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一种定义: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或大三专科生

对应届生的第一种理解就是大众的想法,指的是那些即将毕业的本科大四学生,或是专科大三学生。这部分学生无论是否拿到毕业证书,都已经处于实习阶段了,因此算得上是“应届生”,也是名副其实的“应届身份”。

第二种定义:已经毕业2-3年,但还没有就业的学生

这种应届生的身份指的是,学生已经毕业2-3年了,手上拥有毕业证书,但还没有就业,也可以称之为“应届生”。但超过这个时间就算是“往届生”了。

简单来说,就是大学毕业之后,学生没有与其它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并且将本人的档案留在了学校或是人才市场,在这2年的时间里,便可以利用“应届生”身份参加公考或事业单位考试。

值得学生关注的是,一般在校招或是公务员的考试当中,大部分岗位都是为应届生准备的。所以除非你已经考上或是放弃公考,否则不要轻易与其它公司签订协议,从而保留自己的应届生身份。也许很多毕业生忽视了应届生的身份,如果这样,你就大错特错了,保留身份,会让你的就业更有优势。

应届生的身份好处非常多

★ 应届生拥有“直接落后”的权利

随着各个城市引进人才政策的流行,很多城市都向应届生抛出橄榄枝,甚至提出应届生可以直接落户的优惠政策。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来说,想要“定居”在一二线的城市,户口非常重要,它将决定你是否能买房,甚至解决子女的教育问题。

★ HR坦言:应届生找工作比往届生更有优势

一个公司的HR曾经说,企业在面对同一岗位的应聘者时,如果一个往届生在社会上已经工作好几年,但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都很一般;而另一名应届生刚出校门,没有任何工作经验。两者相比,大部分企业会选择应届生。因为应届生的可塑性要比往届生更强,刚毕业的他们,往往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当中,也更容易出效果。

★ 应届生在考试中的优势也非常明显

众所周知,在公务员和事业编的岗位中,大部分职位都只对“应届生”开放,单凭这一限制条件,就足以刷掉很多竞争对手,因此不要轻易放弃“应届生身份”。

当然应届生也不是一点坏处也没有,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刚出校门的他们“心高气傲”,往往流动性很强,不想从底层做起,对岗位的选择也是格外“挑剔”。

除此之外,很多应届生处世不够“圆滑”,面对单位中的人事关系,他们很难处理好,所以凡事有好就有坏,但应届生的身份难能可贵,要尽可能保留。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