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

如题所述

李自成的失败归结起来,主要是其内在原因造成的。 一、起义军主要领导人缺乏知识。主要领导人包括李自成、张献中、刘宗敏等。他们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历史知识,不懂得前人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不知道怎样巩固胜利的成果。李自成所领导的农民起义,除了起义本身所具有的一点点进步的性质之外,别无任何可取的进步政策。他们是一些典型的“史盲”。 二是缺乏文化知识,是比较典型的“文盲”。这表现在他们注重使用武将、排斥文人墨客等方面。特别是对待故明有学识的官僚,不分良莠,几乎一概排斥、弃置不用。身边没有能帮助承前启后治国安邦的人,自己又不善于学习,而文盲是根本不可能治理好国家的,尤其在明朝社会文化基础较好的历史条件下。 三是缺乏知人善任的内政措施,堪称“政盲”。事实上,李自成能够取得推翻明朝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官僚子弟李信(后来改名为李岩)的精心谋划以及红娘子等一些智勇双全之辈们的鼎立相助,否则,将难以取胜。然而,在推翻明朝皇帝取得初步胜利后(当时全国尚有大片土地还在明朝的其他统治者手中,故而只能算初步胜利),却将唯一颇有治国才能的李信杀害,由此造成起义军的分裂。李自成所信任的牛金星(被李自成封为丞相)、刘宗敏(李自成手下大将)等人,不是势力奸诈小人,就是重财好色的“莽夫”。例如,如果不是刘宗敏好色而掠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媛媛,吴三桂就不可能投降清军并引领清军进入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如果不用牛金星,就不会有李信的被杀及张献中的分裂。这些重大问题的发生无不与李自成缺乏知人善任的本领有关。他是非颠倒、黑白不分,以致酿成了自饮的苦酒。 四是缺乏战略知识,属于“军盲”。主要表现在,对军队没有一套严格的纪律规定,这是其一;其二是对清军没有任何防范,清军一入关,即卷席而西逃;其三是对明朝部属、军队、官吏没有完全讨平。实际上,即使清军不来,故明旧部也完全能够将李自成的起义军打败,或者驱逐其出京城。这是很容易的事情。 二、起义军内部争权夺利,闹不团结搞分裂。其中,大的分裂发生在李自成与张献中两股军事集团之间。张献中自以为革命资格比较老(他同高迎祥共同起义,后来高迎祥提拔了李自成),不愿服从李自成的调遣,自己带领一股人马跑到四川“占山为王”。李自成也根本不把张献中放在眼里。两股军事力量互不理睬、正可谓老死不相往来。这样,在清军入关南下对李自成穷追猛打、万分危机的情况下,张献中仍然不予帮助、置之不理。李自成则单打独斗。结果,让清军先吃掉了李、随后吞食了张。此外,李自成内部的分裂发生在牛金星一派与李信和红娘子一派之间、刘宗敏一派与其他部将各派之间。牛金星唆使李自成错误地杀害了众望所归的李信,这是起义军莫大的损失。刘宗敏也为争夺权色,与李自成暗中较劲,蓄意捣乱。在这些将领们的授意指示下,占领京都的起义军将不似将、兵不似兵,由无所作为导致肆意妄为,扰乱和残害百姓,制造了多方面混乱,失去了民心和政权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9

李自成是明朝人。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

第2个回答  2019-02-15

1,起义军的小农意识不足以担当大任 2,八旗兵和吴三桂以及后明政权的联合夹击.....

第3个回答  2013-11-21
一、李自成的胜利并不彻底,他的队伍没有真正经受斗争的残酷考验二、李自成始终没有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