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中有哪几种主要的动机理论?其理论要点是什么

如题所述

1、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其主要观点是: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稳固关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因此,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

认为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比如: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为了让学生好好学习,会奖励学生小红花、小卡片等。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会奖励允许学生多看一会电视、多玩一会游戏,或者买一个玩具等等。

2、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其主要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而人具有5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所以马斯洛认为人因为有了内在的学习需要会产生相应的学习动机。比如:人因为有了生理需要,所以会学习吃、喝等行为。

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其主要观点:成就动机是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趋向成功的倾向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

避免失败的倾向指为了避免因失败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不良情绪。所以趋向成功的人更加倾向选择难度为50%的任务,当其面临失败的时候,其学习动机水平会提高;避免失败的人更加倾向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其面临失败的时候,其学习动机水平会降低。

4、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维纳,其主要观点是: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

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在教师招聘考试中主要的考查方式是维度和因素的匹配,这里需要考生能够准确的识记每一个因素所对应的维度,以便在考试的时候能够顺利地实现再认。

此外,在这六个因素中,如果学生长期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能力强,那么他容易产生骄傲、自负的心理。但是如果学生长期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能力差,那么他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教育心理学上将后者称为习得性无助,其通常表现为:

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丧失自信心等。考生需要着重注意一下,习得性无助经常以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出现。既然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归因于能力都会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作为老师来讲应该引导学生将其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努力程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5、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其主要观点: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包含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先行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期待。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1

1、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巴甫洛夫和斯金纳,其主要观点是:人的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某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的稳固关系,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强化的行为更倾向于再次出现,因此,不断强化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认为强化能够促进学习动机

比如: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老师为了让学生好好学习,会奖励学生小红花、小卡片等。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会奖励允许学生多看一会电视、多玩一会游戏,或者买一个玩具等等。

2、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其主要观点:认为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被激发出来的。而人具有5种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所以马斯洛认为人因为有了内在的学习需要会产生相应的学习动机。比如:人因为有了生理需要,所以会学习吃、喝等行为。

3、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其主要观点:成就动机是个体为达到某一有价值的社会目标的内部动力。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趋向成功的倾向和避免失败的倾向。

趋向成功的倾向指力求克服障碍,施展才能,从而尽快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心理倾向;避免失败的倾向指为了避免因失败在他人心中形象受损时带来的不良情绪。

4、成败归因理论

成败归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维纳,其主要观点是: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

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5、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其主要观点: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包含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

先行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期待。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是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07
一、 动机的理论 (一) 动机的本能理论 1、 本能概念:个体生而具有的,程序化的行为模式或行为倾向。 2 2 、 弗洛伊德: 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 1 2.1 生的本能:力比多(libido),弗洛伊德用力比多这个词来概括一系列行为和动机现象。如 饮食、性、自爱、他爱等个人所从事的任何愉快的活动。2 2.2 死的本能:萨那托斯(thanatos),像仇恨、侵犯和自杀等都是死的本能。 3、弗洛伊德把心理结构比作冰山,露出水面的小部分为意识领域,水面下的大部分为无意识领域。这个无意识的大部分是冲动、被压抑的愿望和情感。 4、弗洛伊德采用自由联想、释梦等方法来揭示无意识的动机过程。 (二) 动机的驱力理论 驱力是指由机体的生理需要所唤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个体采取行动,恢复体内平衡。 1、1918 年,伍德沃斯在《动力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内驱力概念。 1、赫尔:原始性内驱力和继发性内驱力。 1 2.1 原始性内驱力,同生物需要状态相伴随,并与有机体的生存有密切的联系。 2 2.2 继发性内驱力,指情景而言,后天社会性需要而产生的驱力。 (三) 动机的强化理论 1 1 、 斯金纳正强化、负强化。 1 1.1 正强化,积极强化,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映概论增加。 2 1.2 , 负强化,消极强化,当某种刺激在环境中减少或消失,使行为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负强化,是有机体力图避开的那种刺激。 2 2 、 强化的安排: 2.1 立即强化与延缓强化 1 2.1.1 立即强化,个体出现正确反应后,立即给予奖赏,其效果较佳。 2 2.1.2 延缓强化,正确反应出现后,过一段时间再给奖赏,其效果较差。 2.2 连续强化和部分强化 1 2.2.1 连续强化,只要个体做出正确反应,均给予强化,这种强化方式不仅不经济,而且一旦取消强化,其学到的行为很快消退。 2 2.2.2 部分强化,只在部分正确反应之后给予强化,如果部分强化适度,就可以达到或超过连续强化的学习效果。 3 3 、 强化理论的应用。 3.1 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 3.2 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3.3 小步子前进,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 3.4 及时反馈,就是通过某种形式和途径,及时将结果告诉行动者。要取得最好的激励效果,就应该在行为发生以后尽快采取适当的。
第3个回答  2016-12-21

动机理论还是很多的哦,入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