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女知青拒绝上清华北大,发誓一辈子扎根农村,后来怎样?

如题所述

清华北大,学子梦寐以求的殿堂

说起清华北大,恐怕是无数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最理想的学府。而在全国人的心目中,那是许多人挑灯夜战、埋头苦读,才能入学的理想的学习殿堂,代表着我们国家教育资源与实力的最高水平。

即使我们这一生与清华北大始终无缘,擦肩而过,但是如果有幸能够去到这里参观旅游一番,也算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在气派十足十足的校园中体会到那阵阵书香的气息。

在这个时代,也总是会有一部分学生拥有着这样别人没有的宝贵的机会,最终选择退学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不过这些现象的背后也有着他们更深层次的原因,知晓缘由后我们每个人也是能够表示理解与支持。那么这种现象要是放在距今近五十年前的那个时代,人们会是怎样的一番看法呢?

1970年,就有一位女知青拒绝走入清北的校园,表示自己要一辈子扎根于农村,而她的这个去清华北大学习的机会还是当时被众人推荐才有的,在当时我们国家采取方式的是推荐上大学。这其中的故事究竟是如何的呢?

不一样的女知青,一生坚守自己的理想

这个拒绝上清华北大的女知青叫做吴献忠,她原本是辽宁抚顺第十中学的一名学生。出生于50年代的她,家境相比起同龄人来还是很不错的,她的父母是属于工薪阶层,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生活也是比较平静快乐的。

少年时的吴献忠始终对生活充满了乐观、积极的态度,认为世界是很美好、友好的。于是她内心中产生了一个理想,梦想着将来能够当一名演员,代表着中国在世界的舞台上表演。这个理想也一直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她走在正确前进的道路上。读书之余的她一有空闲的时间,必然会苦练演戏的本领与功夫、日复一日、不辞艰辛。不过就在她为自己的理想准备的时候,一件事的发生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那个时代下的中国,正值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有句话叫全民打麻雀,说的是当时的红色年代里中国人民在响应国家号召与需求时的热情洋溢和无可匹敌的众志成城的精神。

国家需要着大量建设性的人才,闻讯的吴献忠身为青年一代,深深地感到了光荣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所以她选择放弃了自己演员的梦想,努力学习着做一个有知识的实用型人才。

那时她一边努力学习着新知识,一边参加实践活动,还能够积极地帮助老师与同学们。帮大家辅导作业与功课。吴献忠依靠着自己的能力与付出,为应对将来的国家需求不停地准备着。在她准备完成之后没多久,国家开始开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活动,并且为每个地方都分配了相应的名额。吴献忠对此没有任何的犹豫,迅速地跑到了报名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她也很幸运地成为上山下乡知青中的一员,来到了农村这个新天地。

婉言谢绝清北盛请,就此扎根农村

新的生活必然是陌生的,但吴献忠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她很快就适应了农村的生活,她每天和大家学习如何农作、学习种田的相关知识,还在闲暇时为大家讲述自己的故事,谈起农村外的新世界是如何的一番景象。

短短两年的知青生活,吴献忠已经变得非常的优秀与出众,她不但拥有着深厚的知识功底,而且她的实践能力与经验也得到了足够的提升。这期间她犹如一个种田的小能手,经常成为大家讨论问题的主心骨,颇有些领导才能,只要大家有犯难的时候,总是会找到她。因为她优异而又出众的表现,当讨论到推荐上大学这个问题时,很多人都毫不犹豫地推举她。

正值这时,刚好清华北大的领导们来到这里,希望当地的工作人员能为她们推荐出色的入学人员,而众人口中优秀出众的吴献忠也自然而然地吸引着招生老师的目光。看到如此优秀的她,清华北大的老师们向她递来了橄榄枝,众人认为吴献忠去到清华北大继续学习,将来一定是个优秀的、能够顶天立地的人才。

按理来说,有着这样的机会选择接受应当是预料之中的。然而,吴献忠对此的做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她婉言谢绝了清华北大的邀请,闻此的许多人都深感意外与不解。在吴献忠看来,走入清华北大学习读书固然是好的,是人生的一种崇高的理想与追求,不过扎根于农村、勇于实践才是她内心深处最真正的理想,也是她一生追求的愿望与目标。

后来吴献忠还在乡亲们面前表达了自己的豪言壮志,表示自己一辈子都会扎根于农村。面对这样的气势与朝气蓬勃,她的选择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也令每个人都对她投之以羡慕与敬佩的目光。毕竟放弃去清华北大学习的大好机会,忠于自己的人生理想,这样的勇气和抉择是艰难的,也是值得钦佩的。

人生无悔,不同的选择铸就不同的人生结局

吴献忠在后来的人生经历中,一直致力于农村的发展,希望能够带领着大家走出贫困的困境,通往致富的道路。然而好景不长,她就因为许多特殊的原因,被打入深牢,关入铁窗。

而这时父亲去世的噩耗,也令深陷人生谷底的她和母亲悲痛不已,伤心欲绝。庆幸的是,后来吴献忠被证明是清白无辜的,重新获得了自由。对于她来说她依然乐观积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对于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她从来都是问心无愧的。

1988年,她创立了自己的食品公司,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纯真的心,很快就把公司做大做强,并且还得到了不错的收入,她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也渐渐地走入人生的晚年。

如今的她已经是年逾古稀的老人,现如今她已经70多岁了,现在过着平静的生活,每天与街坊邻居们谈天说地,或者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有着家人的陪伴,家和万事兴、合家欢乐的气氛让她感到舒适。

虽然多少与她曾经梦想到的有些差距,好在还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和快乐的生活,她总是会欣慰与感激,这也算是上天对她最好的馈赠。

每当与旁人讲起自己当年的选择,清华北大与扎根农村,上山下乡与读书的殿堂,她无不充满着自豪与欣慰的心情。她的故事也让如今的每一个年轻人感慨那个红色年代里人们的义无反顾与追求理想时的纯真。

即便如今有人会质疑着当年的抉择是否正确时,吴献忠总是乐观地笑着说,自己并不后悔当年的选择,毕竟人生的道路是不同的,结局是不同的,只要自己做到问心无愧就足以。

舍小我成就大家,中华民族必将走向复兴

了解真相,我们无不感慨这位老人曾经的选择和她后来的人生经历。那个年代的人是纯真的,也是最值得敬佩的。他们为了国家的建设与号召,牺牲了小我服务于国家,这样的精神也成为了那个年代最为朴实和真实的写照。

联想起今日中国的日益强盛与复兴之路,我们终于明白正是有着无数先辈们前赴后继,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国家,有了他们的无私奉献才有了今日之中国的强盛。

今日中国的盛世,也如无数先辈们所愿。而未来的中国必然是光明的,也将迎来伟大的民族复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1
这位女知青就是吴献忠,因为在当时红色政治背景,吴非常乐于奉献想要做一个符合国家要求的全面性人材,这个时候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响应国家上山下乡政策,来到了农村,积极奉献,帮助农村脱贫。后来被人诬陷打成了政治罪犯,不过结果好的是被澄清,自己又开了一个食品公司,现在晚年过的非常好。
第2个回答  2021-04-01
过得非常好,也过上了她喜欢的生活,如今她70多岁了,安享晚年,或许对于她来说,在农村就是她的理想吧。
第3个回答  2021-04-01
后来她用她所有的积蓄办理了一家食品厂,经过不断的努力,已经小有成就。现在她已经70岁了,过上了非常富足的生活。
第4个回答  2021-04-01
后来她就一直在农村生活。并且将她的知识传授给农村的孩子,让村里的孩子可以学到知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