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害怕死亡吗?

如题所述

老人面对死亡会经历五个阶段,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死亡五部曲:
美国著名的心理分析医生伊丽沙白.库伯勒.罗斯通过对大量晚期患者的访谈及研究患者临近死亡前的心理活动,将濒临死亡的过程分成五个心理阶段:拒绝、愤怒、挣扎、沮丧、接受。
第一阶段:否认与隔绝

大多数患者无论是在一开始就被明确告知病情或是起初不明真相、随后意识到自己患有绝症时,第一反应往往经历否认这一阶段,产生不同程度的否认情绪,会在心里想:不,这不可能。否认是暂时的自我防御机制,它的意义在于抗击痛苦,帮助重拾自我,激发出其他的、稍平和一些的心理防御机制,不久就转为在一定程度上的接受态度。

第二阶段:愤怒

当最初的否认无济于事,愤怒、狂燥、嫉妒、怨恨之情便开始出现,会自然而然的想:为什么会是我。愤怒的根源是由于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无法充分享受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计划等。常常把怨气撒在他人的身上。

第三阶段:交涉

这个阶段其实即是与残酷的事实讨价还价、做交涉和拖延时间,自我设定一个最后期限,在这个期限内实现一桩心愿、完成一件自我的承诺。

第四阶段:抑郁

当晚期患者对自己的状况再也无法否认,当他出现越来越多的征兆、变得越来越虚弱时,他无法做到一笑了之、无动于衷,也无法做到怨气冲天时,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种强烈的失落感和焦虑,这种焦虑来自对生活、情感、工作等的焦虑,也来自病人在等待与这个世界永别的过程中产生的悲伤。

第五阶段:接受

经历了前面的几个阶段,最终进入到对死亡即不感沮丧又不感愤怒的阶段,这时候,不再惋惜自己将失去精彩的人生美景,而是开始默默守候离去的那一刻,睡眠也不再是为了逃避现实或是病痛折磨间隙的短暂休息,这一阶段的睡眠变得象婴儿一样单纯,对一切事物都不再有任何兴趣,重新找到了安宁。

心理分析医生伊丽沙白.库伯勒.罗斯的关于死亡几濒临死亡的论著,着重于更好的了解生命最后阶段及与之相随的一切焦虑、恐惧和希望,发现医院在照顾病人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便在病人生命的最后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她的工作推动了对弥留之际病人的临终关怀

参考资料:http://675495787.qzone.qq.co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02
有人害怕死;有人不害怕死。有人怕死但是不怕突然地死去;有人不怕死但是怕痛苦地死去。有人希望达成自己的愿望后死;有人对死没什么过多的想法,主张顺其自然……不一样的。
第2个回答  2010-10-03
我觉得是应该不怕死亡的
因为
他这一世已经活够了 人生的路 也走得精彩了
他也许会更期待死亡
因为那样
就能拥有一个新的开始
新的人生了
人间就是
爱爱恨恨
分分合合
他也应该看透了 放下了
第3个回答  2010-10-01
人年龄越大越留恋这个世界,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都有心愿和牵挂,当在身体健康状况逐步衰退的情况下,会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这一生有太多的遗憾和念想。
第4个回答  2010-10-05
人老时已看过无数的人死去,已经麻木了。我认为死亡是生物进步的最伟大阶梯!是人类进步的基石[被害死除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