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进谏的例子

历史上进谏的例子,举一些有名的例子,可以说因为进谏有方而受到重用的,和一些因为进谏的方式方法不对或者其他原因而被排挤的例子。

例如我所知道的,比干、邹忌、魏征等人。

要详细一点的,不仅要举出一些成功的例子,还要举出一些不成功的例子

有急用

比干:干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3岁。。

邹忌:公元前三五七年齐威王即位。不久,邹忌就“以鼓琴见威王”,用“鼓琴”的节奏来说明“治国家而弭(安定)人民”的道理。他认为,君好比琴上的大弦,弹起来 “浊以春温”;相好比琴上的小弦,弹起来“廉折以清”;政令好比弹起来“攫之深而舍(释)之愉(舒)”。弹得“大小相益”,“复而不乱”,琴音就协调好听,“治国家而弭人民”是同样的道理。齐威王很赏识他,三个月后就授给相印。

魏征:有点多
魏征(公元580-公元643)字玄成,河北省晋州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妥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留有《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全唐诗》录存其诗一卷。
魏征死后半年,可谓尸骨未寒。因魏征曾经举荐过先后被黜戮的中书侍郎杜正伦和吏部尚书侯君集,称赞他们有宰相之才,李世民便怀疑魏征私结朋党。加之又有传闻,说魏征生前曾自录下给皇帝的谏词,给当时记录历史的官员褚遂良观看,更加火冒三丈。他不仅取消了衡山公主许配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下令推倒了魏征的墓碑。也就是说,李世民自己砸毁了自己的“镜子”。
为什么英明的太宗对死后的爱卿魏徵恨得如此切?据陈寅恪先生考证后分析,在太宗心目中,因魏徵既非山东贵族,又非山东武人,其责任仅是接洽山东豪杰,监视山东贵族及关陇集团,以供分合操纵诸政治集团之妙用。如果魏征的行动越过太宗赋予的这种权力,就犯了太宗大忌。魏徵推荐杜正伦为相,而杜正伦出自山东之盛门,则太宗赋予魏徵监视山东贵族之作用消失,转过来有联合山东社会文武两大势力之嫌疑。侯君集这人在两唐书本传虽没有详载其家世,只说他是个武将,据陈先生考证,候君集与太宗都属于六镇胡汉关陇集团,史书上说,他的才能出将入相没有问题,魏徵举荐杜候二人,等于集合了当时东西文武三大社会势力,而他自己身为其枢纽,这是太宗最不能容忍的,幸好这些事暴露在魏征死后,否则后果也是个现行,新唐书魏征传中所说“停婚仆碑”这样的惩处应该算是轻的。看来万世师表背后同样也是丝丝入扣的名利场争斗。
贞观十八年初,李世民君臣在商议是否对高丽用兵时,再次提到已经去世一年多的魏征。李世民自负地说,魏征生前劝他不要东征高丽是个错误,过后很快就后悔了。之所以没有再提这件事,主要是怕堵塞良谋。李世民东征高丽失败后耳边重又响起自己大言不惭地批评魏征的话,十分丢面子,不得不对群臣说出了“如果魏征在,决不会让我有今天”的反省话,一边承认错误,一边又下令重修了魏征墓,并且让魏征的儿子承袭了国公的爵位。
后来的别抄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13
敢于进谏的魏征

在中国历史上,唐初宰相魏征以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著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唐太宗有不对的地方,魏征就会据理力争,进行劝说,即使唐太宗因此而大发脾气,他也毫不畏惧,照旧慷慨陈词。

唐太宗对魏征是既赏识又敬畏的。魏征病逝后,唐太宗悲伤地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与不对。现在魏征死了,我失去了最珍贵的一面镜子。”

为什么唐太宗会把魏征当作自己的镜子呢?这是有原因的。

魏征出身卑微,少年时孤苦贫困,曾经出家做过道士。他喜欢读书,用心钻研古籍,学识非常丰富。隋朝末年,魏征参加了反对隋朝暴政的起义。后来,他投靠唐高祖李渊创建的唐王朝,为太子李建成做事。由于魏征才华出众,因此很受太子的器重。

后来,唐高祖的二儿子李世民发动“玄武门兵变”,杀死哥哥李建成。年轻而敏锐的李世民知道魏征是个人才,便亲自召见他。

李世民一见魏征,就非常生气地责问他:“你为什么要离间我们兄弟的感情?”在场的大臣们都感到魏征将有杀身之祸。

可是,魏征却从容自若,以非常自信的口气回答说:“如果皇太子早听我的话,肯定不会落到今天这样的下场。”李世民听后,被魏征这种不畏强权及正直的精神所感动,打从心里钦佩他的人格。因此,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重用了他。

不久,李世民即位,他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委任魏征为谏议大夫(专门向皇帝提意见的官职),以后又提拔他当宰相。建国之初,唐太宗励精图治,经常召见魏征,与他讨论治国施政的得失。魏征胸怀大志,胆识超群,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进谏。在他任职的几十年间,为了使大唐民富国强,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每一回,唐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见,尽量采纳。

有一次,唐太宗违犯他制定的18岁成年男子才须服兵役的规定,决定征召16岁以上,18岁以下,身材高大的男子从军。命令发出以后,魏征极力反对,唐太宗十分生气,派人把他叫来,大加训斥。

魏征毫不畏惧,他十分严肃地进谏说:“您现在把强壮的中男都抽去服兵役,那么,田由谁来种?工由谁来做?您常常讲,我当国君,首先要讲信用,可是国家的法律明明规定,男丁中的强壮者才需要服兵役,您为什么不遵守呢?您这样做,在老百姓面前不是失去信用了吗?”

魏征的这一番话,把唐太宗一肚子的火气浇灭了。他心悦诚服地对魏征说:“先生真是我和国家的一面镜子啊!我原先以为你太固执,不通情理,现在听了你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政令前后不一,百姓不知所措,国家是无法治理得好的。”于是,唐太宗立刻下令停止征召中男服役,还奖赏了魏征。

敢于直言劝谏的魏征不仅为国家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也成了以后历朝官员效法的楷模

伍子胥

有其父必有其子”,伍子胥的结局竟与其父如此相似。辗转几回终于立足于吴国的伍子胥,同样因自己的直谏而最终被诛。

据《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载,“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先吴未发。。。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於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即将束手就擒的越王勾践,采用范蠡之计,遣大夫种为使,赴吴国假投降,在“吴王将许之”之时,“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子胥的一番慷慨陈词与远见卓识换来的是——“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如果说这一次伍子胥只是自己进谏未被采纳的话,及至而来围绕越国的屡次进谏则是其耿直性格再鲜活不过的表现了。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载,越王勾践从会稽回国七年后,又“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疭也。愿王释齐先越’”,对伍子胥的再次进谏,吴王夫差,仍旧“弗听,遂伐齐”。

在吴王出兵齐国,“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之时,伍子胥的回答更是直言不讳。对吴王的这次胜利,“子胥曰:王毋喜!”,结果,“王怒”。此后,“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伍子胥的自杀虽没成,但吴王夫差由此却对伍子胥生出了嫌怨之心。对此仍不加小心提防的伍员,等到越国通过“贷粟”一举而进一步试探吴国对越国的警惕性时,终于引来了杀身之祸。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载,越大夫种对勾践说,“‘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

发生在伍奢身上因直谏而遭诛杀的悲剧,再次在其子伍子胥身上重演了。“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

“白公归楚三年而吴诛子胥”(《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杨修

,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出生于公元175年,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薄。后被曹操杀害,死于公元219年,卒时方44岁。杨氏家世为汉名门,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

杨修九岁时,有一个叫孔君平的人来拜见杨彪,杨修因父亲不在家中,忙砌茶让座,并端出水果招待子孔君平。孔君平拿起一颗杨梅玩笑地说:“杨梅,杨梅,名副其实的杨家果。”杨修立即问孔君平:“孔雀是先生的家禽吗?”孔君平为杨修敏捷的才思目瞪口呆。

曹操建造花园时,动工前工匠们请曹操审阅花园工程的设计图纸,曹操看了什么也没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解其意,忙惊动去问杨修。杨修说:“丞相嫌园门设计的太大了,”工匠们按杨修的提示修改了方案。曹操见改造后的园门,心里非常高兴,问工匠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心意的,工匠们说多亏了杨主簿的指点。曹操口中称赞杨修,心里却嫉恨杨修的才华。

曹操与杨修骑马同行,当路过曹娥碑时,他们见碑阴镌刻了黄绢、幼妇、外孙、?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你先别讲出来,容我想想。”直到走过三十里路以后,曹操说:“我已明白那八个字的含意了,你说说你的理解,看我们是否所见略同。”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并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并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是受的意思,为辞。这八个字是‘绝妙好辞‘四字,是对曹娥碑碑文的赞美。”曹操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杨修
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欲进兵,怕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魏王班师就在这几日,故早准备行装,以免临行慌乱。”曹操早恨杨修才高于已,今见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便磊怒以扰乱军心定罪,杀了杨修。杨修死时年仅45岁。
第2个回答  2008-11-13
成功

东方朔大胆进谏的故事
汉武帝喜欢游戏, 为政之暇, 常出谜语, 让侍从猜测。东方朔每猜必中, 应答如流, 很快得到宠幸。而东方朔则利用接近皇帝的机会, 屡屡向汉武帝谏诤国政。
建元三年(前138年), 汉武帝为了田猎游乐, 拟划出关中方圆百里的良田, 建造规模宏大的林苑。朝中众臣大多迎合帝意, 表示赞同, 东方朔却据理力谏:“听说谦虚谨慎, 天将降福, 骄傲奢侈, 天将降灾。现在圣上嫌宫殿不高大, 苑林不宽广, 要建上林苑。试想, 关中一带, 土地肥美, 物产丰饶,国家赖以太平, 小民赖以富足, 划地为苑, 将上乏国家, 下亏小民;为建造虎鹿乐园而毁人坟墓, 拆人房屋, 将使小民无家可归, 伤心流泪, 怨恨朝庭。昔殷纣王建九市而诸侯叛乱, 楚灵王造章华台而楚民离心, 秦始皇修阿房宫而天下大乱。前事之鉴, 不可不察。”汉武帝虽不愿停修上林苑, 但对东方朔表现出的胆识和忠诚十分欣赏, 下诏赐给黄金百斤, 并授予太中大夫给事中的官衔。
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老来得子,封昭平君,深得武帝宠爱,但他却骄横不法, 酒后杀人,廷尉不敢依法治罪, 特向武帝请示。武帝碍于法律, 不好明令赦免。于是假意哭泣, 想暗示廷尉免罪。左右大臣都看出了皇帝的用意, 纷纷为昭平君求情, 独东方朔故作糊涂, 向汉武帝祝颂说:“圣王执政, 哭赏不避仇敌, 诛杀不择骨肉。今圣上严明, 天下幸甚!”此举使汉武帝难徇私情, 不得不忍痛依法惩处了昭平君。
汉武帝好大喜功, 也喜欢臣下歌功颂德。一次,武帝问东方朔:“先生以为朕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呢?”东方朔回答说:“圣上功德, 超过三皇五帝, 要不众多贤人怎么都辅佐您呢, 譬如周公旦、邵公奭都来做丞相, 孔丘来做御史大夫, 姜子牙来做大将军…… ”东方朔一口气将古代32个治世能臣都说成了汉武帝的大臣。他语带讽刺, 但又装出一幅滑稽相, 使汉武帝欲恨不能,破泣为笑, 笑恨之余又确实感到自己不如圣王。

丙吉冒死进谏

汉武帝的时代,是文治武功相当兴盛的一个朝代。但是武帝末年发生了一件很不幸的事,叫做“巫蛊之乱”。就是有人诬告皇后、太子,说他们使用巫术去陷害别人,并把它埋在地底下,其实是要嫁祸于皇后跟太子。最后太子觉得情况不妙,就起兵杀了这些蛊惑之人,杀了这些欺骗皇帝的江湖术士。但是由于这个动作,汉武帝还以为太子要造反,所以就把太子还有太子的亲人统统都关起来,整个汉室家族也非常混乱。汉武帝那时正好在气头上,就说要把监狱里面的人统统杀了,这是杀自己家的人。
太子的孙子才刚出生,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那时有个大臣叫丙吉,他负责处理这件事情,是巫蛊之事的审判,他就不愿意把宣帝交出去。汉武帝已经派人来要人,丙吉虽然知道汉武帝已经在气头上,但是他也非常有正气,他回答说:“没有罪的人,我们都不应该杀他,更何况这个人还是皇上的亲人。”来的人就把此话带回去给汉武帝。汉武帝突然醒过来了,才大赦了这些还没有被杀害的人。所以,丙吉是以死进谏,因为皇帝在气头上的时候,他很有可能受到株连。
后来汉宣帝继位,但是丙吉从来没有再提这件事。以前读书人觉得我这么做,“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是为了什么?绝对不是为了我以后有什么好处,而是有没有遵循圣贤人的教诲,能够时时为人民、为国家,还有对得起他自己的良心。

失败
周厉王止谤
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穆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厉王,就杀掉他们。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厉王高兴了,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这是堵他们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象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因此天子治理政事,命令公、卿以至列士献诗,乐官献曲,史官献书,少师献箴言,盲者朗诵诗歌,朦者背诵典籍,各类工匠在工作中规谏,百姓请人传话,近臣尽心规劝,亲戚弥补监察,太师、太史进行教诲,元老大臣整理阐明,然后君王考虑实行。所以政事得到推行而不违背事理。百姓有口,好象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样,财富就从这里出来;好象土地有高原、洼地、平原和灌溉过的田野一样,衣食就从这里产生。口用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实行好的而防止坏的,这是丰富财富衣食的基础。百姓心里考虑的,口里就公开讲出来,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 厉王不听。于是国都里的人再不敢讲话。三年以后,便将厉王放逐到彘(今山西霍县东北)地,并死在那里。

伍子胥

“有其父必有其子”,伍子胥的结局竟与其父如此相似。辗转几回终于立足于吴国的伍子胥,同样因自己的直谏而最终被诛。

据《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载,“三年,句践闻吴王夫差日夜勒兵,且以报越”,越“先吴未发。。。兴师。吴王闻之,悉发精兵击越,败之夫椒。越王乃以馀兵五千人保栖於会稽。吴王追而围之”。

即将束手就擒的越王勾践,采用范蠡之计,遣大夫种为使,赴吴国假投降,在“吴王将许之”之时,“子胥进谏曰:今不灭越,后必悔之。句践贤君,种、蠡良臣,若反国,将为乱”,子胥的一番慷慨陈词与远见卓识换来的是——“吴王弗听,卒赦越,罢兵而归”。

如果说这一次伍子胥只是自己进谏未被采纳的话,及至而来围绕越国的屡次进谏则是其耿直性格再鲜活不过的表现了。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载,越王勾践从会稽回国七年后,又“居二年,吴王将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句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疭也。愿王释齐先越’”,对伍子胥的再次进谏,吴王夫差,仍旧“弗听,遂伐齐”。

在吴王出兵齐国,“败之艾陵,虏齐高、国以归。让子胥”之时,伍子胥的回答更是直言不讳。对吴王的这次胜利,“子胥曰:王毋喜!”,结果,“王怒”。此后,“子胥欲自杀,王闻而止之”。伍子胥的自杀虽没成,但吴王夫差由此却对伍子胥生出了嫌怨之心。对此仍不加小心提防的伍员,等到越国通过“贷粟”一举而进一步试探吴国对越国的警惕性时,终于引来了杀身之祸。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载,越大夫种对勾践说,“‘臣观吴王政骄矣,请试尝之贷粟,以卜其事。’请贷,吴王欲与,子胥谏勿与,王遂与之,越乃私喜。子胥言曰:‘王不听谏,后三年吴其墟乎!’太宰嚭闻之,乃数与子胥争越议,因谗子胥曰:‘伍员貌忠而实忍人,其父兄不顾,安能顾王?王前欲伐齐,员强谏,已而有功,用是反怨王。王不备伍员,员必为乱。’与逢同共谋,谗之王”。

发生在伍奢身上因直谏而遭诛杀的悲剧,再次在其子伍子胥身上重演了。“王乃大怒,曰:‘伍员果欺寡人!’役反,使人赐子胥属镂剑以自杀”。

“白公归楚三年而吴诛子胥”(《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成功: 1李斯《谏逐客书》
2 触龙《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3伍举 有名的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出处。
4诸葛亮 进谏刘备联吴
5赵普 宋太祖时宰相,进谏太祖削将之兵权。
6耶律齐 进谏成吉思汗采纳汉文化。
失败:1 关龙逢 夏末忠臣
2 比干 商末忠臣被纣王挖心
3 伍子胥 春秋吴国大臣,被吴王夫差所杀。
4诸葛亮,赵云 进谏刘备不要攻打吴国,失败。
5 李纲 进谏宋钦宗抗金勿和,遭贬
6韩愈 劝皇帝不要迎所谓的佛骨,被贬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0-08
平民去逝写封吊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