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发音部位及原理

如题所述

鼻音n和边音l相混淆的情况在安徽省多数地方,尤其是江淮方言区比较普遍,或者是把鼻音n读成了边音l,或者是把边音l读成了鼻音n,又以前者居多。
  普通话中,辅音声母n是一个纯粹的鼻音,气流全部从鼻腔通过。有些人发n听上去好像是l,那时因为软腭下降不够,舌身收得比较紧,口腔阻塞部位封闭不完全,使部分气流沿着舌头两侧漏走了。而发l时,听上去又有鼻化的色彩,则是因为软腭提升不够,舌身放的比较宽,致使鼻腔内有残余气流泄出。怎样体会n和l正确的发音方法呢?不妨试一试以下对比做法:
  做法一:按照n的发音要求做好发音准备。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并试图发n音。如果有很强的憋气的感觉,说明发音的部位和方法正确,松开拇指和食指,带上元音e或a呼读,n则自然成声;反之则错误。
  做法二:按照l的发音要求做好发音准备,用手捂住嘴巴,并试图发l音,如果两腮鼓起并伴有憋气的感觉,说明符合发音要求,移开手掌,带上元音e或a呼读,

鼻音n的发音:发音时,舌尖上抬与上齿龈形成阻碍,口腔通路完全闭塞,让气流从鼻腔出来,发出完全的鼻音。
边音l的发音:发音时,舌尖上抬与上齿龈形成阻碍,阻塞气流,然后让气流从舌头两边流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5
a(啊)嘴巴张大,舌位最低,舌身后部微微隆起。
o(喔)嘴巴圆圆,舌身略向后缩,舌身后部稍微隆起(读o,不是ao的音,也不是ou音,详见下文“注意”)。
e(鹅)嘴巴扁扁,舌位高低与o大体相同,只是嘴角向两边展开。
i(衣)牙齿对齐,口形扁平,舌尖接触下齿背,使舌面前部稍微隆起。
u(乌)嘴巴尖尖,双唇拢圆留一小孔,舌头向后缩。
ü(迂)发音与i基本相同,舌尖抵住下齿背只是嘴唇撮成圆形,略向前突出,舌尖抵住下齿背。

b(玻)双唇闭合,挡住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打开,让气流爆发出来,声带颤动。
p(坡)发音部位与方法与b相同,但是气流较b强,声带颤动。
m(摸)双唇闭合,把气堵住,发音时,气流从鼻腔透出成声,声带颤动。
f(佛)上齿接触下唇,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颤动。
d(得)舌尖抵住上齿龈,挡住气流,然后舌尖突然离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颤动。
t(特)发音部位与方法和d 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送出的气流比较强。
n(讷)舌尖顶住上齿龈,挡住气流,让气流通向鼻腔,从鼻孔出来,声带颤动。
l(勒)舌尖顶住上齿龈,不顶满,让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声带颤动。
ɡ(哥)舌根抬起抵住软腭,挡住气流,然后突然打开,吐出微弱的气流,声带颤动。
k(科)发音部位与方法跟ɡ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比较强。
h(喝)舌根靠近软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中摩擦而出,声带颤动。
j(基)舌前部抬起贴紧硬腭前端,然后再将舌稍稍离开,与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狭缝里挤出来,声带颤动。
q(欺)发音部位、方法跟 j 大体相同,只是送出的气流较强。
x(希)舌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声带颤动。
z(资)舌尖向前平伸,抵住上齿背,憋住气,然后舌尖稍稍离开,形成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声带颤动。
c(次)发音部位、方法跟z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s(思)舌尖向前平伸,靠近上齿背,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颤动。
zh(知)舌尖翘起,抵住硬腭前部(上牙床后面的部位),然后舌尖稍稍离开,让气流从狭缝中挤出来,声带颤动。
ch(蚩)发音部位、方法跟zh大体相同,只是吐出的气流较强。
sh(诗)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端,形成一条狭缝,让气流从中挤出来,声带颤动。
r(日)发音部位、方法跟sh相同,但是发音时舌的两侧要卷起。
y 和i的音相似,只是y是声母,声母发音较轻快;i是韵母,韵母发音时较响亮。
w和u的音相似,只是w是声母,声母发音较轻快;u是韵母,韵母发音时较响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