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层次分析法】几个例句

很+动词结构:其中的动词应分到前边还是后边?
主谓宾:谓语分到前边还是后边?
挺/蛮+形容词+的:形容词分到哪一边?
不+形容词+的:同上

同时请给下有关的学术论文之类的链接~(不要复制一大堆)

首先,切分层次无非就是判定某几个结构之间结合的紧密度。越紧密的越晚切分。而判断紧密度方法虽然多,但是最简单的就是看两个结构之间是否能够插入其他结构、能够插入什么样的结构。

很+动词结构:这里的动词结构其实范围很小,一般是表心理活动的动词,诸如“想”“喜欢”一类。
举例来说:我很喜欢动物。
“喜欢”和“动物”之间可以插入“小”“这种类型的”“像小猫小狗之类的”等等各种结构;而“很”和“喜欢”之间很难插入别的结构。因此判定“很”与“喜欢”结合的紧密度更大,应该后切。
其实这里也可以直接认为是状语+述语+宾语的结构。

主谓宾的切分,这个是语法学约定的。因为我们现在普遍认为一个句子最大的两个结构就是主语和谓语。也就是一个句子除了主语(主语的修饰语同样被认为是主语的一部分)以外,剩下的都是谓语。所以,谓语是和宾语一同切分开来,都称作谓语。

挺/蛮+形容词+的:这无非就是一个状语+定语的结构。不知道楼主是不是想要问“的”该怎么切。其实,“的”是不进行切分的。虚词都不进入句子分析中。
不+形容词也是如此。

至于论文么,很难找到高质量的免费论文……CNKI上面有一些,不过要收费的。这方面的书倒是有一些,推荐楼主参考:
陆俭明《汉语语法十五讲》
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7
月(2定中)色(1主谓)正(2状中)朦胧
与清风(1状中)把酒(2状中)相送
太多(2的字短语)的(1定中)诗颂
醉生(2联合)梦死(1主谓)也空
和你(1状中)醉后(2状中)缠绵
你(1主谓)曾(2状中)记得
乱了分寸的(定中)心动
怎么(1状中)只(2状中)有(3动宾)这首(4定中)歌
会(2动宾)让(2动宾)你(3主谓)轻声合
醉(1补充)清风
梦镜的(1定中)虚有
琴声一曲(1主谓)相送
还(1状中)有(3联合)没有(2动宾)情浓
风花雪月(1定中)颜容
和你(1状中)醉后(2状中)缠绵
你(1主谓)曾(2状中)记得
乱了分寸的(定中)心动
蝴蝶(2定中)去向(1主谓)无(2定中)影踪
举杯(2主谓)消愁(1主谓)意(2主谓)正浓
无人(1主谓)宠
是我(1主谓)想得(2补充)太多
犹如(2主谓)飞蛾(3主谓)扑火(1主谓)那么(2状中)冲动
最后
还有(1主谓)一盏(2定中)烛(3定中)火
燃(2补充)尽(1动宾)我
曲终(1联合/并列)人散
谁(1主谓)无(2动宾)过错
我(1主谓)看(2补充)破
月(2定中)色(1主谓)正(2状中)朦胧
与清风(1状中)把酒(2状中)相送
太多(2的字短语)的(1定中)诗颂
醉生(2联合)梦死(1主谓)也空
和你(1状中)醉后(2状中)缠绵
你(1主谓)曾(2状中)记得
梦镜的(1定中)虚有
清唱(2动宾)一曲(1主谓)相送
还(1状中)有(3联合)没有(2动宾)情浓
风花雪月(1定中)颜容
和你(1状中)醉后(2状中)缠绵
你(1主谓)曾(2状中)记得
梦镜的(1定中)虚有
琴声一曲(1主谓)相送
还(1状中)有(3联合)没有(2动宾)情浓
风花雪月(1定中)颜容
和你(1状中)醉后(2状中)缠绵
你(1主谓)曾(2状中)记得
乱了分寸的(定中)心动
蝴蝶(2定中)去向(1主谓)无(2定中)影踪
举杯(2主谓)消愁(1主谓)意(2主谓)正浓
无人(1主谓)宠
是我(1主谓)想得(2补充)太多
犹如(2主谓)飞蛾(3主谓)扑火(1主谓)那么(2状中)冲动
最后
还有(1主谓)一盏(2定中)烛(3定中)火
燃(2补充)尽(1动宾)我
曲终(1联合/并列)人散
谁(1主谓)无(2动宾)过错
我(1主谓)看(2补充)破
是我(1主谓)想得(2补充)太多犹如飞蛾扑火那么冲动
最后
还有(1主谓)一盏(2定中)烛(3定中)火
燃(2补充)尽(1动宾)我
曲终(1联合/并列)人散
谁(1主谓)无(2动宾)过错
我(1主谓)看(2补充)破
额。。。终于完了。lz,我是学语言学的,不过好久没有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了,自己分析的,不知道合不合你的要求,如果可以,谢谢采纳^_^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