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理性思考

如题所述

刘向东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三河 065201)

摘要 社会化服务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新形势下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的基本方向,为全面提升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水平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在这种形势下,笔者结合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情况,分析了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社会化服务 对策建议

社会化服务是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地质找矿工作的需要,社会各界对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实物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工作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从总体上讲,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是新形势下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的基本方向,为全面提升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水平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笔者结合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的情况,就如何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谈点粗浅的认识。

1 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现状

1.1 国家高度重视,为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明确将“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作为新时期加强地质工作的六大任务之一,要求“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严格执行地质资料汇交制度,开展地质资料专项清理,推进地质资料研究开发,充分发挥地质资料的作用,避免工作重复和资料浪费,全面公开地质资料目录”,“依法及时向社会提供地质信息服务”,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对地质资料工作的迫切需求。

《地质资料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第一次将实物地质资料纳入统一汇交管理的范畴。根据《条例》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2008年1月11日国土资源部发布实施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服务利用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级馆藏机构“为社会提供实物地质资料服务”。这为进一步做好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工作提供了法律保证。在这些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支持下,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利用工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1.2 实物地质资料分级管理体制逐步建立

根据《条例》和《办法》的规定,我国实物地质资料实行国家和省两级管理体制。其中,国土资源部负责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和利用的监督管理,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和利用的监督管理。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受国土资源部的委托,负责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采集、验收、整理、保管和社会服务工作;各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负责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采集、验收、整理、保管和社会服务工作。《办法》出台后,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统一汇交、管理和服务利用工作全面启动。

1.3 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及业务体系不断完善

各级实物地质资料馆(或实物地质资料库)是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执行者。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以下简称实物中心)成立于2000年,内设筛选采集、库藏管理、综合研究、网络信息和资料服务等部门,开展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筛选、采集、验收、整理和保管工作,并向社会提供服务,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库于2004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随着《办法》的进一步贯彻和实施,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及业务体系得到逐步完善,工作模式也逐步成熟。《办法》的发布,为加强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提供了良好机遇,一批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开始筹建。其中,安徽省落实了实物地质资料库房建设资金并已动工建设,吉林、江苏、浙江等省也已申请立项建设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房。《办法》发布后,实物地质资料统一汇交工作开始启动,各地勘单位开始按照《办法》规定,履行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义务,陆续向实物中心提交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并协助进行整理移交工作。

1.4 实物地质资料库藏量和服务量不断增加

国家级实物资料库库藏体系的建设,遵循边建设边服务的原则。截至2009年12月底,实物中心累计收集地质大调查、危机矿山勘查等项目实物地质资料116份,涉及钻孔150余孔,岩心总长度7万余米,岩屑9千余袋,标本7千余块,薄片2千余件,副样百余件。

实物中心在加强实物资料汇交、管理的同时积极主动开展实物地质资料公共服务工作,社会化服务水平逐步提高。2009年度,实物中心共接待参观学习4百余人次,利用实物资料10余份,观察岩矿心3千余米、标本8百余块,取样10余块。与2008年度相比,接待参观来访增加200余人次,观察岩矿心增加2000余米。

1.5 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工作为社会化服务奠定基础

要使《办法》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首先必须掌握我国实物地质资料家底,在此基础上,根据现有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状况,按照分级管理职责,实施分类管理。2008年6月18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了《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试点工作方案》。固体矿产实物地质资料清理试点工作由实物中心牵头,负责研究清理技术方法和清理工作指南,组织河北、黑龙江两个试点省开展清理试点工作,并开发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管理软件,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清理工作奠定基础。2009年7月7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情况摸底调查工作的通知》,旨在摸清全国现有实物地质资料库房数量、规模和基本状况,掌握现存实物地质资料类型、数量、保管状况与埋藏情况,为全面开展实物地质资料专项清理和制定有关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总之,实物地质资料清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其意义在于能为实现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完善实物地质资料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2 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2.1 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服务设施不健全,经费、专业人员缺乏

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需要有专门的实物库和相应的服务设施,实物库建设和运行费用需要解决,还需要专门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否则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就将是一句空话。

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刚刚起步,虽然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库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但服务设施尚不完善,缺乏实物资料观察场所、取样加工和化验测试场所。在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方面,我国还没有符合社会化服务需要的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

目前,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人员结构不合理,缺少技术骨干,馆藏运行经费不足。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人员基本处于空白,申请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费用更是困难重重。

2.2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不完善

《办法》虽然对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利用做了明确规定,但在贯彻实施中,还没有与《办法》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要使《办法》落到实处,有必要制定详细的《办法》实施细则。

2.3 实物地质资料多、散、乱、杂,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难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地质事业一直处于调整改革之中,实物地质资料管理陷入严重困境——大部分地勘单位经费严重短缺,岩心、标本、副样等实物资料库破损倒塌,管理人员退休或转岗,管理制度废弛,大量实物地质资料损毁散失。

近年来,我国地质勘查工作进一步蓬勃发展,又产生了大量实物地质资料。据统计,1990~2006年,全国完成钻探工作量8785万米,平均每年完成517万米,其中完成最多的2007年达1142万米。与此同时,还完成了大量区域地质调查、物化探等工作,因此又产生了数千万米岩矿心及一大批标本、副样。这些实物地质资料仅有一部分得到有效保管和利用,其余大部分保存在地勘单位或个人手中,而且有一部分已经损毁或濒临损毁。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类型多样、数量巨大、保管分散、管理不善、损毁严重等管理现状,给实物地质资料清理、统一汇交、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带来了极大困难。

另外,当前我国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难主要还在于:实物地质资料汇交需要的整理、运输等费用难以落实;由于存在重大利益,部分汇交人不主动汇交。

2.4 馆藏实物地质资料数量有限,服务产品单一,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目前,对于实物中心而言,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最突出的问题是馆藏实物地质资料类型单一、数量有限。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库可容纳钻孔岩心50~60万米,而目前馆藏钻孔岩心仅7万余米。同时,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工作刚刚起步,实物地质资料综合研究基本处于空白,服务产品单一、公共服务能力不足。

2.5 实物地质资料共享机制缺乏

当前地矿系统内与系统外共享机制缺乏,地矿系统内国家与地方共享机制缺乏。汇交人不及时汇交实物资料的原因主要是担心把实物资料交到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自己想用的时候就不那么容易了。

3 加强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对策建议

3.1 健全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制

根据《条例》和《办法》的有关规定,逐步确立实物地质资料分级管理体制。强化国家级馆藏机构的地位和作用,完善服务设施,建立实物地质资料网络服务系统,在履行好自身职责的同时,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提供指导。在进一步完善国家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服务设施的同时,加强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和服务能力建设,落实好人员编制和长期运行经费来源。各地质工作单位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实物地质资料库建设,强化基层对重要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与服务责任。

3.2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当前,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处于摸索阶段,馆藏实物地质资料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服务需要。要完善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全国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强化监督检查,进一步提高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数量和质量。

3.3 实物地质资料深度开发亟待加强

当前,实物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工作严重滞后,制约了服务水平的提高。要进一步加大经费和人员投入,转变观念,加大实物地质资料研究开发力度,加强现有实物地质资料综合、集成、分析试点研究,提交研究成果,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上级决策提供支撑。

3.4 学术交流有待加强

2008年,实物中心创办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动态与研究》内部刊物,建议加强与省级及基层实物地质资料工作者的学术交流,时机成熟时,需要创办更高水平刊物,建立更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建议今后组织策划专门的实物地质资料学术会议或工作会议,促进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上台阶。

3.5 加强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人才队伍建设

新形势下,要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人才问题是个大问题。针对目前实物地质资料工作急需高级人才的现状,要不断加强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高实物地质资料工作者的待遇,使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辛继升.试论地质资料管理与社会化服务.第六届全国地质档案资料学术研讨会文集.北京:地质出版社,2008,12~17

张业成,刘凤民,张立海.论实物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论文选编.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131~136

张立海,赵晓青,刘凤民等.健全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系统的措施.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24(5):141~144

张立海,任香爱,张晶.新时期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指导思想.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8):22~24

张立海,张业成.全国实物地质专项清理部署建议.实物资料管理动态与研究,2009,(1):2~8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