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思想政治下册的所有原理及方法论(人教版)

RT 谢谢亲们~~不甚感激

高二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第一课原理与方法论:(辩证唯物论)
1.物质决定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反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补充)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考试时最好用第五课——1 )
自然界是客观的。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意识产生后,自然界及其规律仍然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而存在。
这要求人必须尊重自然界及其规律的客观性,否则要受到规律的处罚。
①人能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物和改造自然物,(向自然索取,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是人的本质能力的体现,但是人在自然面前不能随心所欲。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人类改造自然,开发资源,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治理环境。
5.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原理及方法论:
(1)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即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形而上学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这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物质和运动密不可分,善于在事物的运动中去认识事物,把握规律,使自己的思想适应变化了的客观情况,按变化了的客观规律办事。既要反对唯心主义,又要反对形而上学观点。 Eg.“刻舟求剑”
6.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这要求我们即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 Eg.“稳如泰山”
7.发展的原理及方法论:
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都是变化发展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
这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具体做到:一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二是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三是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成长。
8.规律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事物运动不仅是有规律的,而且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有不可抗拒性。
(方法论1)这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方法论2)这要求我们要按规律办事,若违背客观规律,不仅办不好事情,而且必然遭到失败。
9.认识、利用规律的表现:
(1)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改造世界。
(2)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第三课原理与方法论:(唯物辩证法)
1.矛盾分析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有三种:①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③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方法。
理论依据(原理)
方法论
(运用)实例
矛盾普遍性
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矛盾的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量体裁衣、因地制宜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善于把握重点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善于把握主流
工作成绩是主要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防止片面性。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在: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③事物矛盾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一风吹”。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注: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在不同的场合还可以相互转化,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这要求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必须把这两个方面辩证统一起来,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5.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并且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次要矛盾解决得好坏,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也会产生影响。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总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6.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1)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了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辨方向、识大局。
(2)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矛盾主次方面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主次方面转化了,事物的性质也就改变了。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发展中,支流也会促进或阻碍主流的发展。
(总方法论)看问题要全面,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准确把握事物的性质及其变化。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认识复杂事物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事物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第四课原理与方法论:(唯物辩证法)
1.内外因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而事物的外部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这要求我们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①要重视内因的作用。②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③要正确地对待机遇。④要辨证地对待自己所处的现实条件。)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把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
2.事物发展状态原理及方法论:
(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分原理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当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分原理2)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新出现的事物会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量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再一次引起质变。
这要求我们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即:要坚持适度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要想促成事物的质变,就应当有意识地优化事物的结构)
3.事物发展趋势原理及方法论: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原理另解)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即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的成长壮大要经历曲折的过程,即道路是曲折的。
这要求我们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的困难。
(方法论另解)①因为道路是前进的,所以我们要有乐观的精神状态,善于克服困难。②因为道路是曲折的,所以我们要承认并充分估计困难的存在。
第五课原理与方法论:(认识论)
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唯物论)
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有所建树,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和主观因素的制约,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的实际条件出发,还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这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2.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现象和本质是密切联系,密不可分的。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现象的根据就在于本质。
这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3.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原理及方法论: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发挥主观能动性,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前提条件。第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这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关键条件,即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的分析和综合过程。
这要求我们既要大胆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占有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又要善于思考,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个别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
4.深化认识,扩展认识,把认识向前推移原理及方法论:
人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深度上逐步地深化认识;从广度上不断地扩展认识;从进程

上将认识向前推移。认识总是发展的。
这要求我们在认识的过程中,使认识深化到事物更深的层次,扩展到更广的空间或领域,并注意使认识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向前推移。坚持以矛盾分析法为核心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重视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第六课原理与方法论:(历史唯物论——价值观)
1.社会存在决定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
2.社会意识反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错误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价值观导向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错误的价值观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和坚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4.集体主义价值观导向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取向。集体主义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
这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
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这要求我们在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