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中任意性与规约性有什么联系?

最后有些英语解释和例子

1、语言的任意性:声音与意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二者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声音与意义的结合是不可论证的,完全是使用语言的社会集团自然而然地形成的习惯.能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高等动物。

2、徐冶琼提出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认为在一个词的内部,语音与语义的结合是绝对任意的,而在词与词的组合中,又是相对任意性的,如“墙”的音义结合就是绝对任意的,而“枕木”则是相对任意,可论证的。

同一个事物在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中的不同语音形式正好说明语言的任意性,如汉语叫“鸡”,英语叫“hen”,“枕木”也可以叫“搭木”。

3、语言的双重性表现在:用自身无意义的语音构成有意义的语言单位,小单位构成大单位。


任意观和相似观

语言的像似性指语符和认知或现实的关联性与理距性。而规约性是语符成为语言社团交流工具的大前提。

对于语言社团来说,外在语言的功能在于以交际的方式传播信息,传递和传承思想和文化,所以语言必须是集体心智求同存异的规约化形意配对体。因而规约性是语言外在表现。

又因在不同语言学流派看来,语言本质要么以任意性为主导,要么以规约性为主导,而语言要用以交际的前提是规约,所以语言要么是因任意而规约,要么因像似而规约。

任意观和相似观之争反映了西方哲学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取向。也反映了认知语言学流派和形式语言学流派的分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9-07
先想想我们历史百家赵钱孙李的赵高做过一件叫“指鹿为马”是事。
语言符号的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任意的,于是中国“水shui”可以是英国“窝头”。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不是个人现象,在任意性的基础上社会一旦约定俗成就有了规约性,也称强制性/依存性。
首先是任意的,其次才强调符号的规约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