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小组选取了红花湖中的4种生物:栅藻(单细胞绿藻)、水绵、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用其生长旺盛

某生物小组选取了红花湖中的4种生物:栅藻(单细胞绿藻)、水绵、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这4种生物中,不含有叶绿体的有______.(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推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______;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______.(3)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栅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4)要获得菹草的真正光合速率,还必须测定黑暗条件下的单位时间内______释放量.(5)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这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①藻类夜间呼吸耗氧;②______.(6)螺旋藻是颤藻的一种,其最适光照强度约在30~40千勒克斯之间,最适酸碱度范围约在pH8.5~9.5之间.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对其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和酸碱度条件(其他条件相同而适宜)进行优化,结果记录表如下(“/”表示在不同条件组合下的生长情况,数据略去)光照强度(千勒克斯)303540培养液酸碱度8.5///9.5///A///A处应填:______,理由是______.

(1)棚藻、水绵、菹草均属于真核生物,而颤藻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中的植物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但是颤藻不含叶绿体.
(2)图中看出,菹草在15℃时出现生长高峰,而其他生物出现生长高峰所需的温度均要高,所以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是菹草;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颤藻,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左右,其他均低于此温度.
(3)题干中提出,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棚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并且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因此栅藻之间会相互遮挡阳光,而每个栅藻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从而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造成B组棚藻净光合放氧率低.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藻类呼吸的耗氧量增加,并且藻类死亡导致微生物增殖,耗氧量增加,因此常常导致水体缺氧,最终引起鱼类缺氧死亡.
(5)由题意知最适酸碱度范围约在pH8.5-9.5之间,故A处应填9.0,理由是要在其适宜的酸碱度范围内,且保持一定的梯度.
故答案为:
(1)颤藻      
(2)菹草  颤藻  
(3)栅藻密度过大导致栅藻接受光照不足
(4)二氧化碳 
(5)藻类死亡导致微生物增殖,耗氧量增加
(6)9.0    要在其适宜的酸碱度范围内,且保持一定的梯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