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东京审判>这部电影后有什么感想?谢谢

ru ti

最近,国内推出了三部爱国主义教育的电影,而东京审判是上映最早,也是受评价最高的一部。一句话概之,是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

影片开头梅博士因排位顺序问题,拒绝出席记者见面会,为捍卫祖国荣誉而斗争。这一段在我观看这部电影之前,已经听我政治老师详细解读过。但当我看时仍然被他那种民族感,荣誉感所震撼。在他国审判官眼中这些是鸡毛蒜皮的事,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获得应有的利益和地位。而在中国审判官眼中,这是对中国200万牺牲人民的不屑,对抗日战士浴血奋战的不公,对中国抗日成就的不理。所以当大法官最终调整顺序时,他也领悟到这调整对中国人的重要意义所在,并感叹地夸奖梅博士为斗士。

其后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最让我发我深思做出要数那出场作的假和尚那一段。面对前面三位大师残被阉割,他为了求生而选择了奸污那姑娘。有人会抨击他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但试问一下自己,你会选择怎么做。是舍生取义?还是苟且偷生?我的自问变成了自责,我不能舍生取义,不能像三位大师那样能毅然以生命捍卫仁义,但难道就只因像假和尚这样贪生怕死的行为,我们就从道德伦理等方方面面打倒他?试反过来想,如果当时他也义无反顾就死,谁又能在远东法庭上鉴证当时在南京这残忍的一幕。人总会有自己的弱点,当人被击中的弱点,在那时人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人,只是他人的扯线玩偶。也许这是那人最本性的一面,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挣脱那根线,宁愿就死也不舍义呢?也许抗战年间大多数人会,我也从我父辈身上看到了这一点品质。但当时不也有很多像假和尚一样懦弱的人,何况我们这些一代不如一代的青年人。的确,在没有战争的年代,具有舍生守节意识的人毕竟不占多数。突然,我脑海中浮现出一段鲁迅说的话,一句让我读后很自卑,也很害怕的话,是鲁迅先生写来讽刺读经者的:我看不见读经之徒的良心怎样,但我觉得他们大抵是聪明人,而这聪明,就是从读经和古文得来的。……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再进一步,并可以悟出中国人是健忘的,无论怎样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都不要紧,经过若干时候,自然被忘得干干净净;只要留下一点卫道模样的文字,将来仍不失为"正人君子"。我有时会想,我在义务教育春风滋润下,却有时干出一些与教育主旨不符的行为。而在同龄人中,我还扮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也许我比同龄人更正人君子,可我仍然是一个类似假和尚那样的人。我开始怀念鲁迅,鲁迅现在离我们太远了。像我犹且读上他几篇文章。而我身边大多数人则因白话文不易懂而不读。我较同龄人更"正人君子",但仍是鲁迅怦击过的那种人,可见当代学子不少已沦为鲁迅年间失去灵魂的人了。鲁迅先生,您在哪啊!

影片中还有介绍关于日本人对战时中国战区士兵写书信时,不允许提及战事,而且国内媒体也控制得相当好,以至于在日本战败后,很多日本人认为是中国人的错,并对中国产生了仇恨,有的甚至不亚于中国被害民众对日本的仇恨。但影片中同时也有一个从中国战归士兵的角色,这个角色是与未上过前线的日本人作对比的。就我个人认为,这个角色反应了日本人并不是没有良知,也不是什么天生就健忘的人。就那名士兵而言,他不但自己深深的忏悔,而且大义灭亲,把自己杀人成性的弟弟给亲手杀了。日本人自己都难以忍受那种残忍的画面了,很难想象当时中国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是如何煎熬的。但受过武士精神教育,有强烈民族优秀思想的军事家们就已经不同于普通日本民众。他们有大大的野心,有自己充足的理由去侵略,有不肯反思的决对自我肯定。他们在法庭上的百般阻挠与挑衅让全世界惊叹,惊叹的不是它的,而正是他们的无知与不悔改。日本民众性本善,是一代又一代狂野的领导者扭曲他们的人生观,善良的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决对忠实的天皇、内阁却是十恶不赦的大恶魔。所以才有现在日本教科书被改,却只有少数日本人提出异议。他们太相信他们的国家,他们的领导人。而我们现在中国施行义务教育,人们大多用抨批的眼光看待,不相它,说他不好、无用。我想我们义务教育就是十年后,也很难整体提高国民素质。因为我们扎根里的思想就不行。效仿明治维新时普及教育,像他们一天给后一代一杯牛奶一样的做法是好的,但也应就我国国情调整一下。现在他们文化侵略太泛滥了,我们民族文化意识太薄弱了,徒有一身本领,到时别国一点金钱诱惑就离开中国,教育还是失败的。怎么办?还是让领导人想去吧!何必杞人忧天呢!

还有一处不明,就是为什么法官们大多不赞同死刑。其中有些是宗教因素,而更多是自己让为太过残忍。但对比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没有让他们像墨索里尼一样挂尸广场示众,只是曲曲死刑,已经够仁慈的呢。也许是那两颗原子弹让西欧让美国人都认为下手太重,以至于他们有同情之心,于是出

最近,国内推出了三部爱国主义教育的电影,而东京审判是上映最早,也是受评价最高的一部。一句话概之,是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

影片开头梅博士因排位顺序问题,拒绝出席记者见面会,为捍卫祖国荣誉而斗争。这一段在我观看这部电影之前,已经听我政治老师详细解读过。但当我看时仍然被他那种民族感,荣誉感所震撼。在他国审判官眼中这些是鸡毛蒜皮的事,那是因为他们已经获得应有的利益和地位。而在中国审判官眼中,这是对中国200万牺牲人民的不屑,对抗日战士浴血奋战的不公,对中国抗日成就的不理。所以当大法官最终调整顺序时,他也领悟到这调整对中国人的重要意义所在,并感叹地夸奖梅博士为斗士。

其后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最让我发我深思做出要数那出场作的假和尚那一段。面对前面三位大师残被阉割,他为了求生而选择了奸污那姑娘。有人会抨击他这种不仁不义的行为,但试问一下自己,你会选择怎么做。是舍生取义?还是苟且偷生?我的自问变成了自责,我不能舍生取义,不能像三位大师那样能毅然以生命捍卫仁义,但难道就只因像假和尚这样贪生怕死的行为,我们就从道德伦理等方方面面打倒他?试反过来想,如果当时他也义无反顾就死,谁又能在远东法庭上鉴证当时在南京这残忍的一幕。人总会有自己的弱点,当人被击中的弱点,在那时人就不再是一个真正的人,只是他人的扯线玩偶。也许这是那人最本性的一面,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挣脱那根线,宁愿就死也不舍义呢?也许抗战年间大多数人会,我也从我父辈身上看到了这一点品质。但当时不也有很多像假和尚一样懦弱的人,何况我们这些一代不如一代的青年人。的确,在没有战争的年代,具有舍生守节意识的人毕竟不占多数。突然,我脑海中浮现出一段鲁迅说的话,一句让我读后很自卑,也很害怕的话,是鲁迅先生写来讽刺读经者的:我看不见读经之徒的良心怎样,但我觉得他们大抵是聪明人,而这聪明,就是从读经和古文得来的。……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美名。再进一步,并可以悟出中国人是健忘的,无论怎样言行不符,名实不副,前后矛盾,撒诳造谣,蝇营狗苟,都不要紧,经过若干时候,自然被忘得干干净净;只要留下一点卫道模样的文字,将来仍不失为"正人君子"。我有时会想,我在义务教育春风滋润下,却有时干出一些与教育主旨不符的行为。而在同龄人中,我还扮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也许我比同龄人更正人君子,可我仍然是一个类似假和尚那样的人。我开始怀念鲁迅,鲁迅现在离我们太远了。像我犹且读上他几篇文章。而我身边大多数人则因白话文不易懂而不读。我较同龄人更"正人君子",但仍是鲁迅怦击过的那种人,可见当代学子不少已沦为鲁迅年间失去灵魂的人了。鲁迅先生,您在哪啊!

影片中还有介绍关于日本人对战时中国战区士兵写书信时,不允许提及战事,而且国内媒体也控制得相当好,以至于在日本战败后,很多日本人认为是中国人的错,并对中国产生了仇恨,有的甚至不亚于中国被害民众对日本的仇恨。但影片中同时也有一个从中国战归士兵的角色,这个角色是与未上过前线的日本人作对比的。就我个人认为,这个角色反应了日本人并不是没有良知,也不是什么天生就健忘的人。就那名士兵而言,他不但自己深深的忏悔,而且大义灭亲,把自己杀人成性的弟弟给亲手杀了。日本人自己都难以忍受那种残忍的画面了,很难想象当时中国百姓在水深火热中是如何煎熬的。但受过武士精神教育,有强烈民族优秀思想的军事家们就已经不同于普通日本民众。他们有大大的野心,有自己充足的理由去侵略,有不肯反思的决对自我肯定。他们在法庭上的百般阻挠与挑衅让全世界惊叹,惊叹的不是它的,而正是他们的无知与不悔改。日本民众性本善,是一代又一代狂野的领导者扭曲他们的人生观,善良的他们万万没想到他们决对忠实的天皇、内阁却是十恶不赦的大恶魔。所以才有现在日本教科书被改,却只有少数日本人提出异议。他们太相信他们的国家,他们的领导人。而我们现在中国施行义务教育,人们大多用抨批的眼光看待,不相它,说他不好、无用。我想我们义务教育就是十年后,也很难整体提高国民素质。因为我们扎根里的思想就不行。效仿明治维新时普及教育,像他们一天给后一代一杯牛奶一样的做法是好的,但也应就我国国情调整一下。现在他们文化侵略太泛滥了,我们民族文化意识太薄弱了,徒有一身本领,到时别国一点金钱诱惑就离开中国,教育还是失败的。怎么办?还是让领导人想去吧!何必杞人忧天呢!

还有一处不明,就是为什么法官们大多不赞同死刑。其中有些是宗教因素,而更多是自己让为太过残忍。但对比日本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没有让他们像墨索里尼一样挂尸广场示众,只是曲曲死刑,已经够仁慈的呢。也许是那两颗原子弹让西欧让美国人都认为下手太重,以至于他们有同情之心,于是出手较轻。但最终该惩罚的还是惩罚了,该判死刑的还是判了死刑,结果还是让中国人能接受的。但中西文化思想之别,还有待我自己琢磨一下。

"东京审判"的确是一部不错的纪录片,它留给人们很多思考,也许人们在思考中,会唤醒那颗沉迷的心灵。

手较轻。但最终该惩罚的还是惩罚了,该判死刑的还是判了死刑,结果还是让中国人能接受的。但中西文化思想之别,还有待我自己琢磨一下。

"东京审判"的确是一部不错的纪录片,它留给人们很多思考,也许人们在思考中,会唤醒那颗沉迷的心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18
  灰色的开场

  灰色的废区,配着解说的声音。这样惨痛的画面在我的印象中有过几次,在电视新闻里,在报纸上,不过出事的地点都是中国。这次很特别,是日本。我觉得我在看的时候应该要笑的,应该能感觉到那种报复、报应的快感。可是没有,心里只是一阵无声的疼痛。也许,很多时候我们期望的都是和平,不管受害者是谁,我们都不愿看见伤害。
  上帝是仁慈的,我们祈祷着和平。

  中国法官和律师

  1946年3月20日,受中国国民政府的委任,作为远东国际大法庭的中国法官,梅汝璈飞抵 东京。
  在对于座次的讨论上,总法官用各种的方式劝说梅汝璈妥协,最后还以诱骗(先排演,我好再换位子)的方式让梅汝璈改变立场。但是梅汝璈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不为外界压力而妥协。显出了做为一个中国人坚毅与智慧。
  当辩访律师也激烈、无理的言语去质疑,他企图用言语去激怒法官。总法官显情绪有些失控,眼看就要陷入辩方律师的圈套。可是,在这个时候,梅汝璈却用他的冷静制止了一切。再一次的证明了中国人的存在。
  激动、欢欣以及对责任重大的担忧,百种思绪压抑下的梅汝璈凭着自己的智慧,一次再一次的为中国争取权利。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举动,他是靠着什么来支撑那么多的压力的呢?如果是你,你能坚持多久..

  在长1年多的审判过程中,他用自己的智慧赢得其他法官的认可。还记得他在最后一次商讨时的那段陈词,又是何等的让人震动。也正以为如此,法律的审判才最终话上一个公正的句号。
  一个男人的能力有多少?一个国家荣誉给人的力量是多少?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想想。以后该怎么做,自己选。

  在说说那些精干的律师们,他们又是怎样一点一点撕开那些罪犯倔强的嘴,让那些罪犯得到应有的惩罚的...
  土肥原贤二的沉默,板垣征四郎的强辩,东条英机的一再狡辩...可是最终怎么样了呢?沉默不能改变什么,强辩也在铁证下被倪征燠的机智打败了,而东条英机的言论,还没说完已经引起的庭上的愤恨...
  还有什么好辩解的,我们用法律去判定他们的罪恶已经是对他们最大的仁慈了。
  “只要你打不死老子,老子就会站起来!”这是检察官向哲浚鼓励梅汝璈的一句最有力度的言语,也正是他激醒了犹豫中的梅汝璈。不能否认他在后来审判中带来的效应。他用他的坚持鼓励了梅汝璈,激发了梅汝璈。最后才有了梅汝璈的那段慷慨陈词,才有了最后圆满、公正的结束。

  最可耻的言论

  看着一个个曾经横行中土的侵略者们,看着他们以被告的形式站在法庭上,看着全世界的人们给与他们唾弃的言语,那是何等的快哉!只是,当我们的法官们、律师们,当他们把控诉一一罗列出来的时候,他们却矢口否认了!
  "那些人们所公认的灾难制造者门,当他们站在国际法庭上,被全世界关注战争的人多注视着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悔改之心,反而一致的诡辩自己无罪."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嘴脸,他们的言论只能再一次的激起我们的愤恨,他们的行为是不能被原谅的.

  “南京没有大屠杀,季南检查关所说的,日本皇军对中国俘虏、平民、妇女实施的所谓的有组织且残忍的屠杀、奸淫的指控全部都是诬蔑...全都是谎言!”
  “对于一切的指控我全部否认,难道日本政府能够忍心看着,东北人民生活在苦难和混战当中吗?那到我们出于同情和友谊帮助他们也成了罪过吗?....我始终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日本人..因为关东军和中国东北相比兵力上处于1:20的劣势...为了防止被攻击...我们只是自卫...”

  日本军界人物

  本庄繁

  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日俄战时就以中尉军衔在中国领土参加过战争。1921年本庄繁曾任张作霖的军事顾问。1931年8月就任关东军司令官,后来成为发动“九一八”侵华事件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九一八”后本庄繁指挥日军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并参与炮制伪满傀儡政权,由于侵略中国有功,后来得到男爵称号,并升任陆军大将。日本投降后自杀。

  南次郎

  与本庄繁一样,南次郎曾以骑兵第一联队中队长的身份参加过1904~1905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战后他于1906年任日本关东军总督府陆军参谋。“九一八”后,南次郎批准了关东军的行动,并有效阻止了日本内阁企图干涉关东军扩大事态决定的实行,使关东军在东北的侵略不断扩大。日本战败后南次郎被判为甲级战犯。

  土肥原贤二

  土肥原贤二曾经先后十次来中国,在中国从事特务工作达二十余年之久,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通”。“九一八”前,土肥原贤二曾经作为张作霖的军事武官。1931年8月,他担任日本奉天特务机关长,与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花古正等人一起,策划并发动了“九一八”侵华战争,并在此后担任第一任伪奉天市长。土肥原贤二还曾参与诱胁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战后被定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

  板垣征四郎

  板垣征四郎是策划“九一八”侵华战争的核心骨干人物。他在战前曾历任日本驻华使馆助理武官、参谋本部部长、关东军高级参谋等职。“九一八”后,板垣征四郎任奉天特务机关长、伪满洲国军政最高顾问。并在1936年担任关东军参谋长,并在1937年以日军第五师团长的身份率日军入侵中国华北,战后被定为甲级战犯处以绞刑。

  石原莞尔

  1928年的石原莞尔本来只是日本关东军的一个参谋。1931年,他与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等人一起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九一八”事变,并策划培植伪满傀儡政权,是板垣征四郎的得力助手和幕后智囊团人物。“九一八”后仅6年,石原莞尔就升任日本陆军中将。

  河本大作

  1914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大学的河本大作曾经是日本关东军的高级参谋。1928年,以河本大作为主策划部署了谋杀张作霖的计划,在皇姑屯炸死了张作霖,目的是引发东北混乱,为日本制造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成功炸死张作霖后由于日本内部对于侵华政策的矛盾,河本大作被解职,后来转向日本的经济侵略体系,并在“二战”后成为阎锡山的军事顾问,后病死于太原战犯管理所。

  花谷正

  1928年的花谷正是日本关东军的参谋、步兵第33联队大队长。1930年在奉天特务机关担任辅助官。在任上花谷正与土肥原贤二、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等人一起,积极策划武装占领东北,是制造“柳条湖事件”和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核心人物之一。“九一八”战后担任伪满洲国军事顾问。

  日本政界人物

  林久治郎

  林久治郎在1928~1932年任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一贯主张对华进行高压外交,虽然反对日本军部介入外交活动,但这只是当时日本内阁和军部在侵华策略上的分歧。林久治郎试图支持张作霖以维持日本在中国东北利益的策略因河本大作暗中策划炸死张作霖而破灭,不得已只能拥戴张学良,并试图通过威吓张学良,强行组织中国南北妥协,最后引发张学良反日,东三省易帜。

  松冈洋右

  作为“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的鼓吹者,松冈洋右在“九一八”前多次担任中国领事,鼓吹“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确保和死守满蒙生命线当然也是天经地义,无可非议的”,为日本侵华造舆论。“九一八”后曾经作为日本驻国联首席代表,为日本入侵中国东北辩护。1935年,松冈洋右担任日本在东北的满铁总裁,1940年担任日本外相,参与缔结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的三国同盟。

  日本侵华理论元凶

  北一辉

  北一辉早年曾经是中国革命的同情者,然而五四运动后,他所抱有的狭隘民族主义立场,使其成为侵略中国最狂热的鼓吹者之一,也是日本著名的法西斯理论家和日本法西斯运动的首创者。北一辉最重要的“理论创造”就是在中国上海写成的《日本改造法案大纲》。该理论宣称解决日本危机和生存的办法,是通过大亚细亚主义建立世界联邦,而日本是当之无愧的领导者。要完成称霸亚洲的使命,必须打败英美,建立一个北起西伯利亚,南到大洋洲的大帝国。

  大川周明

  作为日本法西斯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理论家,大川周明是“二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28名被指控为甲级战犯中惟一未担任过日本军政要职的人。这足以显示出他在侵略中国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川周明是日本所谓“亚细亚主义”的权威人物,在他的理论核心中,日本应当担负起“拯救亚细亚的重任”,为此必须建立独裁政权,一切暴力手段都是必须运用的“双刃剑”。大川周明曾连续三次策划发动政变,最后成为大东亚战争的鼓吹者。在美国庇护下,这个甲级战犯最后竟得以逃脱制裁。

  日本民间侵华人物

  川岛浪速

  川岛浪速是一名日本浪人,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历史中,他最为知名的行动就是策划“满蒙独立”。他的毕生梦想是在中国东北地区和中国蒙古东部建立一个受日本控制的傀儡国家以对抗俄国,为此从1894年7月中日战争爆发开始,川岛浪速多次参加日军侵华战役。他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是个“中国通”。在利用清朝遗老肃亲王复辟失败后,川岛浪速竭尽所能策划了满蒙独立运动,但最终失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11-01
很失望,许多日本人都是中国人演的,这表明日本对侵华历史基本还是持否认态度.
第3个回答  2008-10-18
中国人拍的,有背史实
第4个回答  2008-10-18
日本自作孽,不可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