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是按什么排序的

如题所述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主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是其余姓氏排序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4
《百家姓》首行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个排列顺序是有一定讲究的。根据宋朝王明清《玉照新志》中的记载,《百家姓》的顺序是依照当时皇权统治者的姓氏排列的,受到了权势地位的影响。宋代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所以赵姓便成为《百家姓》中的第一位。宋代建国之初,尚有在浙江称王的吴越王钱俶,以及定都金陵的南唐后主李煜,所以钱、李二姓在姓氏排列上居前位。据说编写《百家姓》的作者是浙江钱塘人士,所以他就将吴越王钱俶正妃的孙姓排于南唐皇帝李姓前,于是便形成“赵钱孙李”的顺序。而接下来的“周吴郑王”均是钱俶其他后妃以及他父亲后妃的姓。
《百家姓》是宋代编写的收集姓氏的一部书籍,它集合姓氏为四言韵语,四字一句,八字一韵,读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是古代的蒙学课本。
《百家姓》并不是只记录了一百个姓,“百家”一词并非确称,而是泛指。《百家姓》因为存有许多不同的版本,故而所记姓氏数目不同。最常见的版本记有单姓446个,双字复姓61个,共计507个姓。
依照地位来排列姓氏,是古代习尚。古人非常重视姓,它是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先决条件,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以,姓氏排列顺序决不容马虎。唐朝时期,朝臣编撰《氏族志》时曾将旧日大族“崔、卢、李、郑”排列在前,就惹得唐太宗很不开心,最后只好以官爵高下重作排列。
中国姓氏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几乎都有一番来历,蕴含着生动有趣的故事。那么,从古至今中国人到底有多少个姓呢?这个问题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也很难有一个准确的说法。随着姓氏的产生,古代姓氏之学逐渐兴起,有关姓氏的著作也层出不穷。根据这些书籍记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姓氏可达一万个之多。
第2个回答  2016-11-16
政治地位。
《百家姓》是北宋初年钱塘的一个书生所编写的,宋朝的国姓赵是赵,所以赵排在前面,丞相钱,以次类推,所以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百家姓。 南宋学者王明清经考证指出,《百家姓》里“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氏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的正妃之姓;李则为南唐国王的姓氏。而之后的姓氏则是按韵律来排列的,大家可以看每句的最后一个字依次是"王,杨,张,姜,章,郎,方,唐,汤,常,康,黄,汪,臧,庞,粱,强".
《百家姓》本来收集了411个姓,后增补至504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其前100位的排序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任袁柳、丰鲍史唐、费廉岑薛、雷贺倪汤、滕殷罗毕、郝邬安常、乐于时傅、皮卞齐康、伍余元卜、顾孟平黄、和穆萧尹。
第3个回答  2016-11-26

    前者按照宋代时姓氏的影响力,赵是当时国姓,排在第一位。

    后面按照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

    按照影响力。

第4个回答  2020-04-02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