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冀北缘-辽西铁矿重要成矿带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图1-5),区域规模的深大断裂主要表现为近EW 向、NE—NNE向、近SN向断裂,少数NW 向断裂。
图1-5 晋冀北缘-辽西铁矿重要成矿带构造分区简图
(据河北省地质矿产局,1989;李俊建等,2006)
构造单元编号及名称:Ⅰ—通辽新生代断陷盆地;Ⅱ—燕辽联合地块;Ⅲ—阴山联合地块;Ⅳ—晋冀联合地块;V—华北新生代断陷盆地;Ⅵ—辽吉联合地块;Ⅶ—兴安地槽区。
断裂编号及名称:F1—康保-围场-赤峰断裂带;F2—集宁-赤城-平泉断裂带;F3—紫荆关-上黄旗深断裂带;F4—大同-张家口断裂;F5—永定河-洋河断裂;F6—太行山前深断裂带;F7—密云-喜峰口断裂;F8—平泉-宁城断裂;F9—凌源-北票-太平寨断裂;F10—郯庐断裂带
近EW 向断裂代表新元古代—古生代构造运动的产物,在本成矿带内最为发育,包括康保-围场-赤峰断裂带、集宁-尚义-赤城-平泉断裂带、密云-喜峰口断裂等。
NE—NNE向断裂代表了环太平洋构造域中生代构造运动,在本成矿带内表现明显,规模较大的有大同-张家口断裂、紫荆关-上黄旗深断裂带、太行山前深断裂带、平泉-宁城断裂等。
NW 向断裂不如前两者发育,重要的有永定河-洋河(张家口-唐山)断裂。
上述断裂交织呈菱形网格状,许多断裂构成次级构造单元的边界,将本成矿带分割为多个块体,对本成矿带内构造演化、成岩和成矿作用都具有重要制约作用。
(一)断裂构造
1.近东西向断裂
(1)康保-围场-赤峰断裂带(F1)
康保-围场-赤峰断裂带是康保-围场-赤峰-开原断裂带的西段,又称华北陆块北缘断裂,属于著名的华北陆块与兴安地槽褶皱区的“槽台”分界,是一个规模巨大的长期活动的岩石圈断裂,也很可能是一古俯冲带。该断裂总体上呈近EW 向展布,沿断裂带发育线性挤压带,断裂带内形成的负地形,控制了古元古代沉积和侏罗-白垩纪的沉积,表现出长期活动的特征。断裂南、北两侧地质发展历史迥然不同,断裂南侧早前寒武纪深变质古老基底岩系发育,其上是中新元古代及古生代浅海相稳定型沉积盖层,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和碎屑岩层,以及新生代盆地碎屑岩和玄武岩流堆积;断裂北侧未发现大面积分布的早前寒武纪地层,古生界以“地槽型”海相火山岩及陆源碎屑岩沉积建造为主。沿断裂带岩浆活动频繁,在断裂带内及其两侧有不同时代的中-基性、中酸性岩浆侵入或喷发,其中尤以古生代的花岗岩类分布最为醒目,它们呈带状平行展布于断裂一侧或两侧,构成一条巨大的EW向岩浆岩带。地球物理特征比较清楚,1:250万航磁图上,断裂带主要表现为近EW向的降低磁场带;1:250万布格重力图上,也多表现为降低重力场,局部地方为重力梯度带。
(2)集宁-赤城-平泉断裂带(F2)
该断裂属于临河-集宁-赤城-平泉断裂的东段,总体走向近EW 向,大体沿北纬41线延伸,倾角大致为400~70°。断裂比较复杂,其西段(赤城以西部分)为新太古界与古元古界的分界线,沿此段发育有超基性岩和碱性岩,且岩体的长轴与断裂平行,如古元古代小张家口超基性岩体和加里东晚期的水泉沟碱性杂岩体等均呈近EW 向沿断裂展布。断裂在早古生代晚期有过强烈的活动,水泉沟碱性杂岩体就是这时形成的。断裂东段(赤城以东部分)分为3支:南支为赤城-平泉断裂,北支为丰宁-隆化断裂;中间一支为大庙-娘娘庙断裂。
丰宁-隆化断裂自赤城城东向北东方向延伸,于丰宁城南向东经隆化、平泉烟筒山延入辽宁,平面上呈向北微凸的弧形。在丰宁和隆化之间,呈单一断层出现,断面南倾,倾角70°~80°。断裂表现出右旋压扭性活动特征(河北省地质矿产局,1989)。断裂以北分布有古元古界红旗营子群,以南到赤城-平泉断裂间为新太古界单塔子群和红旗营子群共存。断裂沿线呈串珠状分布有时代不同的侵入岩,包括元古代超基性岩和海西晚期花岗岩,其长轴与断裂走向一致。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均显示该断裂已切割莫霍面,为岩石圈断裂(河北省地质矿产局,1989)。
大庙-娘娘庙断裂位于丰宁-隆化断裂带以南,与丰宁-隆化断裂平行展布,两者相距仅15~20km,其变形特征也极为相似。沿该断裂分布有大量的基性、超基性岩和闪长岩类,如著名的大庙和娘娘庙斜长岩。
赤城-平泉断裂为“内蒙古地轴”南缘断裂,为南北构造单元分界,自赤城向东延伸,总体表现为一向南微凸的弧形,总体走向近EW,倾向S,倾角40°~60°。断裂北侧相对隆起,缺失中-新元古代盖层;南侧强烈坳陷,形成了以蓟县剖面为代表的中-新元古代盖层性沉积。沿此断裂带也有少量的基性、超基性和酸性岩形成。
(3)密云-喜峰口断裂带(F7)
密云-喜峰口断裂位于赤城-平泉断裂南侧,两者平行排列。西起密云,向东经墙子路、兴隆、半壁山、喜峰口,然后延入辽宁省境内。断裂总体走向近EW 向,断面陡倾,多在80°以上,平面上呈舒缓波状,局部地段由断层群组成,挤压破碎带一般宽数十米,最宽可达200~300 m,带内糜棱岩、挤压片理及构造透镜体发育,属压性断层,后期活动表现为右旋扭动性质。断裂在地球物理场中反映明显,以北为负磁场区,以南为正磁场区。该断裂对中-新元古代沉积有明显控制作用,尤其是青龙以东,北盘的大红峪组及其以上各组层位齐全,厚度巨大;南盘除景儿峪组外,其它层位全部缺失,厚度仅几百米。同时它对区内岩浆活动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断裂西段密云沙厂一带,中元古代环斑花岗岩体沿其南侧侵入,其长轴与断裂平行;中段宽城孤山子,沿断裂分布有燕山期超基性岩体;青龙以东断裂切割了中侏罗世火山岩系。
2.北东-北北东向断裂
(1)北票-凌源-太平寨断裂带(F9)
该断裂南起迁西县太平寨,向北东经平泉县东部、凌源县、北票市等地延出本成矿带。在凌源和阜新之间因受一系列NE向断裂左旋扭动形成NE走向的阶梯状,东南盘为中新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西北盘为新太古界建平群。在朝阳和北票的北部可见到建平群逆冲于东南盘中新元古界、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之上。南段呈NE向延伸,其西北侧岩浆活动强于东南侧。在1:20万航磁图上,断裂西北侧的强度明显大于东南侧,断裂带为不同磁场的分界线。
(2)平泉-宁城断裂带(F8)
断裂总体走向为NE20°左右,倾角大(近于陡立),断裂主体在本成矿带以北,向南延入本成矿带内后,在产状、性质、规模和强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变化,断裂西盘由太古宇基底或中-新元古界组成,东侧则为顺向的带状中生代陆相盆地。在平泉以北,断裂走向为NNE向,过平泉往南,则突然转为NE50°左右的走向。断裂以群体或单条断裂产出,带内挤压破碎带宽数十米至百余米,糜棱岩化及斜冲擦痕发育,并指示左行压扭性特征。断裂在河北平泉以北控制了早白垩世的火山喷发,限制了早白垩世陆相盆地的分布,因而其形成时代应在侏罗纪和白垩纪之间,继承性活动不明显。在地球物理场中,仅平泉以北的断裂区段反映为重力梯级带,平泉以南不甚明显。
(3)紫荆关-上黄旗深断裂带(F3)
该断裂带北支为上黄旗-乌龙沟断裂,南起涞源乌龙沟,经涿鹿大河南、赤城、丰宁上黄旗、围场御道口进入内蒙古境内,总体走向NE25°,倾向SE,倾角70°左右。乌龙沟向南,断裂在阜平一带的太古宙变质岩区逐渐消失,并为另一组平行斜列的断裂所取代。该断裂是燕山期主要的控岩断裂,控制了大海砣、大河南、王安镇、麻棚等花岗岩基的分布。其后的活动又将花岗岩破碎,形成的破碎带宽达百米以上,由碎裂岩及糜棱岩化角砾岩组成。向北至赤城城东,断裂表现为左旋扭动性质。
断裂的南支为紫荆关-灵山断裂,北起涞水县岭南台,向南经易县紫荆关、曲阳灵山、井径延入山西,断裂总体走向N E20°~30°,倾向SE,倾角55°~750。沿断裂呈带状分布新太古界五台群及古元古界甘陶河群,赤城以南区段控制中新元古代海相地层沉积,且对晚侏罗世东岭台群火山岩及岩浆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重力场反应为连续的梯级带,航磁显示为升高的磁异常带。
(4)太行山前深断裂带(F6)
该断裂位于紫荆关断裂带东侧的太行山山前一带,两者大体平行分布、同步发展、特征近似,相距40~60km,分别构成沿太行山东麓的重力梯级带的东、西两界;在地表,断裂带全线被第四系覆盖,主要依靠物探手段推断。自北而南包括怀柔-涞水、定兴-石家庄、邢台-安阳等3条主干断裂,本研究区仅涉及前两条主干断裂。
怀柔-涞水断裂西北盘基岩以中-新元古界及古生界为主,东南侧中生界发育,断裂对中生代、尤其是新生代的沉积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定兴-石家庄断裂西盘基岩为太古宇及中-新元古界,断裂东侧的前新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及其上覆的第三系—第四系厚度较大,断裂两端及中间多处被NW 向断层水平错移。
(5)大同-张家口断裂(F4)
该断裂是吴旗-大同-张家口断裂带的北东部分,为前寒武纪就存在的基底断裂。中生代该断裂表现为雁行斜列的逆冲断层组,并显示出强烈的活动。总体走向NE30°,但单条断层则表现为近SN向或NNE向。在鹅毛口村北,东盘集宁群片麻岩逆冲于西盘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甚至侏罗系之上,断距达1500~2000m。新生代转化为拉张的特征,中生代时逆冲向上的东盘显示出下陷的特征,按两侧出露的基岩的标高估算,东南盘落差达2000m,形成了桑干河断陷盆地。该断裂在航磁△T化极上延20 km 异常平面图上表现为极为明显的梯度带。马杏垣等(1979)认为它是一条前寒武纪的基底断裂,从陕西的环县经大同一直延伸到河北的张家口附近。断裂带以东地区广泛分布的蓟县中新元古界受此断裂阻隔,在该断裂以西的阴山地区不发育,取而代之的是渣尔泰山群和白云鄂博群,可见它是一条长期活动的基底断裂带。
上述规模较大的断裂,构成了本成矿带的基本构造格架,控制了区域构造演化,是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边界,是重要控矿控岩构造,对本成矿带内金属矿床的形成与演化具有重要控制作用。
(二)构造单元
本成矿带主要涉及燕辽联合地块和晋冀联合地块两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
1.燕辽联合地块(Ⅱ)
燕辽联合地块(Ⅱ)分布在营口-沈阳-开原断裂以西、吴旗-大同-张家口断裂以东,康保-围场-赤峰断裂以南,永定河-洋河断裂以北的广大燕山地区,其大部分区域位于晋冀北缘-辽西铁矿重要成矿带内,同时晋冀北缘-辽西铁矿重要成矿带60%以上区域又属于本地块。以集宁-赤城-平泉断裂为界,可进一步划分为南北两带。
南带结晶基底为太古宇,东段冀东地区为迁西群、遵化群、滦县群、双山子群;北京密怀地区为密云群、四合堂群;张家口-宣化地区为桑干群,在太古宙结晶基底上,除冀东青龙河地区覆盖有古元古界青龙河群外,其他地方主要覆盖中新元古界。南带分布的铁矿主要是沉积变质型铁矿。
北带结晶基底由新太古界—古元古界组成,从东往西依次为建平群、单塔子群、红旗营子群,结晶基底上直接覆盖中生界陆相碎屑岩和火山岩,缺失中新元古界和古生界。北带分布的铁矿主要为岩浆岩型钒钛磁铁矿床和磷铁矿床,也有沉积变质型铁矿、沉积型铁矿和内生热液型铁多金属矿。
2.晋冀联合地块(Ⅳ)
晋冀联合地块(Ⅳ)的东界是太行山山前断裂带,北东由永定河-洋河断裂与燕辽地块相隔,北西由大同-张家口断裂与阴山联合地块相隔,可以进一步分成太行-五台-恒山隆起区、吕梁山隆起区、中条山隆起区和渭汾地堑4个次极构选单元。晋冀北缘-辽西铁矿重要成矿带位于晋冀联合地块(Ⅳ)东北部的太行-五台-恒山隆起区,并且晋冀北缘-辽西铁矿重要成矿带的30%以上区域属于晋冀联合地块(Ⅳ)。
五台-恒山地区的五台群主要产出沉积变质型铁矿;太行山北段,显生宙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产出矽卡岩型磁铁矿和铁多金属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