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论语前三篇其中5则感悟

论语中的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中其中的五篇感悟,300字左右!!!要具体的章节
无需翻译!

我来试试,希望满意!
五篇各300字吧!不然单单原文就够数啦!
祝学习愉快!

【学而第一】
1.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一个人花言巧语,装出一副和颜悦色的样子,很少有仁德的。”这一章是教人知人的。
君子坦荡荡,为什么要装模作样呢?巧言令色,让人不设提防,甚至觉得可亲可敬,轻一点是另有所图,重一点就是包藏祸心。内怀深险之人,外面看去还就是这样。李林甫和人讲话时一定是嬉怡微笑,所谓令色,其实此人狡险忌克。再如王莽以谦恭篡汉,武则天以卑屈祸唐,这都是巧言令色的另一种极致。
当然,也可能有的仁人是言自巧、色自令,我想象中子贡可能就是这样,所以圣人不说绝无,而用了“鲜”字。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君子到底应该什么样的言什么样的色呢?时然后言,乐然后笑,我想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活着不要那么累,自然而然,就最好了。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弟子一般两种意义,一是指年纪幼小之人,一是指学生,这里取第一种意义。
这一章是教人为学的。为学要以躬行为本,躬行要以孝悌为先。说行有余力,不是说做这几件事有余力而后学文,而是说要以这几者为本,以其余力来学文。集注说,文就是六艺礼乐。
孔子认为父兄教弟子应该是这样,现在的父兄是怎样做的?有弟子而不教,不必说了;有教的,也大多从利禄起见。你好好学,考不上大学没有饭吃;现在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工作了,你得考研、出国。希望子弟生活得好一些,这是人之常情,未尝不合圣人之心。但是何妨再期望子弟做大圣大贤?说大圣大贤或许大而空了,那你何妨教他做个好人?
古谚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正邪雅俗,大多是以小时候一念之差分开的。我祖母告诉我,我父亲幼时,我祖母问他人生信条是什么,我父亲说:但做好事,莫问前程。

【为政第二】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一章是孔子自述一生学历。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有所成立,四十岁便无所疑惑,五十岁懂得天命,六十岁能从别人话里听出微妙的意思,到了七十岁,心里怎样想就怎么做,都不会超出规矩。”
《集注》引程子的话说,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读这一章,就不要只记住三十称“而立之年”云云,要反身自省,脚踏实地地学习圣人,学习如何做圣人。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难的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儿子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这就算是孝吗?”
另一种解释区别在“色难”上,他说色难是承顺父母之颜色,也讲得通。
色难这一章是说养口体不如养志。
《孟子》上有一段:
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
色难这一章,《孟子》这一章,再加上前那一章,三章参看,就应该明白什么是孝了
色难,或解作,给父母好脸色看,这是接着下文讲的,也通。
《礼记》说,孝子之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八佾第三】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这一章有另一种句读: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据考证后一种句读不正确,因为往下走是用不着让的。
君子谦谦,不跟人争,一定说有的话,也就是射箭,这样的争也是雍容揖让,这才是君子之争。
文人争名,武将争功,艺人争能,小人争利,仕者争权。君子不争,不是故尚高雅,他只是觉得天下事没什么好争的,他看人家争东西,好像大人看小孩争糕饼,有什么好争的?
不争也不是教你不奋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毛主席说:“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2-07
学而篇之第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而且能在适当的时候练习,不也很欣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不器重自己,不也就是君子吗?”
理解拓展
其乐也融融
学而时习之,一乐也。学习然后按时付诸实践研习、琢磨,此为其功利之境,也是对人心的一种清涤净滤过程;然而,孔子更注重引导人们去体会学习的另一情感,即愉悦的审美情感。“悦”有发自内心的喜悦和自觉,重在个人内心的感受。功利的化为审美的,需要化为自觉追求,这是过程的心理体会也是学习所进入的快乐境界。孔子不是一味的功利或一味的理想化,而注重如何在现实中起步,引导至于理想状态,因人性的快乐原则而循循善诱。
学然后有知,知然后有朋。有朋友相互切磋,自是令人愉快,且人生在世,需要他人的理解器重,故有朋自远方来,又为一乐。此一乐是对人渴求被理解和认同的心理的肯定,是与人相处带来的快乐,为内心喜悦的外化。
有求诸外界之乐,复有求诸自身之乐。大凡人皆可进可退,进者,人知你重你,退者,则自知自重,亦即注重自身人格境界的修养,此便是自处之乐。内外的相互辉映,是为至乐。至乐的境界便是君子的境界。何为君子?就是能够做到人家即使不了解你不器重你,你也不会心生怨尤的人,做到很难,却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只知道快乐而不知道承受,这样的人会很脆弱,在社会中如何存身?因而简爱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那倒未必,但人活着,含辛茹苦几乎是必然的。所以人心需要一种平衡的方法,如何平衡?孔子说:成为君子。君子为有大承受的人,故学为君子既可以平衡不遇的心理,亦可为一种积极的存身之道。
孔子的开学致辞只是如此简单的三句话,但既表达了对至于门下的欢迎之意,又点明了授业的内容总括:学习之道和学习目的——君子之道——儒家提倡的最高人格境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论语·为政篇
1、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道,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政法来诱导民众,用刑罚来整顿民众,百姓只能暂时免于犯罪却缺乏道德感;用德育来诱导民众,用礼节来整顿民众,有羞耻感才能不犯罪。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有了自己从事的职业;四十岁人生的理想、志向坚定,能够辨别是非;五十岁懂得了自然和社会规律及机遇;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辨明美丑;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3、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即看他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这样,看他为达目的做采取的手段,看他以什么为人生的理想和归宿。这些,一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在温习旧知识时,能知道和理解新知识,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5、子曰:“君子不器(1)。”
君子不像器具那样,要是通才(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
6、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7、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9、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孔子说:“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
10、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1、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12、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3),则 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13、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14、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对孔子说:“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
15、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16、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八佾篇: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孔子对鲁国的太师谈到关于音乐演奏的一般过程,说道:“音乐演奏的全过程是可以知道的。刚开始,乐音合奏,既而音调和谐悦耳,洪亮清晰,乐声阵阵,经久不息,音乐便这样形成了。” `
首先看这句“乐其可知也”,解释为“音乐演奏的全过程是可以知道的”。音乐的旋律、节奏、织体、风格是色彩缤纷 、绚丽多姿的,那这里所说的“全过程”为何是可知的呢?笔者认为其实这里所谓的“全过程”是从这些具象中抽离的一般。准确的说,是音乐作品合于一定逻辑的结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曲式。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孔子所理解的曲式发展原则。
始作,翕如也”,刚一开始,乐音合奏。“翕如也”,在这里解释为乐音合奏。“翕”字在汉语字典里还有和顺之意。笔者觉得这层意思倒更为贴切。在我国众多的传统音乐中,乐曲开始部分多为非均分律动的散板节奏,旋律多出现自由、平滑的线条,出现和顺的音乐形态。这里的“翕”字其实不仅表示了乐音合奏的演奏状态,更呈现了孔子对音乐开始时音乐风格特点的体会——和顺。
“从之,纯如也”,继而,音调和谐悦耳。纯是纯净,纯粹之意。这里解释为和谐悦耳很能道出音乐发展到此时的境况。和谐悦耳是对“翕如”所表达的和顺之意的继承,同时又加大了乐曲开始部分和顺的度,比和顺更甚之,是和谐悦耳。所以“纯如”承于“翕如”。又甚于“翕如”。
“皦如也”,洪亮清晰。皦是纯白明亮之意。这里形容声音的质感和清晰度。音乐发展到此已不仅仅停留在前两个阶段的“合”的基础之上了,而是变得洪亮 、分明。这也是在“纯如”之上的又一升华。
“绎如也”,乐声阵阵,经久不息。“绎如”是音乐最后的部分。音乐呈现连续不断、余音袅袅之态,另人回味无穷。同时“绎”字又有抽离或理出事物的头绪的这层意思。从这层意思的角度看,“绎如”大有概括总结全曲之功效。抽离出音乐的主旨,明确音乐的中心思想,点精之结尾。
“以成”,这样,音乐便完成了。纵观“翕如”、“纯如”、“皦如”、“绎如”,我们不难看出,这是一首音乐不断向前运动的过程。“纯如”是对“翕如”的继承和延续,“皦如”是前两者的升华,“绎如”部分音乐趋于平静,概括全区的乐思主旨,其实正是中国传统音乐“起承转合”的发展规律。同时我们又看到这四部分虽有对比,但并不是强烈的差异性对比,而是一脉相承的发展关系。这也正符合我国古乐的进行特征——转合式的“游行” 2旋律特点。
孔子生活在古老的春秋战国时期,钟鼓之乐和古琴音乐有一定发展。至此我们不仅感叹当时人们创造出来的音乐竟有如此完善的逻辑结构,更惊叹孔圣人在音乐欣赏上的造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