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高二政治下册原理及方法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08-03-18
认识
一、要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一)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它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
1、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突出地表现为“想”;(不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即“做”;
3、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1、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原因:
(1)事物的本质与规律隐藏于现象之中,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抽象思维能力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2)事物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3)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困难。
2、发挥主观能动性所受的制约和限制因素:
(1)客观因素。包括客观规律,客观条件。(所以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
(2)主观因素。(所以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端正主观动机。)

二、学会分析事物的本质
(一)人事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原因是:
1、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
2、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二)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
2、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三)深化、发展认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需要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得以完成。)
1、深度上,认识需要不断深化;
2、广度上,认识需要不断扩展;
3、进程上,认识要不断地向前推移;

三、注意培养科学思维方法
(一)人们认识事物时,既要对事物及其过程的有关要素进行分析,又要对事物从整体上进行综合把握。(分析与综合相结合)
1、对各要素首先作出周密的分析,才可能从整体上进行正确的综合;
2、对事物各种要素从内在联系上加以综合,才能正确地认识整个客观对象。
(二)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注意:立足客观条件和规律)

实践
一、 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事物的一切活动。
(一)实践的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主体是人,有一定的客观对象,物质手段是工具和其他设备。)
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二)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2、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这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
3、科学实验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从生产实践和处理社会关系实践中逐步分化何发展起来的新的实践形式,它事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地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三)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的根本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二、 在实践中锻炼成才
(一)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地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物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二)同群众实践相结合(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要相信群众;
2、相信群众才能依靠群众;
3、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目的是要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三)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思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