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二十中学的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天津市第20中学前身是由私立津华女中和私立浙江中学于1951年合并成立的“私立浙江中学”。
私立津华女中在解放前曾改过两次名,即“天申中学”和“中正中学”。
1939年以校长崔汉生为首成立董事会,创办的“天申中学”,完全是商业性质,分男、女二部。男中部校址在特一区,即今河西区徽州道,女中部校址在法租界32号,即今和平区赤峰道小学。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私立中正中学停办,重建为私立津华女中。
1910年浙江小学创立。
1938年9月,浙江小学发展而扩建了私立浙江中学。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各校由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教育部领导。不久,天津市教育局成立,由市教育局领导。军管会文教部令中正中学停办,改名为私立津华女子中学。1951年8月中旬,私立浙江中学和津华女子中学两校合并,定名为浙江中学。
1952年9月,浙江中学由市教育局接受改名为天津市第二十中学。1995年,学校创建“双菱中学”,公办民助,招初中生。1998年改为完中校。
时20中学校址“地跨2区(原一区和五区)、校分4处(赤峰道小学1处,河北路纺织研究所1处,营口道1处,山东路1处)”。市政府为发展教育事业,批准将市民政局办公用房(现和平区湖北路59号)划属,1955年8月天津市20中学遂迁入此址。
校舍为英式建筑,占地面积8 732平方米,建筑面积7 610平方米。教室14个,可容纳学生800人,规模较大。学校始建于1926年,为英租界当局创办的原英国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校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占领并改名为“宫岛小学”。日本投降以后,英国当局曾恢复重建“英国文法学校”。解放战争时期曾为国民党天津市“训练团”所在地。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为天津市民政局办公所用。
为实行教育体制改革试验,1958年新华区中心小学(位于重庆道与马场道交口处,原胡佛旧居)和新华区第一幼儿园(位于新华路与南京路交口,今已拆平)并入。
文化大革命后期,学校恢复为市首批市级重点中学,初中2轨,高中4轨,共18个教学班,1998年初中停止招生,改为6轨的高级重点中学,在校学生约900人。
1991年由市、区教育局拨款,对教学楼进行了65年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改造和维修,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1999年,原电子职校(南海路3号)校舍划归20中学。
2002年,进行示范校建设。原59中学校舍(建设路87号)划归20中学。拆除“周家小楼”,在原址新建了多功能办公楼。
按示范高中校新规划,2004至2006年,先后拆除原重庆道小学建筑、湖北路主校区单面楼和西后院全部房屋临建;拆除郑州道居民楼、与社科院建设银行先后置换腾空的建筑;拆除传达室和操场西教室建筑。2007年“双菱中学”迁往泰安道13号(原59中)。
新校舍2007年8月全面投入使用。南海路校区划出。
2012年在教育局布局调整中将湖北路2号(原21中校舍)划归二十中学,双菱中学迁入。
泰安道13号(原59中)划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