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在古代是一种传统盛食器,那么是如何使用的呢?

如题所述

在中国古代,豆是一种常见的盛食器,它的形状类似于高足盘,有些豆上面有盖子。豆的使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食物的盛放。与此同时,灯是中国传统的照明工具之一,起源于新石器时期。豆和灯虽然形状相似,但用途却截然不同。
一、豆的起源和发展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陶豆出土于浙江萧山跨湖桥文化遗址,距今约8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这些豆全为陶制,随后跨湖桥文化演变为河姆渡文化,并在宁绍地区广泛传播。与跨湖桥文化相邻的崧泽文化、薛家岗文化也开始出现陶豆。这一时期的陶豆形状与原型器物相似,常被称为钵形豆、盆形豆、盘型豆、碟形豆或罐形豆,实际上就是在这些器物下加装柄后升高形成的。
豆的产生是古人饮食方式改变的必然结果。在新石器早期,粮食生产逐渐成为主要食物来源,炊煮变得越来越普遍。煮熟的食物一般要放置在盛食器中才能食用,为了方便在席地而坐时进食,原先无柄的盆、钵、盘、碟、罐等都开始加装柄以升高,这样就可以握住器柄来移动器物,进食过程更加方便。新石器时代中期,豆在长江上、中、下游和山东地区的各个古代文化中迅速传播开来,这一时期的陶豆的豆柄继续升高,最终与器物口径形成一定的比例,可以看作是定型的陶豆,这种定型陶豆的柄大约是豆盘直径的1-1.5倍。
新石器晚期,豆逐渐在东南地区的古代文化中成为祭祀用器。新石器中晚期大量的彩陶豆在山东和江浙一带的遗址中被发现,比较典型的器物为大汶口文化八角形纹彩陶豆,1978年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出土,泥质红陶,盆形豆盘,圆唇斜口,深腹,喇叭形高圈足;腹和圈足部位涂抹深红色陶衣,斜口沿面绘白色彩地,其上用褐、红彩绘对顶三角形与若干竖线段相间组成的图案,腹部用白彩在深红色陶衣之上绘五个方心八角星状纹样。该图案可能表现夜空星辰光芒四射,也可能寓意某个特殊的星座,加上豆盘内原放置一些动物骨骼——猪头、下颚骨等,可推断其必定为一种祭祀礼器而非平时的日用器物。
新石器晚期,在这些异彩纷呈的古代文化中豆逐渐成为礼器群的核心组成器物之一,玉与豆的结合形成“礼”字,“礼”字由示、豆、玉三部分构成也正体现出古礼的三大内容——玉器、食器与通天。进入历史时期,又出现不同材质、不同类型的豆,且有对应的不同称谓,制造豆的材质不同,名称不同,《尔雅·释器》:“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所盛之物不同对应豆的类型与名称也不同,《周礼·醢人》中记载了朝事之豆、馈食之豆、加豆、羞豆;《周礼·笾人》记载有朝事之笾、馈食之笾、加笾和羞笾,总共四种不同类型的豆。此时贵族已使用制作精美的带盖青铜豆,如春秋战国蟠虺纹青铜豆,此豆盖中央置圆形捉手,捉手中空,子母口,圆鼓腹,卧兽作耳,兽尾作垂珥,盖面及器物上腹部都饰有蟠虺纹,庄严神秘。
到西汉时期随着灶台、桌案的普及,古人不再需要握柄饮食器具以后,遂逐渐衰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二、豆演变成为灯中国传统的灯主要是“油灯”和“烛台(灯)”两种,《辞海》:“ 灯,本作镫,照明器具。”“镫”也通“登”,即《尔雅·释器》所载“瓦豆谓之登。”可见陶豆与陶灯之间存在着同源关系。
新石器晚期陶豆定型并广泛传播之后,成为一种重要的盛食工具,既可以盛放肉食又可盛放素食。豆在盛放肉食的时候动物油脂布满盘面,可以用火点燃从而成为最初的照明工具,在新石器时期因未见实物只能初步推断陶豆与陶灯相互通用。到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豆形灯产生,在战国墓葬中已发现一类陶质“细把豆", 上盘下座且中间以柄项连,浅盘,底部平坦,显然不具有盛食的作用,且在浅盘中央突起一个尖状体,有学者称之为“火主”,考古界将其定名为“豆形灯”,这是豆演化出灯、灯豆同源的文物实证,也是古代灯具的最初原型。
这一时期豆形灯的材质有陶和青铜两种,有多种装饰、图案,如战国坐人铜灯,由坐人、灯柄和灯盘三部分组成,灯盘内立灯钎三个。此外,组合形式的“连枝灯”已经出现,典型代表有战国时期中山国十五连枝灯,整体造型犹如一棵大树,主干矗立在镂空夔龙纹底座上,由三只独首双身、口衔圆环的猛虎托起。四周伸出七节树枝,枝上托起15盏灯盘,高低有序,错落有致。每个灯都有榫口以方便拆卸,架枝上塑有游动的夔龙、鸣叫的小鸟和顽皮嬉戏的群猴。
到秦汉时期,豆形灯广泛流行开来,这也奠定了中国油灯、烛灯的基本造型。三、豆形灯的发展变迁从新石器时期豆、灯互为通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豆形灯出现,一般使用“油”作为燃料——植物油或动物油脂。此外,先秦文献中有“兰膏明烛”的记载,即使用蜡烛直接点燃来照明,不过也可以将固体蜡烛先融化成液体然后再使用。
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制蜡的工艺逐渐成熟,豆形烛台逐渐盛行起来,这种烛台有的与油灯类型相似,只是底部有尖细的针状凸起,用于插蜡烛,如汉代铜错银蛇纹烛台,灯盘中间的凸针细高。有关蜡烛文物和文献记载在晋代以后逐渐增多,表明烛灯与油灯开始并行使用,不过在民间仍然以使用油灯为主,就形制和材质来说,在不同时期豆形灯也不断发展变化。
西汉时期豆形灯多为陶制,同时也有铁质、青铜两种,灯具的柄和底座开始增加装饰性花纹和附加动物、植物形象,形制完全成熟定型——上部为浅盘、中部为灯柄,灯柄最短约为一拳距离以便于人手握持,且多有装饰以起到防滑作用,下部灯座为喇叭状圈足,有的有繁复的图案,灯座比灯盘稍大、且重量至少占全灯重量的三分之二,这样便能保持器物稳定。
魏晋时期以来,陶制豆形灯逐渐让位给瓷质豆形灯,但形制没有太大的变化,这一时期豆形灯逐渐成为主流灯具。直到宋代,豆形灯的形制才再次发生变化,这是顺应宋代家具尺度增高,垂足而坐代替了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而发展出来的新造型,其重要变化有三:一是灯盘加深,能贮存更多油脂;二是灯座变为承盘以便收集灯盘上滴漏的油脂;三是高度增加,出现高檠灯台。
随后豆形灯的形制再次趋于固定,在元明清时期二、三十厘米左右的小型豆形灯一直流行于民间,直到清代蜡烛普遍、西洋油灯(马灯)传入才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四、结语豆,产生于新石器早期,是从钵、盆、盘、碟、罐等无柄器物发展演变而来,因此早期的豆又称钵形豆、盆形豆、盘型豆、碟形豆或罐形豆,器物加装柄使其与地面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又便于握持进行,实为古人的一大创造。新石器中晚期豆已经逐渐发展成一种礼器,外表饰有繁复的花纹,到历史时期在《周礼》中详细记载了八种不同类型的豆及其功能,这反映出饮食礼仪在中华礼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豆与油灯的形状相似、名字同源,反映出二者最初为同一器物。在新石器时期豆或与灯功能通用,在战国时期发现的“细把豆灯”与同时期青铜礼器豆十分相似,实为豆灯同源的文物实证。西汉时期豆逐渐衰落消失后豆形灯却逐渐成熟定型,成为今日所用的油灯,与烛灯并用流行了数千年。从材质上看,商周秦汉唐宋经历了陶制、青铜(铁质)、瓷质的材质变化,从类型上看,在不同的时代又有着不同的特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