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高种姓“婆罗门”有多高贵?终身享什么特权?

如题所述

中国古代四书之一《中庸》上面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就是说“仁”它就是人的本性,最直接的人性就是人人都会亲近自己的亲人。“亲亲”是中国古代很重要的一个文化概念,由“亲亲”这个概念,才得出了“尊卑贵贱”的等级观念。印度人没有儒家,也不知道“仁”是什么,但是他们的等级观念却比中国强得多。

在中国,虽然等级观念很重要,但是完全没有达到无法改变的地步,比如朱元璋曾经作为和尚、乞丐,但是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了皇帝,但是在印度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种姓制度之下,高种姓有着绝对的尊贵地位,而低种姓则永远没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地位,也就是中国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

与其他的宗教一样,宗教祭祀在印度是最高地位的人,他们在印度叫做“婆罗门”,所谓“祭祀”,就是掌管与天地神明沟通的人,但是实际上他们并不能“与天地神明沟通”,他们大多数是僧侣,在印度的四个种姓当中,除了最低一层的没有资格祭祀之外,其他的人都需要祭祀,但是布道受施只限于婆罗门,他们是鬼神在人间的代言人。

作为最高贵的祭祀集团,婆罗门世世代代享有超过其他任何阶层的特殊权利,他们的孩子出生的时候,国家必须派出专门的军队来保护。等到这个孩子出生以后,他的一辈子都注定了高人一等,他们不需要交税,却能够从父辈那里继承大量的财富和土地。据统计数据显示,印度百分之十四的适合农耕的耕地都掌握在婆罗门手上。

同时作为神圣的祭祀阶层,他们超越了人间俗世的法律,所以他们不受法律的制约,法律不能判处他们刑法,准确的来说,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制约他们,除非同样是婆罗门的其他人。

佛教是模仿印度教而产生的,当它传到中国的时候,印度教也传入了中国。不过那时候的中国人普遍受到儒家的影响,根本不相信这些宗教,当时的儒生们认为“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他们对于印度来的佛教和印度教都不相信,印度教很快就在中国失去了市场,而佛教由于做了一些变动,开始盛行,但是儒生一直在抵制,比如韩愈的千古名篇《谏迎佛骨表》,就表明了当时正统的儒生观念。

印度教的第二个阶层是刹帝利,他们是由军队高级将领、官员等组成,他们是世俗社会的最高层,除了超越世俗的婆罗门不受他们管制之外,其他阶层都要听从他们的安排。他们向除了婆罗门之外的阶层来征收税收,以此来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行。

第三个阶层是吠舍,吠舍可以说是有正规职业的职员,他们从事农业、牧业、渔业等职业,拥有稳固的收入,同时也必须准时地向刹帝利缴纳税赋。最底层的是首陀罗,他们大多是本地土著居民,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需要为吠舍工作才能够得到一点儿微薄的工资,而且他们几乎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婆罗门阶层是可以“合法地”杀死他们的。

印度教是在印度几千年被征服的历史当中产生的,他们的统治阶级,绝大部分都不是印度本地居民,而是从印度西北边入侵进来的外部民族,他们占领了印度之后,就通过不断地融入印度教的高级阶层来实现对印度人的统治。

所以从这方面讲,古印度早已经灭亡,现在的印度,是一个充斥着迷信与幻想的文化贫民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8
相当于元朝时候蒙古人的地位,政治上基本都是婆罗门,军事上当官的都是婆罗门,经济上那些个大资本家大半都是婆罗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