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工资是什么意思

固定工资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
固定工资是指根据劳动者的职位、工作经验、学历等给予的岗位基本工资,不包括加班工资。设立月固定工资的基本目的是保障员工的基本生活收入,使员工在获得基本保障的基础上,放心追求更高的绩效。因此,月固定工资的下限应该大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线。职工每天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否则就视为加班,企业应该支付加班工资。职工加班一般每天不能超过一小时,每月不超过36小时,即使以加班费的形式给予补偿也是不合理的。基本工资应当是用人单位根据自身工资体系设置的每月最低收入标准。固定工资应当是该员工的工资体系不随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变化而变化,每个月的工资数额相对固定。不管是基本工资还是固定工资在法律上没有特别规定,都属于工资。用人单位只要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即不违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衍生问题:
拖欠工资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2、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在拿到仲裁书后15天之内到法院起诉。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