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他为啥对吴三桂投降这么自信?

如题所述

“闯王”成名之路

公元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迎来了灭亡,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那就是李自成。

闯王李自成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个人了,他从一名普通平民,借着明朝内忧外患的关头,一跃成为了农民军的领袖,并一路打到京城,把崇祯帝逼死。

在世人的眼里,他是一个勇于斗争,反抗暴政的英雄人物,受到民众的推崇,细看历史就会发现,李自成只是一个自私自利、没什么远见卓识,再加上自身的劣根性,可以说他和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李自成带兵打到京城时,兵强马壮,斗志正旺。反观明朝已经是困守孤城,无力回天了,在这样实力悬殊的状况下,李自成却没有一鼓作气进攻,而是和崇祯皇帝谈起了条件。

他给出的条件是:

1、崇祯可以奖赏他的士兵百万粮饷,

2、封自己为西北王,划地而治。

只要崇祯同意这2个条件,他便撤兵,绝不还京。不得不说这样的条件是何其的目光短浅。李自成的梦想也就是个西北王而已,根本没有想要取而代之的胸襟,这也就注定了他的失败,而他的失败来自3方面。

盗匪本性难改

闯王李自成在刚进到京城的时候,曾放出豪言:杀一人如杀我父,淫一人如淫我母。有鉴于此,在入城的前面几天,军队还能保持不打扰百姓,与老百姓秋毫未犯。

但是过了几天之后,农民军的匪性终于是按耐不住了,在京城到处滥杀无辜,十恶不赦。李自成这时候说话也没有人听了。

这时候京城的老百姓们才认识到了,来的这群人不是解救他们的,她们不过是另外一群更凶悍的匪徒罢了。



当时为明朝驻守山海关的大臣吴三桂,他的父亲受到了李自成部下的羞辱,李自成在获知这事以后,不但没有训斥部下、安慰吴三桂,反倒要率军攻击山海关,因此吴、李两军便开战了。

这样一来,被吴三桂拦在山海关外的满清,总算是知道了机遇,他们趁吴三桂与李自成打得热火朝天时,忽然攻击山海关,无路可走的吴三桂最后投奔了满清,李自成也是大伤元气,暂时的退走了,大势已去,最终兵败不幸身亡,此后打开了满清入主中原的新形势。

很多人说李自成败给满族军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身的腐化,导致了军队的战斗力大幅下降,但是真相真是如此吗?

入京城导致军队迅速腐化

京城作为当时明朝的都城所在,肯定是非常繁华的,而李自成的军队一路打仗,支撑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打下京城,所以好不容易灭掉明朝后,军队自然而然的就松懈了下来,面对京城的繁华景象,我觉得军队的战斗力会有下降,但是不至于那么多。

所以李自成军队进到京城后,免不了遭受腐化,据《平寇志》记述:

“刘宗敏、李过、田见秀等归所据第,呼莲子胡同优伶、娈僮各数十,分佐酒,高踞几上,环而歌舞,喜则劳以大钱,怒则杀之。”

从这个记载我们可以看出,那时候李自成的手底下的将军很多都有不少的田宅,乃至到处吃喝玩乐,肆无忌惮的行凶,军队的腐化程度可见一斑。



当时驻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拒绝投降,并且举兵抵抗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询问手下的将领,谁可以带兵去抵抗,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就连他的2个得力干将,李过、刘宗敏都是“互相推诿”。因为在享受过京城的舒适后,已经没有了干劲了。

最后李自成只能自己亲自领兵出战,但是这时候的军队已经没有了战斗力,听闻是去打吴三桂,士兵都毫无士气可言,还喊着想回家。


李自成

可想而知,带领着这样一支腐化,兵士怕死的军队,李自成以惨败告终,只能离开京城,这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开始走下坡路,但李自成的军队真的这样没有战斗力吗?

军队战力下降另有玄机

在最开始的情况下,李自成的军队与吴三桂的军队在山海关石河一带相遇了,随后展开大战。在对战当中,李自成的军队表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据记载那时候“阵数十交,围开复合”,双方苦战日久,最终“三桂兵几不支”。



也就是说,李自成和吴三桂的交锋中,是占上风的。我们再来看看吴三桂带领的是什么军队?那可是驻守边境的军队,能够与清朝骑兵匹敌的军队。再加上手下有几千名关宁铁骑,可以说吴三桂的军队战斗力一点也不弱。据《淮陵流寇始终录》记载:

“自成解之曰:匹夫可奋臂,况十万众乎?今吾兵且十倍官军,关宁铁骑至,无能为也。计唯有分兵,各随所向立效,其利钝举听之天,众皆曰善。”

可以看出,在开战之初,关宁铁骑让李自成吃尽了苦头,打得李自成节节败退。但最后却能步步为营,一步步压制着吴三桂,由此可见,李自成当时军队的战力是强于吴三桂的,而吴三桂能挡住清军,这样一看,李自成军队是强于清军的。

李自成决策失误

“特遣本首于本月二十日自长安领大军五十万,分路进征为先锋,我主亲提兵百万于后。”

看这个记载,李自成有100多万军队,这是不可能的,10-15万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加上一路上的分兵把守,导致占领京城后兵力并不是很多了。

李自成称为百万之师,实际上,真实有战斗能力的只十多万,王牌军是李双喜带领的七千亲军,随后是刘宗敏的五万精兵,再之是李过/高一功带领的五万直系。



在一片石之战中,李双喜王牌军全军覆灭,刘宗敏也是损失一大半,这也是李自成过度自信所造成的的结果,认为只要吴三桂肯定会投降的,所以丝毫没有考虑大清的威胁,才有次重大失败。

李双喜的灭亡对李自成的打击是致命的,他也因此失去了操纵其他军队的能力(赫摇旗/田见秀部就此不听召了)。

前面我们说了李自成军队还是有很强战斗力的,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军力比照,李自成的军队大概是在6-7万人;吴三桂的军队大概是在5万人;多尔衮的军队大概是在7-8万人上下。数量上来说,清军最多,李自成次之,吴三桂最少。

但是按军队战力来说,李自成最强,清军次之,吴三桂最弱,所以在这中间,吴三桂就成了关键人物了,吴三桂如果和李自成联合,清军是绝对讨不了好的,单如果吴三桂和清军联合,李自成必败。



遗憾的是,李自成选择相信吴三桂会投降他,企图通过吴三桂父亲和崇祯皇帝的几个儿子,就让吴三桂就范,但是事与愿违,最后吴三桂投奔了清军。

清军借助吴三桂的军力耗费了李自成的军队,随后以逸待劳,最后给李自成的军队以重创,最后只能逃离京城,这一次是李自成自己的判断出现了失误,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一步错步步错,功败垂成

俗话说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最后一点,自古以来,想要稳定局势单靠百姓是不行的,还得有世家大族的支持才行,但是李自成却打心眼里看不起士人。

那时候许多士人都去投靠李自成,李自成一声令下:

“勋戚文武各官,愿为官者量才擢用,不愿者听其回籍,如有藏匿者,一并正法。”

虽然把这些士人招回来了,但是李自成并不信任这些人,绝大多数任职的高官全是来源于农民起义或是未当过官的人,原本就算兵败,他也是可以据守京城的,但是却直接逃离了,也是和这个有很大关系的。

此外闯王李自成屠戮太重,原明大学士陈演及诸大臣六十余人被他尽数杀害,毫无理由,只是害怕他们乱说话。



此外他对地主大户也是不留情,极尽全力的压榨打压,手下将军刘宗敏为了获取钱财,挨家挨户的去讨要,不给的就直接夹棍伺候,所以遭到了地主大户们的强烈抵抗。在李自成在山海关兵败后,这些大户便出来搞事了。

还有一点就是属下刘宗敏,抢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还拷打了吴三桂的父亲。吴三桂气急败坏,立誓决不投降,要起兵为父复仇。

因为闯王李自成与吴山桂的关宁铁骑战斗大伤元气,被满清从山海关一路打到京城。又遇到京城的地主大户搞事,最终只能狼狈逃回西北。

最后,满清入侵之势已难以避免,一步错步步错,其实就算闯王李自成惜败给大清,但吴三桂若不投降多尔衮,满人至少要晚进关几十年,说到底还是李自成自己作死了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4
我觉得他会失败跟自身有很大关系,他这个人在很多战役上指挥错误导致战争局势反转。他对吴三桂会投降自信的原因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兵力比吴三桂的多,打败吴三桂是迟早的事
第2个回答  2021-01-25
因为李自成部下军纪律不严谨,对自己的部下没有管束,导致战斗力非常低,而吴三桂是汉人,所以他非常自信吴三桂会选择投靠自己。
第3个回答  2021-01-22
因为李自成部下军纪非常不严明,对自己的部下非常纵容,导致战斗力非常低,而吴三桂是汉人,他非常自信吴三桂会投靠自己。
第4个回答  2021-01-25
因为李自成的部下军纪不严明。对自己不想非常重要,导致战斗力低下。而且吴三桂是汉人。他非常自信的相信吴三桂会投靠自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