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是怎么引起的?应该如何预防呢?

如题所述

血栓的形成是指血液处于流动状态,由于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激活而发生凝血。血栓的形成条件包括: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状态异常等。

一、症状原因

1、心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是血栓形成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原因。多见于风湿性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区心内膜、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溃疡、动静脉创伤或炎症损伤部位等。缺氧、休克、脓毒症和细菌内毒素可引起广泛的内皮损伤,激活凝血过程,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全身微循环中形成血栓。

2、异常血流

主要指血流减慢,血流漩涡,有利于血栓的形成。静脉比动脉更易出现血栓,常发生于心力衰竭、慢性疾病及术后卧床患者。心脏和动脉的血流虽然快,但不容易形成血栓,但当左心房、动脉瘤或血管分支的血流缓慢,出现漩涡时,也容易形成血栓。

应该如何预防血栓?

1、原发病治疗:积极治疗可能导致血栓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肺心病、感染等。

2、调整饮食结构:注意合理饮食,做到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在平时的饮食中,要少放盐,适量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肥肉、鱿鱼和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很容易导致血管中形成斑块。尽量减少和避免吃这些食物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预防血栓。

3、加强锻炼:如游泳、快走、慢跑、打篮球、练太极拳等。通过适当加强运动,有利于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脂肪过度堆积,从而防止血栓。

4、定期改变体位:如果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应遵医嘱早下床,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5、使用抗血栓弹力袜:有高危因素者应遵医嘱应用抗血栓弹力袜,减少血栓的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7
血栓是由于心肌梗死区心内膜,动静脉创伤或炎症损伤,激发凝血过程,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在全身微循环中形成的,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少放盐,多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避免吃肥肉,辛辣的食物,还要加强锻炼,对于身体的新陈代谢,防止脂肪过度堆积,从而防止血栓。
第2个回答  2022-01-27
动脉粥样硬化,饮食长期不规律,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肿瘤,年龄;意识上一定要合理搭配,不要吃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多吃饿大便是高和维生素多的食物,饮食一定要清淡,要有适量的运动。
第3个回答  2022-01-27
血液在血管当中发生凝固,或是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凝集在一块形成固体物质,一旦形成血栓,对人体是非常有害的;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可以喝一些绿茶,多锻炼多运动,多喝水,也可以保持垫脚的习惯,提升自己的睡眠质量。
第4个回答  2022-01-27
血液在流动的时候,由于凝血因子被激活,就会发生凝固反应。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千万不要吃太重口的食物,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也要加强锻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