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齿轮传动比是多少?

如题所述

行星齿轮传动比为:7-21

一、行星齿轮传动:

1、太阳轮、行星架和内齿轮都可绕共同的固定轴线回转,并可与其他构件联结承受外加力矩,它们是这种轮系的三个基本件。

2、三者如果都不固定,确定机构运动时需要给出两个构件的角速度,这种传动称差动轮系;如果固定内齿轮或太阳轮,则称行星轮系。通常这两种轮系都称行星齿轮传动。

二、传动比:

1、行星齿轮传动的传动比为:[0807-01]式中[0807-02]为将行星架固定、行星轮系转化为定轴轮系时齿轮和间的传动比;[w1]、[w2]、[w3]分别为、和的角速度。

2、为在、间外啮合齿轮的对数,为偶数时传动比为正值当这三者中任意二值和各轮齿数已知时,即可应用上式求出另一角速度。

三、行星齿轮简介:

1、行星齿轮是指转动轴线不固定,且安装在一个可以转动的支架(蓝色)上(图中黑色部分是壳体,黄色表示轴承)。行星齿轮(绿色)除了能像定轴齿轮那样围绕着自己的转动轴(B-B)转动之外,它们的转动轴还随着蓝色的支架(称为行星架)绕其它齿轮的轴线(A-A)转动。

2、绕自己轴线的转动称为“自转”,绕其它齿轮轴线的转动称为"公转",就象太阳系中的行星那样,因此得名。行星齿轮机构按行星架上安装的行星齿轮的组数不同,分为单行星排和双行星排。

四、行星齿轮的特点:

1、太阳轮、行星架和齿圈都是同心的,即围绕公共轴线旋转。这能够取消诸如手动变速器所使用的中间轴和中间齿轮;

2、所有齿轮始终相互啮合,换挡时无需滑移齿轮,因此摩擦磨损小,寿命较长;

3、结构简单、紧凑,其载荷被分配到数量众多的齿上,强度大;

4、可获得多个传动比。

五、传动装置简介:

1、摆线针轮行星传动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工作原理、输出机构与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基本相同,其结构上的差别在于行星轮2改为延长外摆线的等距曲线作齿廓称为摆线轮;用针棒代替中心轮1的轮齿,称为针轮。 

具有减速比大(一般可达iHV=9~ 115,多级可获得更大的减速比),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一般可达90%~ 94% 左右)、传动平稳等优点。此外,还有无齿顶相碰和齿廓重叠干涉等问题。

2、谐波齿轮传动

这种传动是借助波发生器迫使相当于行星轮的柔轮产生弹性变形,来实现与钢轮的啮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01
步骤:1.找行星轮支架;2.将行星齿轮机构“转换”为定轴轮系(假想行星轮支架不动)。要想使一个运动的物体相对不动,就是在原系统中“加入”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速度,这样就能“使”原运动的物体“不动”了。此步骤的意义是:用解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方法,间接地去解行星轮系的传动比;3.计算“定轴轮系”传动比。
注意:“转换”是相对原系统而言,就是在原系统中加入一个“-nH”(行星轮支架的转速),这样就可以假想行星轮支架不动了。原轮系中的转速中要加“-nH”--等式的左侧,等式的右侧不加,等式的右侧一般是“定轴轮系”的齿数比。
例如:n1/n2=Z2/Z1;转换后为:(n1-nH)/(n2-nH)=Z2/Z1
行星轮传动比比较难,不容易理解。不知道我是否表达清楚了,但愿能对你有帮助。
第2个回答  2017-09-15
n1+an2-(1+a)n3=0 其中n1为太阳轮转速,n2为外圈转速,n3为行星架转速,a为外圈齿数/太阳轮齿数.此式为一阶传动的通用公式,可以推到任何问题,当行星减速为n级时,把每一级的速比相乘就可以了
第3个回答  2012-07-25
将行星轮系“转换”为定轴轮系后(即给整个轮系加上一个与行星支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转速),再按定轴轮系计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