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习高中文言文,主要该学什么

才上高一,听语文老师讲文言文,课堂容量远高于初中,笔记虽然记得完,可就不知老师讲了些什么,或是觉得老师讲的东西没什么用(作课外文言文很多题不会做,只有听老师讲),万望各位高手同志指点一二,感激不尽!!!!!!

学习文言文并不难,只要掌握规律、循次渐进,是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中学文言文学习的终极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

要达到这个目标,先要明确这里所说的文言的含义。它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先秦两汉时的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如唐宋八大家等)仿古作品中的语言;而非指唐宋以来,以北方话为基础而形成的口头语言,即古白话,如《水浒传》等明清章回小说中所使用的语言。

还应了解《考试说明》对“能阅读浅易文言文”所作的具体阐释,即:根据上下文正确解释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能够正确把握文章并进行初步的分析、评价;能够翻译成现代汉语。这个阐释,对文言文学习从语言到内容到最终目的,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便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应把握的“纲”。具体学法如下:

一、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是学习文言的重要基础

学习现代文,是从认字开始,学文言亦然。所谓“能识二千字,乃可读书”,就是这个意思。中学生学习文言,大都从中学课本上出现的文言开始,这些文言文,都是从大量古籍中精选出来的,无论从语言到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典范性。学习这些文章,从初读第一篇开始,就要逐一弄清每一个文言实词与虚词的含义,万不能只满足于对所学文段内容的大体了解,不能如讲故事一般将其内容概述下来即释为翻译。另外,在实词与虚词两者间,大量的、难于掌握的是实词。下面就先谈一谈关于实词的掌握。

文言文中出现的实词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些与现代汉语使用的词汇没什么差异,如“人、马、山、石、大、小、上、下”等,这给我们学习文言带来很大方便,没有初学外语满眼茫然的 。这类词,我们便可视作现代词去理解。一种情况是与现代使用的词汇完全不同,甚至从现代汉语中根本找不出与之相对应的词汇来。如“宦官”,是古代以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之人在宫庭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的官员。古文中与之同一概念的词汇还有“寺人”、“阉奄)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等等,由于时代的发展,宦官已经消失,那么表达这一概念的一系列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均已消失。另外,“宦官”还有一义项是“仕宦之通称”(如《孔雀东南飞》:“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但现代各级政府官员也不有此称呼了。再如“宗庙”(古代帝王、诸侯或大夫、士祭祀祖宗的处所,后作王室的代称)、“章甫”(古代一种帽子)等等,皆因事物的消亡不见了。而“曰”、“叟”、“须臾”等词,已被“说”、“老头”、“一会儿”等词汇代替。这类实词,虽难记些,但不会同现代汉语混淆,可把它们当作生词去记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许多古今都使用的词,但其意义却与今义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情况复杂,难于掌握。这些词汇,又常常被列为考查重点,是需要下大力气掌握的。应把学习重点放在这类词汇上。请看下列几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

Α{①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活板》)

②而操皆冒行之(《赤壁之战》)

③而况冒其未死之名者哉(《梅花岭记》)

Β{①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②莫我肯顾(《硕鼠》)

③不复顾利害(《 〈指南录〉后序》)

Ε{①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②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坐縻 粟而不知耻(《卖柑者言》)

Α组中的“冒”字有多种义项,②③两句中分别是“轻率”、“假托、冒充”义,与现代汉语没什么区别,而第①句中却是“涂盖、敷上”义,讲为“冒充(它)”,就大错特错了。

Β组中的“顾”字,②③两句中都讲为“顾及、顾念、考虑”,也与现代汉语无异,可第①句中则是“ 访”义,如果用今义去解释它,就要出笑话。“顾”在古汉语中还有转折连词的用法(《促织》:“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在现代汉语中也很少见。

Ε组中的“坐”字,除第②句与现代汉语同义(后来将其名词意义写为“座”),①句讲为“因为”,③句讲为“白白地”。“坐”字在文言中也还有其中与现代汉语完全不同的义项。

对这类情况复杂、难于掌握的实词,要结合课本中关于古今词义变化的知识,勤翻字典,多作比较,防止错误地用今去释古义。同时,还要特别引起注意的是,有些看似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词语,在古汉语中实则两个单音词,其意义也常常与现代汉语大相径庭。请看下表:

例句
古义
今常用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中间”,是方位名词“中”与动词“间”的连用。中:中间;间:夹杂,读jiàn
里面

谍报敌骑至(《冯婉贞》)
“谍报”是名词 “谍”和动词“报”的连用,义为:侦探报告。
刺探到的敌方情报

精技击者不过百人(同上)
“不过”:不超过。(也是两个单音词连用)
仅仅,只是

诸君而有意(同上)
“有意”:有某种打算。(两个单音词连用)
故意,居心。

婉贞于是率少年结束而出(同上)
“结束”:整好装束。(两个单音词连用)
不能继续

体面互见之美术也(《图画》)
“体面”:是“体”和“面”两个词的连用。体:立体。面:平面
光彩,好看;体统,身份。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交通”:连接,交错相通。(两个单词连用)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子孙弃者无论焉(《黄生借书说》)
无论:是否定副词“无”与动词“论”的连用,义为:不要说,更不必说。
连词,表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属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作文:写文章。(两个单音词连用)
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还有动词义)

事事皆其所已经者(《少年中国说》)
已经:副词“已”和动词“经”的连用,其义为:已经经历过。
是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的副词。

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叔向贺贫》)、其实百倍(《六国论》)
其实:指示代词“其”与名词“实”的连用,其义为:那事实,即实际情况
承接上文而含转折意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副词

其实味不同(《晏子使楚》)
其实:那果实

将军岂有意乎(《隆中对》)
有意:有某种打算。(两个单词连用)
故意

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至于: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义为:到,到达
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今齐地方千里(《邹忌风齐王纳谏》)
地方:是名词“地”与“方”的连用。地:土地,领土;方:方圆。
指某一地区

鼎足之形成矣(《赤壁之战》)
形成:是名词“形”与动词“成”的连用,义为:形势确立
通过发展变化而成为具有某种特点的事物,或者出现某种情形或局面。

是非贿得之(《记王忠肃公翱事》)
是非:指示代词“是”与否定副词“非”的连用,义为:这不是
常指事理的正确与错误,或指口舌

二子心计,公无从办。(同上)
心计:名词“心”与动词“计”组成的主谓词组,义为:心里盘算。
计谋

将军战河北, 臣战河南。(《鸿门宴》)
河北:黄河以北 河南:黄河以南
河北省 河南省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因为:连词“因”与动词“为”连用。因:于是,便。为:写,作。
连词,表原因 。

空中多而窍(《石钟山记》)
空中:中间是空的
天空上

亦雁荡具体而微者(《雁荡山》)
具体:动词“具”和名词“体”的连用。具:具备。体:形体。
不抽象、明确。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五人墓碑记〉)
行为:名词“行”和动词“为”连用。行:品行,名词。为:成为。
举动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同上)
非常:否定副词“非”和形容词“常”连用。非:不,不是。常:一般,平常。
十分,很,极。

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梅花领记〉)
何必:疑问代词“何”与副词“必”连用,义为:为什么一定
表反诘语气的副词,义为:不必。

除表中列出的例子外,中学课本中还有一些类似情况,如:“璧有瑕,请指示王”中的“指示”,“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学者”,“可谓智力孤危中”的“智力”,“秋天漠漠向昏黑”中的“秋天”,“于是相如前进 ”中的“前进”,分别应该讲为“指出,给。。。。。。看”,“求学的人”,“智谋和力量”,“秋季的天空”,“走上去奉献”。它们都是相邻的两个单音词,不能误作现代汉语的某个双音词。

要弄清文言实词的意义,除了要了解上面所述古今异义现象外,还应掌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通假现象等知识。

一词多义在现代汉语中普遍存在,古汉语中亦然,这种现象是语言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形成情况比较复杂,如果做些研究,会发现其规律的(或通过引申,或通过比喻、借代,或通过假借等等),因为情况复杂,难于掌握,也无需一一弄清每个多义词词义的来龙去脉,所以不必就此下很多功夫。但必须对常用实词已经形成的多个义项,在逐渐学习接触的过程中,仔细比较,整理积累,以求尽可能多地掌握它。请看一例:

“引”,本义是“拉开弓”。左边是“弓”,右边一竖是符号的性质,表示弓弦拉到的位置。〈说文〉解作“开弓也”。如〈孟子 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引而不发,指把弓拉开,可是并不射出箭去。跃如:跃跃欲试的样子。)

把弓拉开,形状变化了,所以引申为“长”,“延长”。如〈水经注 江水〉(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又为“伸长”,如〈左传 成公十三年〉:“我君景公引领西望”。又指“延续”。如〈诗经 小 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勿替:不废)

开弓是把弦和箭导向后方,所以引申出“导”、“领”的意义。如:〈西门豹治邺〉:“引河水灌民田》”。《资治通鉴 亦壁之战》:“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又:“引军北还”。三句中的“引”都是“领”、“导”之义。

由“拉弓”引申为拉的动作,义为“拉”。如《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引相如去”,又指“持”、“拿”,如“丈人目先生使引七刺狼“,再引申为”拿来作为凭证、理由“,如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开弓是把弦和箭向后拉,所以引申为向后退。〈资治通鉴 赤壁之战〉:“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中山狼传〉:“先生仓卒以手捕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便旋:绕圈子)。

看,一个“引”字,从不同角度引申出多少既有某种联系,又有区别的意义来!

再谈谈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文言实词入句后,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它原来的语法特点,一旦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不适用了。活用现象一般包括名词作状语,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意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一般动词、使动词、意动词;数词活用为动词等等。形式虽多,但较实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要好掌握多,因为前者需要大量记忆,有如背记外语单词,而后者只要掌握规律,学会辨识就行。其规律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现、归纳,也可以直接把研究者、老师早已归纳出来的拿来印证、理解,达到熟习、掌握。列举其中一些规律如下: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而是支配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标“。”的是活用的词语,以下同)。

②名词用在代词的前面,而又没有别的动词作谓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见白书,乃钻火烛之。

③名词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Α假盘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Β如今之紫草,未花时采,则根色鲜泽。

④补语前的名词,别无动词时,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沛公军霸上。(“军”字后省略介词“于”)

二名词作状语的类型及特点如下表所列:

类型
结构
作用
例句
翻译格式

一般名词作状语
比况结构
表特征
操刀挟盾,猱进鸷击,或能免乎
象……似的
(一样)

比况结构
表态度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象对待……似的

介词结构
表工具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 拿……

介词结构
表方式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用……

介词结构
表处所
相如廷叱之
在……

时间名词作状语重叠式

表时间
乡邻之生日蹙
一天天(月、年)

介词结构 谨食之,时而献焉良庖岁更刀 按时 每……
方位名词作状语

介词结构 表方位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在……
表趋向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向……
从……
上面列举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四条规律和名词作状语的类型及特点一览表,是研究者给我们总结出来的,学有一些规律,完全可以根据已有的语法知识归纳整理。如“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这句话中,四个代词“其”前,分别出现了四个形容词,因为代词是不受形容词修饰的(此处是意动)。以此类推:“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孟子·腾文公下》。什一:指孟子所主张的古代田税法,即征收农产品的十分之一。今兹:今年。),在代词“之”前出现了形容词“轻”,那么“轻“也一定作动词使用了,这里是使动用法。义为:使田赋和关市之征减轻些。“必先苦其心志”(《孟子·告子下》)中的“苦”是形容词,也出现在代词前(“其”),也活用了动词了,此处 是使动用法。只要掌握了规律,活用现象不难把握。

学习实词,还必须懂得一些通假知识,否则,读文言就会遇到很大困难所谓通假,就是古代书面语言的同音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通假字有两种情况:一是因古文字少,不能尽表其义,需要时,依据口语的声音用一个同音字代替,即所谓“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二是本有其字,书写者可能为一时方便而借用同音或音近、或笔划较少的字代替了本字的字被子沿用下来,也就成了通假字。通假字有同音通假(即两个字的韵母相同。)需要说明的是:①在中学阶段,将古今字也视作通假。如“莫”“通”“暮”(《石钟山记》):“至莫夜月明”)②所谓“同音”、“音近“,是指古音。古音与今音差别很大,如《淆之战》中“堕军实而长寇仇”一句的“堕”通“隳“,是“毁弃”的意思。从今音看,两个字的声、韵均不相同。再如《西门豹治邺》中“弟子趣之”一句的“趣”通“促”,是“催促”的意思,也属之种情况。

学习文言实词,还有其它一些知识也要了解。如复音词的偏义现象、异读问题。

偏义,是指由两个单音的近义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得音词,其中一上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作”,劳作;“息”,休息。这里只“作”起作用,“息”无义。

异读,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以上的读音。异读有多种情况,有时因义不同而异读,如“属”,在“衡少善属文”(《张衡传》)中读zhǔ,是“隶属,管理”的意思。有时因词性不同而异读,如“衣”,作为名词,读音是yī,当它活用作动词时,要改读作yì(“皆衣yì缯单衣,立大巫后”《西门豹治邺》)。

有时因通假而异读,也就是假借字要读本字的读音。如“君子生非异也”(《劝学》),“生”通“性”,要读“xìng”而不读“shēng”。有时因是专有名词而异读,包括人名、地名、官职名、乐曲名等。如“周景王之无射也”(《石钟山记》)无射,读wúyì,而不读wúshè。“可汗大点兵”(《木兰辞》),可汗,读kèhàn,而不读kěhàn。

下面谈一谈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的数量比实词少得多,《考试说明》又明确指出“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应该说比实词好掌握。但文言虚词同现代汉语的虚词相比,要比文言实词同现代汉语的实词相比的差距大。文言虚词中,几乎没有一个词是古今完全相同的,而且用法复杂,使用频率还颇高。所以在用大功夫学习实词的同时,也不可忽视虚词的学习。

文言虚词的知识,除散见于各篇课文书下注释和文后练习外,已在高中语文课本古文单元知识和训练中作了系统介绍,结合课文文句的学习就能掌握。因为文言虚词数量有限,也可通过列表归纳的方法帮助记忆。需要提醒的是:①文言虚词也存在容易与现代汉语中的同形词混淆的问题。如文言文中的“所以”边用,常常是“所”和“以”两个单音虚词,不能与现代汉语中的“所以”同解。还有“于是”、“至于”,也常常是介词“于”和代词“是”的连用、动词“至”和介词“于”的连用,其意义绝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连词“于是”和“至于”。②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更多,情况更复杂,甚至在同一语段中使用同一虚词,词性也相同,含义却各异。如《察今》中有这样一段话:“人问其<1>故。曰:‘此其<2>父善游。’其<3>父虽善游,其<4>子岂遽善游哉?”这段话中,用了四个“其”,都是第三人称代词,如果笼统地译为“他”就会指代不明,因为它们指代对象不同,第<1>个指代“抱婴儿的人”(前文有交待),第<2>个指代“婴儿”,第<3>个指代“婴儿”,第<4>个指代婴儿的父亲。③注意文言中的兼词。所谓兼词,是指古汉语的合音兼义词。从语音上讲,是由两个(或三个)字音合成的一个音节;从词义上讲,是指一个词包含有两个词的意义。如“盍”、“焉”、“诸”、“叵”等有时“兼义”,要分别讲为“何不”、“于其间(于之)”、“之于(或‘之乎’)”、“不可”。④同一个意义,可以用多个语词表达。如第二人称代词“你”,在文言文中有多个词来表示,请看下列例句:

1、三岁贯女(《硕鼠》)

2、吾与汝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项羽本记》)

5、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淆之战》)

这五个句子中的:“女”、“汝”、“若”、“而”、“尔”都是第二人称代词“你”。

《考试说明》要求中学生了解常驻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哪些算是常见的?共多少个?没有具体阐释。有人对出现在中学课本上的文言虚词作过统计,共240个左右,重复出现10次以上的83个,其中最常用而又必须掌握的有40个,这40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矣、自、乃、然、已、故、乎、亦、如、是、若、将、相、焉、且、请、遂、因、虽、或、夫、及、固、莫、诸、哉、即、耳、既。这40个常用虚词中,又有25个在中学教材中使用频率最高,又有一定难度,应该逐个研究掌握。这25个是:之、以、而、也、其、为、于、者、所、与、则、自、然、是、焉、且、请、遂、因、或、夫、莫、诸、即。

二、掌握语法规律是启开文言之门的一把钥匙

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应该说就具备了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条件,并且也的确能通部分文句,因为古今语法差异不大,句子的组合次序基本相同,如果真的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并能熟练地分析各种句子,那么文言百分之七十的常见句式也就能触类旁通了。但古今毕竟有异,例如,若不懂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知识,就译不通“宋何罪之有”(《公输》)、“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章》),用现代汉语语序“硬译”,则会译成:“什么罪的有?”“一支羽毛的不能举起,是不用力气。”这使人想起日本人说中国话。因此古汉语语法不但要学,而且要认真学。力量要放在古今语法歧异之处,即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所谓特殊句式。这些特殊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一些固定格式等等。这些知识,随中学语文教材的学习,均能逐一接触到,这里强调几点:

1、可以借助虚词知识掌握文言句式。如“者”、“也”常用在判断句里;“哉”、“夫”常用来表感叹;“乎”、“与”、“邪”、“何”、“盍”、“孰”常用表疑问;“之”、“是”常用来表疑问;“之”、“是”常用来作句子倒装的标志等等。

2、要从与现代汉语的比较入手,掌握各种特殊语序句式的表示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住这些形式。每一种形式要记一两个典型例句,以便类比判断。

3、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

“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

“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

“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

“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三、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是完整把握文言文内蕴的必经之路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文言文。不仅关涉着造字之源、句式之法、为文之妙,还包容着先哲之理、阴阳之变,乃至礼俗、宗法、地理、数术,更与古代历史密切相关。特别是先入我们中学教材的,又都是久传不衰的华章,其内蕴就更丰富、更深邃。那么,要准确理解古文文意,不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是不行的。我们在逐篇学习古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点滴积累,而且还要做必要的、较有系统的整理,如古代吏制,刑法,科举制度,人的姓、名、号、谦称、敬称等等,不求过繁过细地掌握,但要大体了解。

学习文言,还有一些重要环节(如诵读,就非常重要),还要学会断句,掌握翻译方法等等,诸多环节和技能训练要同时进行,才能提高阅读水平,达到中学大纲要求,完成中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任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4-13
首先,学习文言文要做到“三多”:多读、多背、多练。古人学习文言文,讲究烂熟于心,“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但其重视诵读的习惯无疑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我们所说的“多读”,主要是读课本,当然有机会的话,还应当尽可能阅读一些文言作品,如“四书”、“五经”、《资治通鉴》等,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视野。
“多背”是指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不折不扣的背诵,最好能一字不落的把它默写下来,连标点符号也不要弄错!你千万别以为这只是“死记硬背”,倘若你能坚持到底,那么,在潜移默化当中,你就自然掌握了古人的用语习惯和遣词造句的方法,你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自然而然的培养起来了。
“多练”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捷径之一,不仅要认真完成课后训练,而且要多做相关的字词句的分类训练,以拓展视野,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其次,学习文言文不仅要学会听课,而且要重视预习和复习。课前预习,除了结合脚注疏通文意之外,还应当进行详细的圈点勾画,结合语境,反复揣摩,找出自己暂时还无法理解的东西,对那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一定要加倍注意。当然,有条件的话,还应当搜集相关的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在预习的时候,千万别忘记了反复诵读课文,要尽可能读出作者的语气、轻重和感情,要流利通畅、声情并茂。如果有时间,还可以将不懂的地方制作成问题卡片,以便上课时及时与老师交流或互动。
上课时带着问题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并及时发表自己的观点,尤其是自己尚未弄懂而老师又忽略了的地方,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切忌浅尝辄止,不懂装懂!课后复习尤为重要,通过复习,不仅可以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还可以加深理解,触类旁通,培养自己的迁移能力。因此,同学们一定不要贪图省事儿,要是上课听听就了事,那么,你就有可能像“猴子掰包谷”一样──丢了包谷摘桃子,丢了桃子搬西瓜,丢了西瓜追兔子,丢了兔子空手回──到头来,自己什么也得不到!
第三,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学习。有的同学认为,学习文言文不外乎翻译课文,因此,上课时抱着参考书不放,就像落水的人抱着一根救命的稻草,视若宝贝,敬若神明,一切唯参考书是听!殊不知,这些人误把拐杖当双腿,丢了拐杖则寸步难行!他们上课时一般不怎么爱听老师的讲解,更不会动脑筋去思考问题,满以为参考书上什么都有,根本用不着操这份闲心。哪知长此以往,对参考书形成的依赖就像一颗定时的炸弹,随时都有可能要了自己学习的生命!
第四,学习文言文,关键是要重视归纳和积累。一般说来,初学文言文,最好做到“每课一归纳,单元一小结”。归纳整理时可以从特殊字词的注音、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成语典故、重点语句以及文化常识等个方面来进行,每个单项都可以自行规定一种特殊的符号,以提高学习效益。如:用“①②③”表示一词多义;用“※”表示名词作状语;用“#”表示使动用法;用“⊙”表示意动用法;用“≠”表示古今异义;用“=”表示通假字;用“@”表示成语典故;用“★”特殊句式……当然,无论做什么整理,都必须积累相应的例句,否则,你的知识点就成了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
第2个回答  2008-10-21
我觉得高中学习语文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不必太强制的去学习,可以自由灵活的掌握学习方法,多看多读文言文。不要只看课本的,要看多点课外的,看的时候猜测文章的意思,看完了,思考过了,再看翻译,检查自己刚才什么地方理解错了……久而久之就会有语感了。有语感的话,学习词性、句式也就简单了。
第3个回答  2008-10-19
你大可以不那么早做课外文言文的习题,课内的文言文很重要.

而其中重要考察的是十八个虚词(基本是这个数),一些实词还有句子结构,虚词实词的考察主要体现在选择题(高一好像还是有填空题?),句子结构主要是翻译,有一些特别的结构要记住的,这个主要是靠课上积累,多留意老师讲到的一些特别的句子,整理出来是个不错的方法.

高一主要还是以课本为主,所以不必太过着急,课本上的文章都是很有代表性的,高一先打好基础,理解好句子结构,到了高二高三再通过系统的复习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4个回答  2008-10-19
在一堂课里,人的注意可能只有20分钟,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听讲。记笔记的速度要跟上。重在理解。
基础知识手册上有文言知识,特别是实词,虚词一定要知道用法。
平时多背诵理解书下的注释,这样对古文翻译用处特别大。
在写作业题时,遇到不会的词语解释,要去查词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