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在古代曾被称为什么、、、、、、、

如题所述

辽宁省的名字之前叫奉天省。

奉天省,清末和中华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之一,简称“奉”,省会奉天府。

行省公署内分设二厅:一为承宣厅,禀承督抚掌一切机要总汇,考核用人各事;一为咨议厅,主管议定法令章制之事。原有局署酌量归并,分设交涉、旗务、民政、提学、度支、劝业、蒙务等七司。另设督练处以扩军政,设提法使以理刑法。共领八府、五直隶厅、三厅、六州、三十三县。

1929年张学良将奉天省改称为“辽宁省”。

1662年,改统辖今辽宁地区的“昂邦章京”为“镇守辽东等处将军”。1665年,又改称“镇守奉天等处将军”,即“奉天将军”。而后“奉天”逐渐由原来奉天府名称扩大为其所辖的整个行政区称谓。

1747年,定称“镇守盛京等处将军”,即“盛京将军”,但其所辖行政区仍称“奉天”。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改东北地区的军府制为行省制,遂裁撤盛京将军,设奉天省,省会为奉天府(今沈阳市),辖境为今辽宁省以及内蒙古兴安盟、哲里木盟一部分、吉林省西南一部分。

1912年中华民国建国,国父孙中山亲自担任中国临时大总统。

1929年张学良将奉天省改称为“辽宁省”,意为“辽河两岸永远安宁”,惟民间仍习称“奉天省”。

1932年伪满成立后,复改“奉天省”。

1945年日本投降,民国政府调整东北地区的行政区划,将伪满时的"奉天省"改回"辽宁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辽宁省分辽东省和辽西省,后合并恢复辽宁省至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9
第2个回答  2013-06-18
辽宁战国属燕,秦属辽东、辽西等郡,汉属幽州,辽金称为东京,清称为奉天省,年改为辽宁省
第3个回答  2017-06-16
辽宁在古代分为辽东郡、辽西郡。
第4个回答  2013-06-18
夏商
  夏商为幽州、营州之地。
  周
  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地。
  秦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又在此地建立了辽东、辽西、左北平郡。
  西汉
  隶属于幽州,增设玄菟郡。
  东汉
  增设辽东属国。
  西晋
  属于平州。
  东晋及南北朝
  被营州所管辖。
  337年,慕容嵬于大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称燕王,建燕国,史称前燕。342年迁都龙城(今辽宁朝阳),东破高句丽,攻灭鲜卑宇文部及夫余。
  409年,冯跋自称燕天王,以燕为国号,都龙城,史称北燕。
  436年四月,北魏大军又攻龙城。五月,冯弘在高句丽军保护下率龙城百姓东渡辽水,奔高句丽。北魏军入占龙城,北燕亡。
  隋
  为辽东郡、柳城郡、燕郡。
  唐
  属河北道。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高丽与百济联合攻打唐的友邦新罗,新罗请唐援。唐太宗便以此下令攻打辽东。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李绩率军从陆路,张亮率舟师从水路,兵分两路进攻高丽,唐太宗亲自到辽东前线督战。唐军攻下辽东城后,接着攻打安市城(今辽宁海城),自六月二日至九月十八,历时三月没有攻下。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
  辽
  分属于东京道、上京道、中京道、下京道。
  金
  大部分地区属东京路统辖,其余分属咸平路、上京路、北京路。
  元
  东部地区属辽阳行省的辽阳路、沈阳路;北部地区属开原路咸平府;西部地区的广宁路隶属辽阳行省;锦州、朝阳地区属大宁路,隶属于中书省。
  明
  设辽阳、宁远、沈阳等重镇或卫所。部分属辽东都司,为建州女真地。
  1608年四月,努尔哈赤与明边将立碑划界,从此自称为国。
  1616年正月,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御八角殿称汗,建元天命,定国号为金,史称后金。
  1621年八月,后金筑辽阳新城,即东京城,迁都于此。
  1625年三月,后金迁都沈阳,后定名为盛京。
  清
  设辽东将军,后改奉天将军,再改盛京将军,清末改奉天省。
  中华民国
  1929年中华民国改辽宁省,为辽宁得名的开始,意为“辽河两岸永远安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