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先民的发源历史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5-25
壮族的先民是古代百越族群的一部分,直接继承了西瓯、骆越的文化遗产。他们的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西瓯、骆越,历经汉唐时期的僚、俚、乌浒,直至宋元时期被称为僮(撞、獞)人、俍(狼)人、土人等。在不同地区,壮族有着各自的自称,如布越、布依、布土、布侬、布偏等。1949年后,经过民族识别,这些群体统一被称为僮族。1965年,依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和壮族人民的意愿,僮族正式更名为壮族。
广东连山县境南部的壮族,历史上被称为“峒民”。根据1928年版的《连山县志》,明代万历十年(1582年)曾对这里的壮族进行征剿,并设立巡检司进行管理,统称为“宜善九村”。到了万历十一年,宜善巡检司被设立,标志着连山旧治的改设。至今,壮族地区仍流传着“宜善九村外七峒,九村开辟自明朝。一半壮民一瑶尘散半瑶”的谚语。
通过语言、风俗、宗支族谱以及史志记载和民间传说的考证,连山壮族大部分源自广西。最早在连山定居的是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从广西富川迁移到永丰、福堂的陆姓先民。根据1928年版的《连山县志》,当地大多数壮族是在明洪武年间从广西迁移而来。例如,永丰乡覃姓的族谱中记载有“洪武初来程山古县落籍”的信息(连山宋代称程山,设有县治于宜善)。
根据族谱资料,部分韦姓先祖来自桂北山区的南丹、庆远、都安一带;覃姓于万历九年(1581年)从广西贺县迁移而来;莫姓则在永乐、正德、万历年间从封开迁来;贤姓于天顺年间从广西梧州迁来;梁姓于成化年间从广西藤县迁移。
综合这些资料,可以推断壮族迁至连山至少有五六百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他们与汉族、瑶族等相邻民族交错杂居,生产和生活关系密切,形成了小聚居的局面,并确立了独特的语言圈和现今的分布状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