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教育孩子,家长需要注意什么?孩子的教育跟家长息息相关,具体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第1个回答  2019-07-11
家长要教育孩子,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则,自己的言行举止,都要文明得体,做孩子的榜样。有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形象,满口脏话,说是教育孩子,其实我认为是给孩子树立不好的形象。或者喝着老酒,说话糊里糊涂,不知说给谁听
2.教育孩子要以说理的方式,与孩子交流。或者蹲下来,拉着孩子的手,亲切温和地说话。孩子犯错,决不能以打骂的形色,来说服人,粗暴的行为,只能让问题激励,恶化。
3.让孩子做事,完成得好,一定要奖励,或者给个大大的赞也可以,这时对初出茅庐的小心灵是多么的疼爱与赞赏。对孩子莫大的鼓励。多做亲学游戏,那样孩子对父母更亲近,更贴心,孩子会越来越勤快。
4.孩子在做功课,认真学习时,父母不要以关心的名义,给他送水,送水果等等,以为这是关心爱护他,其实是影响他学习,让他不专心而分心,学习没长心,坐不住。家长应该静静地观察,他坐了坚持了几分钟,然后进行鼓励,慢慢锻炼他,坐的时间越来越长,心慢慢静下来,学习专心,成绩越来越好。
5.孩子大了,有自己想法,万一有烦恼,父母要了解并理解,帮他想办法,共同解决。这样孩子很愿意听父母话,有心事也愿意分享。
第2个回答  2019-06-09
1、不要挑逗孩子。无论人多人少,不要随意用嘴斗孩子,孩子还不具备判断的能力,分不清事情具体的对错,长久就会让孩子产生无原则的状态,这与家长的举止是分不开的。
2、好习惯,家长是模范。不知不觉中家长没有注意到孩子的行为在模仿你,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就会运用暴力,威胁孩子以后不再犯。知道吗,这根本解决不了教育的问题。孩子是你的影子,一定要找影子出现问题的根源。
3、多交流,共同协商。平时我们家长就要多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近况,同时夫妻之间也要达到教育一致。记住孩子是你的事业,不要到晚年时才悟出教育该如何如何。
4、孩子的教育问题需要父母共同开展,不能仅有妈妈负责教育,父亲不管,或者仅有父亲负责教育,妈妈不管。这样会让孩子体不到父母共同的关爱,也会让孩子的教育问题出现偏差,因为父母的教育观念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性。
5、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作为父亲、母亲还需要时刻让孩子认识到哪里错了,该如何的改正,以后该如何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孩子或者谩骂孩子,这样会让孩子感觉不到父亲、母亲的爱,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如何改正,只觉得无厘头。
6、在孩子犯错或者做错作业的时候需要通过自己帮助孩子纠正后需要及时鼓励孩子,让孩子相信自己下次会做的更好,从而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如果一味地指出错误,而不加鼓励,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天生就很笨,没有办法了,孩子自然也不会上进了。
7、在孩子放假或者周末或者有空闲时间的时候父母亲需要带着孩子去外面旅游,因为通过旅游一方面可以让孩子适当放松放松,让自己更愉快的学习,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旅游认识新的好朋友,知晓外面的世界,从而不断拓地展自己的视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8、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夫妻俩可以协商处理,意见不和时可以适当听取孩子的意愿,因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断地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审美观,如果家长强加于自己的观念,会让孩子没有独立判断的意识和空间。
9、父亲、母亲教育孩子,不能一味地让孩子看书或者看电子产品,而要注意休息,按时的睡觉,还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同时也需要保护好孩子的视力,不要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戴眼镜了。
10、父母亲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真正的兴趣爱好,所谓的真正的兴趣爱好是指孩子真正喜欢的东西而非父母亲真正喜欢的东西,因为孩子如果不喜欢,父母强加于孩子会让孩子痛苦万分。
第3个回答  2019-04-01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是一个优秀的人。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孩子天性不听话,我们都不能急躁,需要耐心的去教育。有些东西不能去动,可孩子就喜欢去碰它,也要父母耐心的讲解。其实父母的言行也是孩子学习的对象,所以父母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平时也要注意观察孩子,及时改正孩子一些不好的习惯。还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好的要求,不能过高,合理就好,当孩子完成了,也不要吝啬你对孩子的赞美。从小树立孩子的信心。总之,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操之过急,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第4个回答  2018-12-16
1、尊重孩子的意愿与选择:兴趣是成功的第一位老师,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孩子的内在兴趣。但是我们今天家庭的教育体制、学校的教育体制,正是扼杀了孩子内心普遍存在的兴趣和动机——强迫孩子做什么,而不管孩子内心的想法,不是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而是去设计蓝图,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
2、成为孩子的好伙伴: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父亲必须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心理发展条件,除了给孩子买一些适合孩子心理发展的图书读物,让孩子在一个丰富舒适的环境里成长,最主要的是父亲要以极大的爱心去关注孩子,多花时间和心思与孩子一起玩,满足孩子在情感和求知欲方面的愿望。因为从2岁开始,孩子就需要同龄玩伴,通过与自己年龄相仿或略大的孩子以及大人玩耍,孩子从中可以学会妥协、同情和合作,还会发展出一些新的技巧、兴趣、责任心。
3、赞美是良好的润滑剂:当赞扬成为一种习惯后,对于孩子而言,这些赞扬或是已成了一种冷漠的评价,使孩子不屑一顾,失去了它的真正效果,或是令孩子沾沾自喜,看不清自己的真实水平,阻碍学习的进步。所以,家长在夸赞孩子时,应谨慎、适时、适度,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5个回答  2019-04-09
第一注意:要耐心,不能急燥。孩子还很小,大人的话对他或她还有点深。父母不能只管说了,还要考虑到孩子理解没有,所以要耐心讲解;孩子有时粘人,要耐心;孩子犯了错,也要耐心。

2/6
第二注意:对孩子的教育不追求一次见效。老生常谈是必要的,不要烦。重要的问题一定要反复强调。天长日久,日积月累,会有成效的。

3/6
第三注意:说教为主,身教树立榜样。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我认为应以说教为主。身教是给孩子看,父母是怎么做人做事的。父母能做到,他长大也能做到。

4/6
第四注意:要观察细微变化。有时候孩子的改变虽然不能让人满意,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实际上已经在往好的方向转变。从细微处可以看出来。如孩子的字写的不好,要求他认真写,短期看变化不大,同写得好的人差距可能还在拉大,但仔细看却工整了不少。

5/6
第五注意:不降低要求也不可提出过高要求。要有目标,但不应要求过高。同时暂时没有达到要求,也不要降低要求。

6/6
第六条注意:不放弃信心。对孩子的教育是长期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都是很美好的。要完全实现确实有一定难度,但也不是遥遥无期。即使如此也不放弃信心,相信付出终将收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