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霸凌受害者的心理特点

如题所述

被欺凌者:受害者往往是与众不同的、没有朋友的、不被社会接纳的和被孤立的对象。

1、有研究者发现:那些超重的、晚发育的、残疾的学生更加容易被欺凌。

他们大多性格内向、敏感、懦弱,身材偏胖或偏瘦,家境贫寒等,正是因为具有这些特点,他们看起来和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容易沦为他人嘲笑、排挤的对象,最终成为校园欺凌的目标。

2、美国微观社会学学者认为:如果有一方在冲突中一味地回避,就会打破人际间的平衡,并最终导致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也就是说,一部分被欺凌者自身往往存在一些弱势的特质“吸引”欺凌者实施攻击。他们常常是被动的、消极的、服从的;在社交时易焦虑、敏感、缺乏自信 。很多学生在遭受校园欺凌之后,出于恐惧、好面子等原因,并不选择向教师、家长等报告此事,而是自己默默承受。这也使得欺凌者更加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最终导致校园欺凌的不断持续和升级。

3、有童年专制经历的孩子也更容易卷入欺凌事件中。比如那些被家长严厉对待的男孩也更容易在学校被欺凌。而在温暖、充满感情和有良好家庭氛围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则更少被欺凌。

欺凌者:欺凌者往往都具有恃强凌弱、骄横跋扈等不健全的人格特点。

1、在中小学期间具有这种人格特点,往往在成年后心理发展也是不健全的。

他们多表现为狭隘易怒、偏执、暴力等倾向,在日常接触中容易与周围人发生口角,甚至大打出手。如果在认知中一旦形成这种行为习惯,就更容易形成暴力倾向,在面临困难和遭遇挫折时往往采取极端的解决方式,将来很难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甚至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成为法律惩治的对象。

2、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与生理状况、年龄、控制力或对高社会地位的渴望等因素有关。

一些研究发现:在青春期早期,攻击性行为是一种在团体中确立统治地位的方式。在个人特质上,这些通过欺凌来获取高社会地位的个体是十分冷血和精于算计的。因为他们知道欺凌他人可以达到某些目的。这些人缺乏同情心,并且知道如何操控权术来掌控同伴的行为。这些特质与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个体特质十分相似。    

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高峰期,具有精力旺盛、情绪起伏大、自尊心强、好攀比等特点。可能因为一点小矛盾就恼羞成怒,大发雷霆,或者出于模仿、炫耀等原因对他人进行欺凌。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欺凌者自身可能也是“受害者”。欺凌者“施恶”的来源可能正是家庭或者社会环境的“施害”。班杜拉的经典实验表明:攻击性行为是可以模仿而来的。不难想象,一部分校园欺凌者正是在家庭或社会的环境下模仿了父母等成年人的一些行为才掌握了这种用拳头解决和沟通问题的方法。有些学生则是由于幼儿期间与社会群体隔离,从而缺乏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他们会通过不恰当的行为 (如攻击行为) 与人建立人际联结 。这些欺凌者也需要心理援助来转变他们扭曲的人际链条。

3、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的欺凌者或者施加暴力行为的人并不总是被鄙夷和遏制的。 一些暴力行为常常被人们欣赏甚至崇拜,如角斗场在罗马的盛况、人们对横行天下的西楚霸王项羽的喜爱、对梁山好汉的敬畏、“暴力美学”的流行等。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这一现象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在古老的丛林中,人们一部分行为的意义往往与生存有关。强势者作为部族的领导,需要一定的攻击性才能保证群体内的人不被其他群体所侵害,也需要展现一定的攻击性以保证自己在族群内的社会地位,甚至需要遗弃群体内的一部分弱者来保证群体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随着历史发展,人类的道德水平也随之提高,尽管进化仍在人身上遗留下一部分攻击性特质,但道德的力量、善的教育仍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确实,他们的欺凌行为造成了不良的后果。但是,当我们拨开欺凌行为的表象来理解其背后的深层意义时,会发现:我们需要做的并不是单纯地消除欺凌行为,而是了解其攻击性原由,并将其转化和整合为被社会与道德接受的行为。换句话说,对这些欺凌者的改造不应当只通过惩罚这一方式,如何弱化人性中的“恶”,而彰显“善”才是我们更需要考虑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9

焦虑。对自己没有一点信心,老怕惹别人不高兴,总担心被群体孤立。

顺从。过于听话,没有自己的想法,叫干什么干什么。

脆弱。自理能力太差,遇到一点挫折就崩溃。

也就是说,霸凌者也是挑人的,专挑“软柿子”捏。

相关调查显示,比起霸凌者,被霸凌者给社会带来的破坏性可能更大。因为被霸凌又没得到心理支持的孩子,有可能引发品行障碍,形成反社会型人格。

第2个回答  2020-12-14
青少年时期的欺凌经历是怎么对成年产生影响的呢?目前对介导这一过程的心理和神经基础仍然缺乏充分了解。

认知弹性是一种随着环境变化能够迅速调整以前环境中形成的问题解决方式以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这种能力作为大脑可塑性的基本心理能力之一,对于我们适应动态环境非常的重要。

“如果把大脑比喻成一台电视机,把不同的频道比喻成我们的思维、概念,突然有一天这个电视机换台变得十分的困难,一定会觉得非常无聊。那么,缺乏认知弹性的人就像是是一台换台非常困难的电视机。”徐航博士,中科院心理所王玮文研究团队成员之一介绍说。
很多精神疾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弹性损伤,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同时这种认知损害还与临床药物治疗效果、疾病预后和复发密切相关。

最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王玮文研究团队对青少年的欺凌经历将对成年以后的弹性认知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索研究。科研人员建立了一种模拟人类早期社会欺侮/霸凌的动物模型,探讨了青少期类似负性社会应激对小鼠成年后认知弹性及其介导脑区前额叶皮质神经发育相关分子的影响。

根据团队近期发表的研究,文章第一作者徐航博士介绍,有青少期社会欺侮经历的动物,成年以后在不同情境间的认知转换能力明显受损,同时,一种参与脑发育和神经可塑性调节的重要分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NDF 会减少。而神经营养因子 BNDF 的减少是抑郁症发病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也是抗抑郁药物发挥疗效的分子靶点之一。

文章的另一合作者,王杰思博士进一步发现,这种营养因子 BDNF 之所以在个体成年后会持续分泌不足,可能是因为 BDNF IV 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在应激后发生了改变。通过一系列检测,他最终确定了 BDNF IV 启动子区下游区域的组蛋白 H3K9 甲基化水平(一种 BDNF 转录抑制性调节因子)的升高导致了 BDNF 表达的持续下降。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早期社会创伤可能通过影响表观遗传修饰调节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行为和脑的发育产生长期的影响。
但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弹性损伤是有可能改善的。科研人员发现,通过在成年期给予一种具有甲基化酶调节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反苯环丙胺(TCP)进行干预,药物治疗可以改善小鼠的认知弹性损伤,同时恢复内侧前额叶皮质 BDNF IV 的表观修饰改变和 mRNA 的表达水平。这个结果为有早期应激经历的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干预策略。

这项研究从早期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交互作用的角度,提供了新的有关儿时社会创伤是如何持续影响我们成年后心理适应的神经科学方面的证据。然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我们需要意识到,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社会经历的确在塑造着我们的大脑,进而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的未来。我们的社会需要更关注孩子们的成长环境,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关怀。
第3个回答  2022-12-09
    通常欺负人的人都是体育成绩非常好的,身强体壮,身体健康的吧。而被欺负的都是体虚多病的。性格懦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