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清音与浊音怎样区分?

如题所述

清辅音、浊辅音、鼻辅音。这样分类虽然与拼音方案有不一致的地方,但对研究歌唱的咬字有帮助。声母在汉语拼音中不论清、浊都不富于乐音的声响性,若相比较而言,浊音比清音的乐音性强,鼻音比浊音的乐音性又强些。清音的声母b、d、g等,由气流受阻形成,但不振动声带。浊音的声母p、t、k等,在气流受阻的同时声门闭合,声带微颤。鼻音声母l、m、n等,在气流上升时声带闭合,声带微颤,并发出声音,随气流送人鼻腔。对于声母的区分,可以解决歌唱中咬字不清、无情、乏味之感,结合“喷口”及塞、擦、阻的训练,可以提高歌唱的表现能力,及处理作品的艺术修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10
汉语的浊声母很少,只有m、n、l、r几个。其他都是清声母。发清声母声带不振动。b、p、d、t这些声母发音很轻,声带是不振动的。但听的人不容易听到,所以在教学上用教学音来演示,就是在这些声母后加上韵母o。我们平常读b其实是读的bo的音,所以声带振动了。如果用英语来作例子,比如sport,其中的s、t就有点像单纯的声母的发音,不带韵母,所以发音很轻。
第2个回答  2022-02-15
汉语普通话大部分声母都是清音声母,比如b、p、f、d、t、g、k、h等这些声母都是清音。所谓b-p其实是送气不送气的差别。b-p都是清音,只是b不送气,气流弱,p送气,气流强。
汉语里的浊音只有m、n、ng、l、r五个。
真正有可能需要区分的一组音是sh和r。在很多人的口语里,sh和r都是舌尖后擦音,是一组清浊音。但是在另一些人的口语里,r是舌尖后近音,不摩擦,而两种读法其实都是普通话考试认可的发音。
第3个回答  2021-10-10
塞音里面清音浊音的区别是除阻的时候声带是否振动 如果振动是在除阻之后 则为清音 反之则为浊音
广义的汉语是有浊音的 比如现在的吴语里清浊是对立的音位 如上海话里“到”、“道”是不同的音
如果汉语指的是普通话的话 那么普通话里的确是没有浊音的(除了次浊mnl。r可以算是全浊。)
第4个回答  2021-10-10
两者的含义不同: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称为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称为浊音。两者的分类不同:清辅音根据发音时送气与否可以分为:送气清辅音和不送气清辅音两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