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导员工价值观与企业文化契合

如题所述

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他的言行、习惯、性格,进而决定他的命运。只有把个人命运同企业命运牢牢地绑在一起,个人价值才最终能在企业价值的衬托下得以充分体现。
一、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主动融合,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
2002年以来,集团公司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在推进亿吨级新型能源基地建设中,确定了“两个一切”企业宗旨,实施了“建大矿、办大电、做资本”发展战略,形成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发展理念,取得了第一轮大发展的辉煌成果。职工的生命权、利益权、发展权、受尊重权得到了充分保护,职工收入、居住环境、劳动作业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不仅建设共同的美好家园,而且建设了共同的美好精神家园。
当前,集团公司正处于第二轮发展的最佳时期,归属企业,报效企业,我们责无旁贷。我们要始终坚定建设煤电为主具有金融功能的新型能源企业这个共同理想信念,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保持高度一致;把个人理想追求同集团公司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一个干成事、不出事、能经事并最终对企业发展有所贡献的人。
二、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主动融合,注重严细实作风的养成
各级干部职工要心中装着目标,用目标来引领,以目标带管理,把思想凝聚到发展目标上来,统一到工作大局上来,使严细实作风在日常工作行为上生根,确保我们铁运公司各项目标的顺利拿到手。
养成严细实工作作风,首先要严在流程、严在问责。一是严格工作程序,自上而下地建立一级对一级负责,不越权,不越位,健康通畅的管理关系。二是要严格执行“两规范”。干部敢于用“两规范”问责,敢于按“两规范”动纪律,善于用“两规范”带队伍。职工要坚持用“两规范”规范作业行为和操作行为,敢于坚持质量标准化制度,敢于用“两规范”向违章指挥说“不”。一切工作,问责就灵,问责能问出短板或高招,问责能问出运量和效益,从而打破惰性思维和惯性作风,保证企业健康度和正气提升。
其次抓好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小是环节,大是链条,没有小无所谓大。所有环节都要严上加严,细上加细,决不放过一丝疏漏。尤其在安全生产上,广大干部职工要把可能遇到的问题想多一些,坚决纠正各种不良习惯,不给安全隐患以生存的土壤。面对任何不良习惯、做法,理直气壮地予以纠正,不照顾情面,不迁就客观,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把安全制度落实在细处,落实在最薄弱、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上。
第三扎实务实。各级干部职工要认真剖析自己,对照学习摆问题,对照标准找差距,对照管理查短板,梳理出主要矛盾及问题症结,见事见人,消差补缺,切实解决好思路不清、标准不高、严不起来、细不下去、实不到位、问责力度不够的问题,提高工作执行力和管理上的刚性。通过扎实、务实、抓落实,实实在在地巩固第一轮发展成果,实实在在地扎实发展根基,就像做人一样,低调守拙,求强守弱,把企业做得更扎实更殷实。
三、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主动融合,扎实推进工作创新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企业要发展、要进步,就不能够裹足不前、固步自封,就必然在不断地除旧立新中前进。创新包括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方式方法上的创新等等。
过去我们一直沿用国铁的管理标准,靠的是拿来主义,很多标准很零散、不系统、针对性不强,但随着公司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技术含量大幅提升,很多标准已经不适用。公司领导清醒地意识到,制度标准的缺失,最终将制约企业发展层次的提升。公司立即上手,对原有制度标准进行了很好的整理、修订、集成,成功推行了三大标准,这种对原有的制度办法进行吸收、完善和再利用的过程,也是一种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是领导逼出来的,是担子压出来的,所以创新无处不在,关键看你有没有勇气去冒险,能不能有选择性地进行扬弃,敢不敢突破“不可为”惯性思维的束缚。
集团公司经过第一轮发展的五年,总结、提炼并形成了企业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它能够使我们看问题思想更开阔,更能抓住根子上的事情,更能抓住问题的要害。我们要盯紧“发展的灯塔”,手持“解决新问题新矛盾的锐利武器”,在第二轮发展的征程上继续阔步前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