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奖惩措施 满意给高分

班级奖惩措施 要求就是 班上的制度 的惩罚 或者是奖励 要写得 详细点具体 是怎么 做 怎么办 谢谢 大家 请帮帮忙 给高分 先给一百 有满意答案的 再追加 谢谢

班主任工作,感受到的酸甜苦辣之味不可说不多,回想起来,教训多多,深感要想把班主任工作做好,管理手段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奖罚”这一手段。当然,“奖罚”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客观条件的不同也使每位班主任在运用这一手段时的侧重点有差异。这里,我仅就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将“玩”作为一种奖励的内容来操作的体会说说。因为我觉得“玩”也是一种重要的班级管理资源,必须从思想意识上深刻地予以重视。
我们知道,玩是人的天性。但玩又是辨证的。玩而失度,玩而丧志是受抵制的玩;玩以适当,玩以养志,是玩得精彩,是值得推崇提倡与激励的玩。这样的玩能玩出工作上的光辉,玩出人生的绚烂。玩其实是可以成为对玩者的一种肯定,一种奖励。从这个意义上说,当玩成为一种奖励的内容之时,是能够产生诸多的正面意义的。玩能让学生玩出一种乐趣,一种自律,一种合作与进取之心。  

 第一,应铺张造势,先入为主,强化意识
为了管理好班级,让自己的工作计划顺利开展,对于新接手的班级,第一件应做好的事就是让学生明白我们处事的鲜明态度,那就是奖罚分明,错的、不好的,不管是思想意识还是行为,决不姑宽,坚决反对;对的好的,则一定支持,给予奖励,力争在第一时间里,在班级中造成强大的“奖善罚恶”的声势,营造一种环境,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处于一个强烈分明对错的集体当中,突出环境特征对学生意识的影响。具体地如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开展专题讨论。或利用班会集体讨论,或利用课外自由讨论,召开家长会以及个别谈心等形式,让学生和家长发表自己对班级管理的看法,提出自己对班级环境的期望目标,以及提供实现的措施,然后进行统计评价,肯定有利于建立良好班风的看法和措施,剔除过激的思想和不切实际的作法,使学生的对错意识凸显,对班级成长的关心度增强。    第二,做好与学校领导的沟通工作,取得学校的支持与帮助。    班级工作是重要的,但相对于整个学校工作来说,一个班级的工作也不过是整个学校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它是不可能独立与整个学校工作之外的,必须服从于学校整体工作这一全局。因此,事先做好与学校领导的沟通工作,达成共识,从而取得学校的支持与帮助,这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一步。只有这样才能规避与学校工作可能冲突的情况出现,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使自己不至于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举例来说,如果在班级制订的奖罚内容,比如开晚会,事先没有与学校领导商量探讨,仅是以本班级的情况确定下来,就很可能会与学校工作的主导思想相冲突,当需要具体实施时,学校就会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予以否定。(由于存在学校地理位置偏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复杂,学生居住地离学校太远等等这些可能给学生人身带来不安全因素,出于保护学生的目的,学校不主张开展类似的活动。)这时原先确定的承诺就无法兑现了。而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并不是总如我们所希望的那么成熟,自然会产生对奖励兑现可信度的怀疑。一旦出现了信任危机,对于班级管理工作来说,那将可能是灾难性的影响。因为信任是人与人之间成功交往的基础。失去了信任的任何组合都将是无凝聚力可言的,这种组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集体的,相反还会带来难以想象的抵触情绪和行为。    第三,要以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形式来制订具体的奖罚规范。    为什么要以这种形式来制订奖罚的规范呢?其实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更能贴近学生实际,同时又能达到有一定的“度”。民主是为了调动学生关心班级,爱护班级的积极性,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同时也使奖罚的规范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奖罚的内容更符合学生的“口味”。也即“好玩”。增添学生的乐趣,使之更富有吸引力。集中是为了实现对学生教育的正确导向,剔除低级无聊的内容和形式等不健康的东西。因此,在制订班级的奖罚规范以及奖罚内容时,必须建立在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班级管理的看法的基础之上(当然也应包括家长的看法),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如集体讨论,个别询问征求意见等来实现“民主”这一步,然后由班主任牵头,进行综合取舍,在征得学校的同意的情况下,最后明确界定班级日常学习生活对错好坏的标准,进而形成一定的规范条例。这其中还需注意三个方面:    (1)是条例要侧重于引导学生从“多奖少罚,重奖轻罚”的方面去思考。规范表达方式要以“做得如何该如何奖”为主,尽量避免“如果不怎么做就怎么罚”的内容出现,要从减轻学生因错而可能引起负疚感的目的出发,强化学生做好就获奖,弱化做不好就受罚的意识。    (2)是对于奖励的内容要注意引导学生尽量避开传统的物质奖励,侧重于以“玩”为内容的精神奖励。如某同学在某一时间段里,哪些方面做好了,可以让他为全班同学选择一首歌,在相对固定的时间里,提供给全班同学欣赏,为该生展示其欣赏水平提供平台,满足他张扬个性的欲望;或者让他设定一个问题,由全班同学来回答。满足他展示自己智力水平高的成就感以及他涉猎学习领域广阔的优先感,等等类似于此的既新颖又简单,同时又有意义的奖励内容。这种奖励内容比起奖励一本笔记本,一支笔或其它具体的实物奖品,其实更具有诱惑力。学生会觉得好玩,有意思,会促使他们为了得“玩”而努力去争取“获奖”,以满足“得奖”所要求完成的条件。这种结果实际上就是我们制订奖罚规范的真正目的。    (3)是奖罚内容应虚实结合,以“奖实罚虚”为原则。学生毕竟还是学生,犯错总是难免的。为了更好地实观“重奖轻罚,以奖为主”的宗旨,不使学生自尊心受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规范还需虚实结合。所谓“虚”,从逻辑的角度上说即是外延要宽些,奖罚的内容要有模糊性,而“实”即是内涵要大些,奖罚的内容要有比较强的明确性。正确地把握好这两者的运用尺度其实很重要,它可以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更大的弹性空间,有利于我们更符合实际地解决问题,达到保护学生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吸引力。比如迟到旷课,不遵守课堂纪律,受罚是肯定的。但具体该如何罚呢?就有很多种的选择。如果我们在制订规范的奖罚内容时,对处罚的方式作出非常明确的规定,如写检查或通知家长等,实际上也就拒绝了给学生一种补救的机会,这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弊多利少的。而假如我们使用灵活的字眼表达,如批评警告或者丧失受奖励的机会等,那么提供给我们最终处理问题的方法就很多了,也就为我们依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创造了条件。比如对一些具有持续性性质的处罚,我们就能以“以观后效”的形式进行取舍,变罚为奖,一箭双雕。(学生在受罚的一段时间内,如有了进步,就以奖的形式减轻处罚。)    最后,要建立广泛的监督机制,维护奖罚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我们知道,监督越广泛的奖与罚,就越具有公正性,越具有公正性的奖与罚,就越具有严肃性,而越具有严肃性的奖与罚,才越具有鼓励性和惩戒性。当我们经过一定的程序制订了明确的奖罚标准后,实际上也就交给了全班同学一把衡量对错好坏以及处理对错好坏的标尺,他们自然会用这把标尺去度量什么行为应受奖罚,谁应受奖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仅凭班主任一个人的监督为准,就肯定会出现监督不到的问题,就可能产生不公正的弊端。因为班主任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总会有监督的盲点。而不公正性的存在,自然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就会有拒绝接受的思想。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抵触的行为。这就会使奖罚的严肃性受到破坏,奖罚没有了严肃性,便会弱化学生参与活动所获得的乐趣,使他们觉得“不好玩”,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最终使我们奖罚手段的真正价值丧失,良好的初衷无法实现。所以,在运用奖罚这一管理手段时,必须做好“监督”这一环节的工作,建立起广泛的监督机制,尽最大的可能让奖罚公正,维护奖罚的严肃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定出的奖罚规范准确实施而不至于流于形式,才能增强学生的信任度,长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避免厌倦情绪的产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1
对学生来说,我觉得金钱方面的奖励和扣罚是不合理的。有些人家里有钱,会抱着随你扣的心态而来,这样不但对学习没帮助,甚至对他以后的价值观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我个人不认同楼上人的说法。而班级的好坏,一方面在老师的付出,另一方面在于学生的自律和综合素质。在这方面,我以前的高中班主任做的很好。班级的好坏,最主要的是看班级学生的竞争意识如何,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怎样。所以,我们班60人被分成6组,每组10人(每组都要有优生、普通生、后进生差不多数量),每周进行综合素质评估。主要分为三大块:团队成绩,团队参加班级活动情况,综合道德素质其中成绩分成,团体总分,进步状况百分比,考试优秀率 班级活动里包括每组参加人数,对班级的贡献情况 综合道德素质方面包括平时生活习惯,仪容仪表,平时成绩,谈吐品质等等以上的措施可能有人会问,这样会不会将班级变成分散的小团体,对于这点,我们要看学校的活动了。而学校的活动,则是看整个班级的团结程度了。所以不会出现什么大的差错。分组的组名有学生自己想,各组的组长由组内民主选择,按百分制计算,每两周选出得分高的一二名组,班主任可以用班费对其进行适当的奖励。你看行不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