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毕业生频繁违约?

如题所述

在我看来,大学毕业生频繁违约的现象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来看待:

1、毕业大学生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但最后违约不上岗。

2、毕业大学生在面试时被公司录取,但并未签订合同,也未上岗。

如果是第一种情况,那也需要分两种情况来考虑:1、毕业大学生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后发现公司福利待遇、公司工作制度、公司工作环境及其氛围不是很好。  2、毕业大学生由于自己的原因,单方面不想上岗,故而违约。

如果是因为毕业大学生在做过背景调查之后发现公司各方面和他们预期想的不太一样,那或许企业本身也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因为公司自身的制度不合理、福利待遇不够好而导致毕业大学生不愿意留任工作?多少企业连劳动法都不遵守,还想指责毕业大学生违了一个没有法律效应的三方?不就是欺负大学生没有社会经验吗?不就是靠着信息差搞垄断吗?不就是拿些上不得台面的小套路弄巧吗?怎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回到主题,这说明信息差逐渐被抹平,潮水开始褪去,大学生们有了更强的维权意识。

如果是因为毕业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单方面违约,那大学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不想工作是出于必要原因还是主要原因?是否因为自己懒惰而不想工作?还是因为没有做好相应的调查准备?这也说明,毕业大学生在找工作、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之前要综合自身能力慎重考虑自己的需求,做好该公司的背景调查,确定有把握能得到工作机会且公司的各项条件符合自己的需要,这样可以避免岗位浪费、毕业大学生的时间浪费,也不会让毕业大学生给相关行业的各个企业留下不好的印象,毕竟“守信”在当今社会还是很重要的。

若是第二种情况,那其实问题不大,这不会对毕业大学生和公司造成任何不好的影响,只不过会浪费公司的人力物力和毕业大学生的时间及其工作机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