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分开说明21个声母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

1、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双唇闭住,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气流爆出而发音。

2、p 双唇、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b[p]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

3、m 双唇、浊、鼻音。 发音时双唇闭住,软腭和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

4、f 唇齿、清、擦音。 发音时上齿靠近下唇,中间留一条缝隙,从唇齿的缝隙间摩擦而出。例如“分发”。

5、z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背,然后舌尖与上齿背离开一条缝隙,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例如“造作”。

6、c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形与z[ts]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猜测”、“参差”。

7、s 舌尖前、清、擦音。 发音时舌尖靠近上齿背,中间留一条缝隙,到达口腔,从缝隙间摩擦而出。例如“三思”、“诉讼”。

8、d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到达口腔,然后舌尖突然离开上齿龈,气流爆出而发音。例如“大胆”、“歹毒”。

9、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d[t]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贪图”、“推托”。

10、n 舌尖中、浊、鼻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下垂,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例如“难弄”。

11、l舌尖中、浊、边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到达口腔,从舌头的两边流出。例如“罗列”。

12、zh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硬腭前部,到达口腔,然后舌尖与硬腭前部离开一条缝隙,气流摩擦而出,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例如“重镇”。

13、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形与zh[]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拆穿”。

14、sh舌尖后、清、擦音。

15、r 舌尖后、浊、擦音。 发音时舌尖与硬腭前部中间留一条缝隙,例如“如若”、“仍然”。 

16、j 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顶住硬腭前部,到达口腔,然后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打开,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例如“家具”。

17、q 舌面、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形与j[]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确切”。

18、x 舌面、清、擦音。 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前部,例如“心胸”。

19、g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根翘起,顶住软腭,形成阻塞;到达口腔,然后舌根与软腭突然离开,气流爆出而发音。例如“光顾”。

20、k舌根、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g[k]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快看”。

21、h舌根、清、擦音。 发音时舌根翘起,与软腭之间留一条缝隙;例如“黄昏”。

扩展资料:

声母的分类

1.按发音部位分类(发音部位:发音时发音器官构成阻碍的部位)

①双唇音:b p m(3个)

②唇齿音:f(1个)

③舌尖前音:z c s(3个)

④舌尖中音:d t n l(4个)

⑤舌尖后音:zh ch sh r(4个)

⑥舌面音:j q x(3个)

⑦舌根音:ɡ k h(3个)

2.按发音方法分类(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包括三个方面:

(1)阻碍方式

①塞音:b p d t ɡ k(6个)

②塞擦音:z c zh ch j q(6个)

③擦音:f h s sh r x(6个)

④鼻音:m n(2个)

⑤边音:l(1个)

(2)声带是否颤动

①清音(不颤动):b p f d ……(17个)

②浊音(颤动):m n l r (4个)

(3)气流的强弱

①送气音:p t k c ch q(6个)

②不送气音:b d ɡ z zh j(6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声母发音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6

1、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双唇闭住,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但不振动声带,气流爆出而发音。

2、p 双唇、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b[p]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

3、m 双唇、浊、鼻音。 发音时双唇闭住,软腭和小舌下垂,打开鼻腔通道,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

4、f 唇齿、清、擦音。 发音时上齿靠近下唇,中间留一条缝隙,从唇齿的缝隙间摩擦而出。例如“分发”。

5、z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背,然后舌尖与上齿背离开一条缝隙,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例如“造作”。

6、c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形与z[ts]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猜测”、“参差”。

7、s 舌尖前、清、擦音。 发音时舌尖靠近上齿背,中间留一条缝隙,到达口腔,从缝隙间摩擦而出。例如“三思”、“诉讼”。

8、d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到达口腔,然后舌尖突然离开上齿龈,气流爆出而发音。例如“大胆”、“歹毒”。

9、t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d[t]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贪图”、“推托”。

10、n 舌尖中、浊、鼻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下垂,振动声带,然后从鼻腔缓缓流出。例如“难弄”。

11、l舌尖中、浊、边音。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龈,软腭和小舌翘起,堵住鼻腔通道,到达口腔,从舌头的两边流出。例如“罗列”。

12、zh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尖翘起,顶住硬腭前部,到达口腔,然后舌尖与硬腭前部离开一条缝隙,气流摩擦而出,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例如“重镇”。

13、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形与zh[]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拆穿”。

14、sh舌尖后、清、擦音。

15、r 舌尖后、浊、擦音。 发音时舌尖与硬腭前部中间留一条缝隙,例如“如若”、“仍然”。 

16、j 舌面、不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顶住硬腭前部,到达口腔,然后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打开,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例如“家具”。

17、q 舌面、送气、清、塞擦音。 发音的情形与j[]相同,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确切”。

18、x 舌面、清、擦音。 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靠近硬腭前部,例如“心胸”。

19、g舌根、不送气、清、塞音。 发音时舌根翘起,顶住软腭,形成阻塞;到达口腔,然后舌根与软腭突然离开,气流爆出而发音。例如“光顾”。

20、k舌根、送气、清、塞音。 发音的情形与g[k]相同,只是爆破发音时气流较强。例如“快看”。

21、h舌根、清、擦音。 发音时舌根翘起,与软腭之间留一条缝隙;例如“黄昏”。

扩展资料:

五种基础音:

1、塞音—成阻时发音部位的两点闭紧;持阻时保持着这种阻碍,同时呼出气流,但气流暂时停蓄在阻碍部分之后;除阻时突然将阻碍开放,气流通透出,因爆发、破裂而成声,也叫“爆发音”或“破裂音”。

2、鼻音—成阻时区发音部位的两点闭紧,封锁口腔出气的通路,持阻时,颤动声带,音波和气流进入口腔,但口腔已被封锁,出不去,同时,软腭,上舌下垂。除阻时,软腭下垂,打开鼻腔通路,让气流从鼻腔出来。这种声音可以延长。

3、擦音—成阻时,发音部位的两点接近,但不把气流完全闭塞,中间留一条窄缝隙;持阻时气流由发音部位的两点间挤过,发生摩擦的声音;除阻时,摩擦的声音就完了。这种声音可以延长。

4、边音—成阻时,发音部位的两点,舌尖和硬鄂前接触;持阻时,声带振动,气流和音波人舌头前部两边秀出,发音;除阻时,发音完毕。

5、塞擦音—是“塞音”和“擦音”两种方法的结合,但又不是简单的塞音加擦音。由成阻到持阻的前段,和塞音相同,但是到持阻的后段把阻碍的部分放松一些,即变为擦音的成阻,使气流透出,持阻后段实为擦音的持阻成声,直到除阻,发音完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声母发音方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1

声母的发音部位,分为:双唇音b p m、唇齿音f、舌尖前音z c s、舌尖中音d t n l、舌尖后音zh ch sh r、舌面前音j q x、舌面后音ɡ k h七类。

声母的发音方法:按形成和消除阻碍的方式的不同,声母分为塞音b p d t ɡ k、擦音f s sh r x h、塞擦音zh ch j q z c、鼻音m n、边音l五类;

按发音时声带是否振动,声母分为清音(b p f d t ɡ k h j q x zh ch sh z c s)和浊音(l m n r)两类;

按发音时气流的强弱,把声母中的塞音和塞擦音分为不送气(b d ɡ j zh z)和送气(p t k q ch c)两类。

扩展资料:

汉语拼音字母归类

韵母单韵母(6个):复韵母(8个):鼻韵母(5个前鼻韵母):(4个后鼻韵母):特殊韵母(

个卷舌韵母):声母翘舌音有:平舌音有:

6个单韵母:a o e i u ü

8个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1个特殊韵母:er

5个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4个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声母

翘舌音有:zh ch sh r

平舌音有:z c s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我一般是从辅音角度来记的,声母=22个辅音-一个鼻音[ng]

从发音部位上给辅音分类:

1)双唇音:下唇和上唇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如汉语普通话中的b,p,m[p,p',m]。

2)唇齿音:下唇和上齿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如汉语普通话中的f[f],英语very(非常)里的v。

3)舌尖中音:舌尖可以上翘,抵在上腭的不同部位,造成不同的阻碍。其中,利用舌尖抵在上齿龈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叫做舌尖中音。如,d t n l
4)舌尖前音:舌尖和上齿龈或上齿背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如汉语普通话中的d,t,n,l,z,c,s[t,t',n,l,ts,ts', s]。

5)舌尖后音:又叫卷舌音或翘舌音,舌尖翘起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如汉语普通话中的zh,ch,sh[t§,t§' ,§]。

6)舌面音:指舌面前部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气流在这一部位受到阻碍后形成的音。如汉语普通话中的j,q,x [tt, tt', t]。在发g时,软腭上升,舌根隆起抵住软腭,气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闭而积蓄起来,然后舌根下降,脱离软腭,气流迸发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振动。发k的阻碍部位和发音方式与发g同,只是在发k时,冲出的气流比发g时要强许多。g是舌根不送气清塞音,k是舌根送气清塞音。
在发h时,软腭上升,挡住气流的鼻腔通路,舌根隆起,与软腭之间形成一个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泄出,摩擦成声。声带不振动。h是舌根清擦音。

7)舌根音:就是利用舌根隆起抵住软腭这样的阻碍发出的辅音。如汉语普通话中的g,k,h,ng[k,k',x,N]。

从发音方法上给辅音分类:

1)塞音:又叫闭塞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完全堵塞气流通道,除阻时阻碍突然放开,气流骤然冲出,就产生塞音。如[p,t,k,p',t',k',b,d,g]这些音都是塞音。

2)擦音:又叫摩擦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靠近而不完全闭塞,留出一个狭窄的缝隙,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就产生擦音。如[f, s, sh, r, x, h]这些音都是擦音。

3)塞擦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先闭塞,然后放松阻碍,形成缝隙,让气流摩擦而出,就产生塞擦音。塞擦音中闭塞过程和摩擦过程结合很紧,一般把它们看成一个发音过程。国际音标就用一个塞音符号和一个擦音符号来表示塞擦音。如汉语普通话中的z,c,zh,ch,j,q都是塞擦音。

4)边音:舌头的某部位和齿龈或硬腭接触,使口腔中部闭塞,让气流从舌头两边的空隙中流出,就产生边音。如汉语拼音方案的l[l]。
5)鼻音(nasal),指口腔气流通路阻塞,软腭下垂,鼻腔通气发出的声音。按发音方法分类的一类辅音。发音时,口腔中的气流通路被阻塞,软颚下垂,气流通过鼻腔。普通话的m、n都是鼻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9-07-13
b[p]双唇、不送气、清、塞音(是双唇音、不送气音、清音、塞音的简称。以下类推)。发音时,双唇闭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双唇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P[p‘]双唇、送气、清、塞音。发音的情况和b相比,只是多一股较强的气流,其余都相同。

m[m]双唇、浊、鼻音。发音时,双唇闭合,软腭下降,鼻腔畅通。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形成鼻音;阻碍解除时,馀气冲破双唇的阻碍,发出轻微的塞音。

f[f]唇齿、清、擦音。发音时,下唇接近上齿,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不颤动声带,从唇齿间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汉语拼音方案》中有一个字母V[v],它是唇齿、浊、擦音,多用于方言,例粤语“挽、湾、玩、顽"等字音的声母。

z[ts]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发音时,舌尖轻轻抵住齿背,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舌尖与上齿背的阻碍冲开一道窄缝,并从中挤出,摩擦成声。

c[ts‘]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发音的情况和z相比,只是气流较强,其余都相同。

s[s]舌尖前、清、擦音。发音时,舌尖接近上齿背,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舌尖和上齿背的窄缝中擦出而成声。

d[t]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舌尖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

t[t‘]舌尖中、送气、清、塞音。发音的情况和d相比,只是气流较强,其余都相同。

n[n]舌尖中、浊、鼻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下降,打开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发音;阻碍解除时,气流冲破舌尖的阻碍,发出轻微的塞音。

l[1]舌尖中、浊、边音。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气流振动声带,从舌头两边或一边通过。

zh[ ]舌尖后、不送气、清、塞擦音。(塞擦音不是复辅音,复辅音音质不相连,汉语塞擦音音质相连。)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软膊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舌尖的阻碍冲开一道窄缝,并从中挤出,摩擦成声。

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发音的情况和zh相比,只是气流较强,其余都相同。

sh[ ]舌尖后、清、擦音。发音时,舌尖上翘,接近硬腭前部,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舌尖和硬腭前部形成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r[ ]舌尖后、浊、擦音。发音的情况和sh相近,只是摩擦比Sh弱,同时声带颤动,气流带音。

j[ ]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舌面前部的阻碍冲开一道窄缝,并从中挤出,摩擦成声。

x[ ]舌面前、清、擦音。发音时,舌面前部接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舌面前部和硬腭前部形成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g[k]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舌面后部抵住软腭,软腭后部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冲破阻碍,爆发成声。

k[k‘]舌面后、送气、清、塞音。发音的情况和g相比,只是气流较强,其余都相同。

h[x]舌面后、清、擦音。发音时,舌面后部接近软腭,留出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舌面后部和软腭形成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此外,在普通话里有一些音节没有辅音声母,我们习惯上叫它“零声母”。如果我们仔细考察,普通话零声母音节都有轻微的摩擦,这种摩擦形成的音可以分别称作半元音[j]、[w]、[у](半元音就是擦音中摩擦很小的一种音,因为它接近高元音,性质介于元音和辅音之间,所以叫做“半元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