵御不住这凄风冷雨,浑身发抖。小兀鹰躲在父母的翅膀下,同样打着哆嗦。于是它们纷纷飞离兀鹰山,来到波罗奈城,躲到城墙下、沟渠里,可是仍然淋着雨,一样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

这时,波罗奈城的一个商人恰好出城,看到城墙边上的这群可怜的兀鹰们,善心大发,派人将它们运回府中,安置到一块干地上,并在中间生起一堆炭火,让它们取暖。当他看到兀鹰们因几天没有吃东西,身体非常虚弱时,又立即派人到牧场取来新鲜的牛肉,喂给它们吃,细心照料这些兀鹰们。这个商人一直伴随着它们,直到它们吃饱喝足,安安稳稳地进入梦乡,他才回房做自己的事情。

风雨停息了,雨过天晴,阳光又普照大地。这些兀鹰的身体也复原了,它们又能自由地在天地之间飞翔了。它们向波罗奈商人道谢之后,便飞向了兀鹰山,重新开始了山林生活。兀鹰首领将大家召集在一起说道: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这次幸亏波罗奈商人救了我们大家,俗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们要想个办法来报答他,来奉养他。你们看该怎么办呢?"

众鹰七嘴八舌地出主意,最后大家一致决定:"今后,无论谁叼到衣服或者什么装饰品,就要把它们扔到婆罗奈商人的院子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尽我们所能来报答他的奉养之恩。"
从此,兀鹰们总是有意无意地飞到城里去,一旦看到人们晒在太阳底下的衣服,看到人们下河洗澡时摘下来的装饰品,就趁人不备,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俯冲下来,叼肉似地叼走了那些衣服或装饰品,把它们扔到波罗奈商人家的院子里。

商人看到这些从天而降的东西,知道都是兀鹰送来的。他想了想,决定不动用它们,便吩咐仆人们把这些东西另放到一边,以后再作打算。

而被抢走财物的人们十分生气,他们马上去报告国王:

"尊敬的国王,不好了,全城都遭到了兀鹰的抢劫了!我们的衣服和装饰品都被这些可恶的兀鹰叼走了。请您帮助我们,惩治这些兀鹰,也让我们恢复平安的生活吧。"

国王听了大怒,下令去捉拿兀鹰归案。旁边有一位大臣献计说道:

"尊敬的国王,要是想抓到全部的兀鹰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只要抓到一只,就可以知道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也可以知道那些被抢走的财物被藏在哪里。"

国王听了说道:"言之有理,你们就这么办吧!"

于是,人们在城里到处都设上夹子和罗网,只等着那些兀鹰再来。

那只小兀鹰,这天跟随着父母来到城里。在家里,它母亲已经跟它说了去报答波罗奈商人的重要性,小兀鹰非常听话也非常懂道理,在城里他虽然看到了夹子和罗网,但为了报答恩人,它义无反顾地仍然冲了下去。不幸,它被人们用网子套住了,被人们带去见国王。

正走在路上,被波罗奈商人看到了。他一下子就明白了,心想:"我不能让这些感恩的兀鹰受到惩罚,我也要到国王面前,为他们求情,说明事情的缘由。"

于是他便跟这些人一起,也来到国王面前,国王见到被捉住的小兀鹰,便厉声质问:

"可恶的兀鹰,你们为什么要到城里抢劫衣服和装饰品,这些东西对你们又有什么用处呢?还不从实招来!"

小兀鹰毫不畏惧地站在国王面前说道:

"是我们兀鹰叼走了衣服和装饰品,但是这些东西并不是供我们自己享用的。我们是用它们来报恩的。"

"报恩,报准的恩?"国王问。

那只小兀鹰答道:"我们把这些衣服和装饰品叼着送给了婆罗奈商人,他曾经在我们受苦受难的时侯,将我们从危险的边缘拯救出来,并且给我们吃喝,细心照料我们。我们兀鹰中间有这样个规则:有谁帮助过我们,救过我们,我们就一定要报答他,奉养他,来感谢他的善心。对我们兀鹰来说,这些是应尽的义务!" ;

国王听了惊异地问道:"原来是这样啊!可是我听说过,兀鹰的眼睛十分敏锐,在几百米之外就能看到死尸,可是你为什么看不见捉你的罗网呢?"

说罢,他念了第一首偈颂:
兀鹰好目力,能视百米外,
罗网在眼前,为何看不见?
小兀鹰听了,微微一笑,也对国王念了一首偈:
生命有尽头,死亡不可免,
罗网在眼前,一样看不见。
国王看着小兀鹰,听着它的偈颂,心里不禁佩服起兀鹰来。他想:"这个十分通灵性的兀鹰竟然如此讲义气,知报恩,是何等的可贵啊!"

他转身看到波罗奈商人也在人群前站着,便询问他道:"我的大商人,你听到兀鹰说的话了吧!他说的句句是真?"

"尊敬的国王,的确如此。它们这些通人性的兀鹰给我叼来了许多衣服和装饰品,以感谢我给它们的一点点的帮助。它们真是不一般啊!请求您,尊敬的国王,放了他吧!那些衣服和装饰品,我都没动,收藏到一起。现在我已经派人去取它们了,等东西送来,我就把它们分还给大家,现在只请您原谅兀鹰,放了它吧。"

国王觉得这话有理,便同意了,吩咐侍从道:"放了兀鹰吧,还它自由。商人会把东西分还大家的。"
小兀鹰拍拍翅膀,向国王和波罗奈商人道谢之后,飞回到父母身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30
结草报恩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东周列国时期,楚庄公突起兵伐宋,晋景公为不失言于宋,决定派兵援宋,自率大军驻扎于稷山,林父大将军先期与副将魏颗在稷山首先大捷,已挺进赤狄之地。可是正在庆捷之时,突然喊声振天,尘土都挡住了太阳,晋兵不知所措,经前面的哨兵报告才知是秦国派大将杜回发兵杀到。那杜回是有名的秦国猛将,巨齿獠牙,两眼冒光,一头卷发,高一丈有余,有力举千斤之力,手持一把开山大斧,这大斧约一百二十斤,杜回乃白翟人士。曾经在青眉山一天内连续拳打五只老虎,全部剥了皮带回家。秦桓公听说后,拜其为右将军。杜回以三百人之力,在嵯峨山杀贼寇一万多人,名声大振,秦王恒公又拜杜回为大将军。
  魏颗命排开阵势,准备迎敌。可杜回根本不用车马,手持大斧,率领三百身经百战的手下,大踏步直冲阵营,下砍马足,上劈身穿盔甲将军。分明是天兵天将,神煞一样。晋兵哪见过这么神通又如此凶狠之军队,根本无法阻拦,瞬间败下阵来。吓的晋兵狂退,无心再战,魏颗只好击鼓回营,守住营盘,不敢出战。杜回统领刀斧手在营外跳脚骂阵,一连三天魏颗都不敢应战。这时晋国有援兵来到,领兵来援的正是魏颗之弟魏锜,魏锜说:“主公为恐赤狄党羽,联合秦国攻晋,特派我来帮助你。”魏颗向魏锜讲述了几天来的战况,说秦国杜回勇不可挡,我们根本不是其对手,正想向国内请兵。可魏锜不信,骄傲地说:“一个草寇有什么了不起的,他有多大能耐?明天看小弟出阵,保证打得他落花流水,我大胜而归。”
  第二天杜回又来骂阵,魏锜忽然出营迎战,被哥哥魏颗制止,魏锜年青气盛,根本不听,领兵杀出营盘,却见秦兵四处逃散,魏锜不知有诈,分车逐追。哪知忽然一声哨响,三百个伏兵杀手聚合为一,都跟着杜回,大刀阔斧,下砍马足,上劈甲将,北边的伏兵随车打转,晋军大乱,被秦军杀伤无数,魏锜大败,幸亏哥哥领兵来救,才保住性命,回营去了。
  当夜,魏颗在营中闷坐,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良策,坐至三更时,朦胧睡去,耳边有人在说“青草坡”三个字。醒来后不解其意,再睡,仍然又重复如前。起来便向弟弟魏锜讲述昨天梦中所闻。魏锜告诉哥哥,从这往左十里有个大坡,叫青草坡,按梦所指我们可在“青草坡”合败秦兵,在此地,弟弟先带一队人马,在坡后埋伏,哥哥率军诱敌,也往青草坡佯装败退,然后两面夹击,定可取胜。第二天魏颗传令,拔寨起兵,声言退回黎城,杜回不知有诈,果然领兵来追,魏颗与杜回战几个回合,佯装不敌,败退青草坡方向,临近青草坡,突然一声炮响,魏锜领伏兵杀将出来,魏颗转身与魏锜合作夹攻之势,将杜回团团围住,杀声振天,可杜回根本不畏惧,轮着一百二十斤开山在斧,横劈竖砍,杀的血肉横飞,哀鸿遍野,双方都有损伤,杜回只是一将英勇,不能取胜,面对二魏兄弟视死如归,力战不退,无奈杜回只好退至青草坡中间,这时杜回却一步一跌,如穿着油泡过的靴子,踏着薄薄层冰,立不住脚,踉踉跄跄,这时一个兵卒大声告诉魏颗,青草坡中间有一老者,身穿布袍,草鞋,像种庄稼一样,将青草一路挽结,正好攀住杜回的脚。这时魏颗,魏锜的战车又碾到,二戟并举,把杜回掀倒在地,活捉了杜回。秦兵见主将被擒,四处逃散,惧怕被晋军活捉,最后三百人只活了四十几人,逃回秦国。魏颗审问杜回:“你不是天下无敌大英雄吗?怎么被擒了?”杜回说:“我的双脚被什么东西攀住,不能动弹,这是老天要我的命,我不可抗拒呀。”魏颗暗暗称奇。魏锜说:“杜回有绝力,留在军中,恐他有变。”魏颗说:“我也在考虑这个人。”兄弟议后随计将杜回斩首,便回稷山请功去了。
  夜里,魏颗可要好好睡一下了,梦见白天所见的老人前来拜揖:“将军呀你把杜回擒获了吧?这是老夫结草以御之,所以颠簸擒获了他。”魏颗大惊说:“我们素不相识,你竞助我,我怎么谢奉酬您啊?”老人说:“我乃祖姬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善嫁吾女,老汉九泉之下,感子活女之命,特效微力,助将军成此军功。将军勉之,后当世世荣贵,子孙贵为王侯,无忘吾言。”
  原来呀,魏颗之父魏准,有一爱妻,名祖姬,魏准每每出征,必嘱魏颗说:“我要是战死沙场,你要为我小妾祖姬找一个良配,嫁出此女,不要让我失望,我就死亦瞑目了。”可是魏准病笃之时,又嘱魏颗:“此女是我所爱,必须用此女给我陪葬,使我在九泉之下好有个伴啊。”说罢即气绝而逝。魏颗营葬其父,并不用祖姬殉葬。魏锜问道:“你不记得父亲临终遗嘱了?”魏颗答道:“父亲平日吩咐,必嫁此女,临终乃昏乱之言,孝子从治命,不从乱命。”葬事完毕,逐日择一有德有钱之人把祖姬嫁了出去,有此阴德,所以老人才有结草报恩。魏颗醒后说于魏锜听:“我当时曲体亲心,不杀此女,不意与女父亲衔恩地下如此。“魏锜闻言叹息不已。有诗云:
  结草何人亢杜回?梦中明说报恩来。
  劝人广积阴功事,理顺心安福自该。
  秦国兵败,回到雍州,知道杜回已死,君臣十分丧气。晋景公嘉奖魏氏兄弟,并封令狐之地。复铸大钟,以纪其事,备载年月,后人因晋景公所铸,得名“景钟”,乃千百年来还有许多人寻此钟,一直也没有停止过。
  报恩故然是很重要的做人标准,我看积阴德更是我们需要时时做到的。
第2个回答  2013-07-30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成语词典可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